APP下载

工尺谱的发明

2009-07-20戢祖义

琴童 2009年7期
关键词:记谱笛子裁缝

戢祖义

大家听说过“公尺谱”吗?它是我国古代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公尺谱的产生,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在没有发明记谱法的时候,人们唱歌或演奏乐器都非常不方便。因为没有乐谱,学唱歌和演奏都只能靠老师一句一句地教,节奏对不对,都得靠老师辨别。要学好一首歌或一首曲子,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现在简直没办法比。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江苏有一位叫梁正康的裁缝,不但衣服做得很漂亮,而且是远近闻名的乐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就连他的徒弟都有很多精通音乐的。他们平时既跟师傅学裁缝又跟师傅学音乐。梁师傅一边带徒弟,一边研究音乐。由于徒弟比较多,他越来越觉得这种口传心授的办法很不方便,既不能把每个音的名字讲出来,又不能把音写在纸上。

如果有一种符号能把高低不同的音记录下来该多好呀!于是,梁师傅开始琢磨,总想创造一种记录音乐的符号。可是,几年过去了,也没有任何结果。

梁师傅有个徒弟叫张甫生,他学裁缝非常勤奋,每天从早到晚都不停地背诵裁衣用的“量尺”口诀:“上尺、中长、合、四叶……”师傅每天都会练习吹笛子,渐渐地,他便不由自主地跟着师傅吹笛子的音调唱起了“量尺”口诀。时间一长,他的“量尺”口诀也变成了一首有不同音高的“口诀歌”。

一天,梁师傅听着生甫的“口诀歌”,突然灵机一动,他想,这不正是自己多年苦苦寻找的记谱法吗?于是,师徒二人经常凑在一块反复琢磨,他们以笛子作为“校音器”,终于推出了“上、尺、中、长、合、四、叶”7个音(就是我们今天唱的d0、re、rni、fa、SOl、la、Si)。

从此,我国民间就有了这种用文字作为音名的记谱法——公尺谱。

猜你喜欢

记谱笛子裁缝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当折翼蝴蝶遇上巧手裁缝
燕子是个小裁缝
从有量记谱法到工尺谱
作为文化的记谱方式
笛子演奏家
基于律制、调式、记谱及社会学角度的中西方音乐元素比较
笛子演奏家
记谱法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