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许霆案”;盗打电话成窃贼

2009-07-13沈雁冰

法律与生活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话费计费盗窃罪

沈雁冰

利用通信公司漏洞恶意透支话费,是否构成盗窃罪,成为仇虎平案的争议焦点。

陕西两名青年仇虎平和李永谋利用通信公司“晚结算两小时”的漏洞,用无记名的电话卡以透支话费的方式拨打境外声讯台,赚取话费返利。

2009年2月,两人分别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和7年6个月。

近年来,利用通信公司的漏洞,拨打境外声讯电话,恶意透支话费赚取返利的事件逐年增多,这类案件往往被以盗窃罪定案,也引起不少法律争议。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刑法》及司法解释没有将“恶意透支话费”定为盗窃罪,以此罪论处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仇虎平的辩护律师夏家品认为,通信公司无记名电话卡本身存在计费漏洞,是造成巨额欠费的重要原因。

因此,有人认为仇虎平案就像曾经争议甚广的许霆案一样,是否构成盗窃罪值得探讨。

网购电话卡盗打声讯电话

仇虎平,23岁,陕西省麟游县人。三年前,仇从西安某学院汽车应用修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在一家汽修厂工作,之后辗转换过几份工作。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盗打电话”事件,仇的人生轨迹或许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2008年初,经常上网的仇虎平从网络上得知一种“赚钱方式”——通过拨打一家叫台湾远东声讯公司的电话,可以获得话费提成。

于是,仇虎平需要一种可以“付少量钱,但能长时间通话的电话卡”。之后,他买了外省一些移动公司的卡做测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这些卡打通后很快就被扣光费用,并不能欠费拨打国际长途电话。

此后,仇虎平又从网友处得知,有人用浙江联通的卡在漫游状态下拨打国际长途不需要身份证登记,并可以欠费。

2008年2月间,仇虎平从淘宝网上购买了5部手机。2008年3月,仇虎平通过淘宝网从浙江平湖和台州的一些联通公司代理商处购买了大量手机卡。这些卡一般都是20~30元购买来,而卡里有50元话费。这批卡无需真实身份登记和预缴押金,同时可以开通国际长途和三方通话服务。

之后,仇和表哥李永谋在租住地西安雁塔区田家湾村的出租房内,用网购来的手机卡频繁拨打台湾远东声讯台的电话,拨通后就把手机放到一边,直到话费打完再换卡继续拨打。

此间,仇虎平又通过淘宝网以单价90元每部的价格购买了10多部西门子手机。

仇虎平的父亲仇志刚回忆,之前并不知道儿子在做什么,只听儿子说在做代卖手机卡的生意。

期间,仇虎平也“倒进倒出”做手机和卡的生意,他将网购来的手机和卡部分卖给他人。

至案发时止,仇虎平、李永谋两人连续拨打声讯电话,恶意透支赚取话费返利7万余元,李分得3万元,其余为仇的获利。

巨额透支被判刑

2008年3月中旬,中国联通公司嘉兴分公司发现联通话费增长比较快,经查发现集中一批号码拨打了台湾远东声讯公司,话费额比较大。

中国联通嘉兴分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周兰证实,再次查找后发现这批话费均是欠费的,大约有980余个号码。欠费额达163万余元,这些花费都是3月6日至13日间产生的,拨打电话的地点在陕西的有729户。

中国联通嘉兴分公司向当地公安局报案。2007年4月17日,平湖市公安局将仇虎平和李永谋在西安雁塔区田家湾村的出租房内抓获,并刑事拘留。5月24日,仇、李两人被逮捕。

案发后,仇虎平退还赃款22300元,李永谋退还赃款28800元。

2008年11月11日,平湖人民检察院指控仇虎平、李永谋犯盗窃罪,向平湖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院指控,仇虎平、李永谋以牟利为目的,采用恶意透支的方式,窃取电信资费,总计473922.3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系共同犯罪。

后因辩护人提出对联通公司的话费损失进行鉴定,该案延期审理。

2009年1月20日,平湖市人民法院委托平湖市价格认证中心对被扣押的ll部西门予手机在2008年2月6日至15日期间的话费损失进行了价格认证。价格评估报告书就低认定的5部手机欠费为374836.97万元。

2009年2月20日,平湖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仇虎平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万元;李永谋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处罚金3.5万元。

计费漏洞

一审宣判后,仇虎平和李永谋不服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其二审辩护律师夏家品认为,通信公司无记名电话卡本身存在计费漏洞,是造成巨额欠费的重要原因。

在一审判决书中,作为证人的中国联通嘉兴分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周兰亦承认,“联通国际长途业务存在一个计费漏洞,如果在外省拨打浙江省的联通卡,系统对话费的监控就会晚两个小时”。

夏家品在辩护中称,联通公司明知联通卡存在巨大计费漏洞,仍放任销售商大批量向外省销售联通卡,这是导致本案产生如此巨额欠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仇虎平就像是通信行业的许霆”,夏家品称,许霆面对的是强大话语权的银行,而仇虎平面对的是同样话语权强大的通信公司。

一位熟悉浙江省通信行业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早些年联通公司开通国际业务,包括国际长途和三方通话功能,需要持卡人到营业厅,并缴纳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押金。后来因为几大通信公司竞争激烈,自2007年12月开始,联通公司改变策略,只要通过短信就能开通国际长途资费的业务。

开通国际长途业务后,联通固有系统对每次通话进行监控,周兰在警方的询问笔录中也表示,“如果卡里没有钱,就不能再拨打电话了,如果卡里还有少量钱,拨打电话至没有钱时还可能继续拨打,最多可以欠三四十元钱;但如果在外省拨打浙江省的联通卡,系统对话费的监控就会晚两个小时”。

而仇虎平被指控盗打的电话欠费,均是在这两个小时内产生的。

很明显,仇虎平和李永谋是利用了联通公司的计费漏洞,从而产生巨额欠费。

由此,律师夏家品认为,联通公司对“外省拨打浙江省的联通卡,系统对话费的监控就会晚两个小时”这一计费漏洞是明知的,那么从防范风险角度而言,联通公司应该积极采取销售限制、技术完善等手段来修补漏洞、防范风险才对。但令人遗憾的是,联通嘉兴分公司一方面放任销售商将大批量的卡销往外省,如陕西、江西、天津、湖北等地;另一方面又怠于采取必要技术措施来加强计费监控的及时性,导致计费漏洞被人利用、巨额损失发生。故而,联通公司应对案发尤其对话费损失的扩大承担相当的责任。

罪与非罪

平湖市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仇虎平、李永谋两人为牟取非法利益,采用无记名的电话卡恶意透支话费,其行为实际上属于秘密窃取行为,依法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但是辩护律师夏家品认为,仇

虎平网购电话卡,均通过淘宝网井由顺丰公司快递的,期间他所留的如姓名、住址、电话等信息均是真实的,购买途径及方式也是公开合法的。“仇虎平的行为不具有秘密性,并不是秘密窃取,不符合盗窃行为的客观条件,不应也不构成盗窃罪”,“同时‘透支与‘窃取是不能等同的”。

“退一步讲,即使恶意透支行为要构成盗窃罪,也得具备‘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要件,但联通公司显然从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催收,就把仇虎平‘恶意透支话费行为径直认定为盗窃罪,显然适用法律错误,同时也违反刑法‘罪刑法定原则”,夏家品说。

灰色产业链

仇虎平一案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灰色产业链。

仇在购得无记名联通卡和手机后,利用联通公司的计费漏洞,恶意透支拨打境外声讯电话,赚取返利。

事实上,纵观近年频发的恶意欠费拨打境外声讯电话,仇虎平和李永谋只是这个利益链条上的一环。

仇虎平还有上家。仇所拨打的声讯号码及返利均为上家提供。

记者与一位网络上推销境外声讯电话的罗姓男子取得联系,该男子告诉记者,只要手中有大量通信线路,拨打台湾、英国等国际声讯号码,就可以赚取提成,每日通过网上转账结算,实时到账。

罗姓男子还告诉记者,他是台湾一家声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代理。该男子还提示记者,可以用假身份证件去通信公司办理手机卡,然后欠费拨打,只要有话费产生。就可以拿到提成,多打多得。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不记名的手机卡可以欠费拨打时,该男子称,以前一些省份有,但现在通信公司都收紧了,即使能欠费,也很少,一旦额度上去,就会自动断掉。

“拨声讯台赚返利”的利益链条一般为,上线以“网间结算”为名,利用互联网发展下线,通过网络传授作案手法、传递犯罪信息。上线雇佣下线拨打由其分配的境外声讯台号码,从境外电信运营商或与运营商有某种协议的中介公司获得返利,然后按照下线拨打的时长再分配返利。

仇虎平恶意透支电话费案中,也是通过QQ从上线处得知消息,浙江的无记名联通卡可以欠费拨打,从而赚取返利。

具体就是用开通三方通话的手机卡拨他给的号码,前面加17911,拨通以后再拨第二次、第三次,因为开通三方通话的卡可以同时打三条线路,所以最多可以拨三次,打通以后每20分钟挂断一次再重新拨。仇虎平曾供诉,“他们给我的提成是通过我拨打声讯电话的时间来计算的,最高每分钟0.18元,最低每分钟0.15元”。

而据中国联通嘉兴分公司市场部副经理所诉,

“一般打台湾声讯电话是2.1元/分钟”。

中间的“差价”仇虎平看来并不知晓。他的上线“灵通天下”曾告诉仇拨打台湾声讯电话每分钟扣费0.3元,“给我0.2元/分钟的提成,并告诉我打20分钟挂断一会儿再打”。

此间,仇虎平和李永谋只是分得声讯电话提成的“一小杯羹”,大头被各种中介及声讯公司赚走。

仇虎平在一次庭审时称,

“我们也是上当受骗,人家赚的多,我们赚的少”。

在律师夏家品看来,“拨声讯台赚返利”的整个利益链条,是一起团伙犯罪,而仇虎平的行为则系受人教唆,其行为仅属于利益链的末端。

编后:不法商人的“炮灰”

仇虎平、李永谋恶意透支巨额电话费,理应受到惩罚。

综观仇虎平案,也让人心生同情。两个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身陷囫囵。他们成为了一些不法商人的“炮灰”。

曾几何时,国内声讯台乱象丛生,重典治下稍有收敛,而现在境外声讯台风生水起。

近年来,频繁曝出的“盗打境外声讯台事件”,也给通信运营商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堵住漏洞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同样重要。

仇案与其他“盔打事件”不同之处在于,很多盗打事件,是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从而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最终大多以诈骗罪定罪。

而仇案中,利用了通信运营商的计费漏洞,恶意透支,能否以盗窃罪论处?这点正是与许霆案的共通之处,称其为“通信业的许霆案”并不为过。

许霆很幸运,在舆论的持续影响下,由无期徒刑到5年刑期,那么,仇虎平和李永谋呢?

猜你喜欢

话费计费盗窃罪
5G融合计费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
5G融合计费模式设计研究
基于J2EE的计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论盗窃罪的秘密性
挑战舌头
盗窃与诈骗
从“占有关系”重新界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充话费
生死大考:网吧计费系统遭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