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怕猪流感

2009-07-13毕诗成

法律与生活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世卫流感病毒

毕诗成

一个我们原本很陌生的“猪流感病毒”突然间惊扰了世界,并以汹汹之态被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判断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墨西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猪流感从北美大陆向欧亚大陆蔓延的迹象明显;病毒很“怪”、人类暂时还没有产生抗体、尚无疲苗预防……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让全世界都绷紧了神经。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呼吁,

“所有国家都应加强对非正常暴发的流感类疾病和严重肺炎的监控。”

墨西哥城满是戴着口罩的人群,它让我们无法不想到6年前的北京。纵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发现病例信息,但在一个开放的地球村时代,频繁的人员流动,为变异的病毒传遍全球制造了最大的可能。有流感专家声称,“最近一段时间出入墨西哥城国际机场的旅游者或许已携带着病毒抵达世界各地”;有香港官员声称,“如果确定猪流感属于人传人病毒,那么迟早会在香港出现感染个案”……没有人希望类似的警告会一语成诚,但人类尚不至于自欺到掩耳盗铃的地步,怀揣最好的期待与信心,做出最坏的打算与安排,一样也不能少;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是人类在疲情面前应有的选择。

战略上藐视,不是说因为疲情还没有真实地走到我们身边,便可以别过头去,而是说必须树立强大的信心与抵抗的斗志。一部人类发展史,从来就是越过无尽灾难的抗争史,不管疲情如何肆虐,不管代价是大是小,人类终是要繁衍向前。信心是必要的,惊恐、慌乱只会让后果更糟、代价更大。

“猪流感”这个陌生的词汇,让很多人想到了1918年至1919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据说当时的死亡人数高达4000万,但现在人类对付疾病的能力与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定位于“5级警告”,同时,世卫组织发布公报称,虽然目前尚无疫苗预防,但人感染猪流感有望得到预防和控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人类已经具备48小时内给一个新型病毒基因测序的能力,有利于迅速制造疫苗;中国检验检疲科学研究院院长也表示,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技术对人感染猪流感病毒进行检测……这些都是积极的信息。

信心不沦为盲目乐观,要害在于战术上的重视。中国卫生部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猪流感的疫情发展,同时探讨适当的监测和隔离措施,以防止猪流感的散播。从发病症状、传播方式、预防手段等方面来看,猪流感都和“非典”有很大的相似性——6年前为了抗击“非典”,我们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在医疗体系、科技设备等方面都有所积累,包括机场体温检测设备、实验室化验设施、各级医院排查警报系统等,这些旨在监测、隔离的设施、机制以及当初的斗志,在沉默几年后都应及时唤醒。包括抗流感药物、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亦应当有所储备。这些年,中国在抵抗“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方面有了不少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可以总结。有理由要求这些教训、经验都得到一次质的提升,变成更强的应对能力。

以“非典”为镜鉴,可以汲取的东西还很多。最重要的是信息公开透明,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利用媒体及时向公众通报信息,普及预防知识,减少因为陌生感带来的恐惧;二是各级医疗组织加强对病例筛查以及报告制度,在第一时间把权威信息准确、及时地告知公众,这是消除公众恐慌心理的重要前提,虽说人为瞒报猪流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筛查不严、报告机制不灵,造成疫情信息阻塞在某个角落发酵还是很有可能的。

需要“未雨绸缪”的应对策略还有很多:比如尽快在医务人员中做相关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比如在防护设备上有所储备,避免形势恶化造成“抢购”恐慌;比如趁早扩大在航空港等地的筛查;比如对养猪业可能受到的冲击有所规划,等等。此外,抗击“非典”最大的经验是要动员群众,发挥全社会的自觉性,避免加强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滞留,感冒发热及时就医……疲情面前,没有国家是孤岛;防疫面前,没有个人是孤军,唯有焕发出集体的理性,才可能让人类在疲情面前显出几分“强大”的力量。

目前的监控措施,主要还是针对出入境人员的,但随着疫情在全球汹汹的蔓延态势,有必要将局部动员有序地上升为全民动员。

猜你喜欢

世卫流感病毒
流感大作战
病毒
病毒,快滚开
小心,流感来了
感冒病毒
世卫通过“3个10亿”健康目标
小心!流感来了
“流感”来袭等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