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法职介诈骗调查

2009-07-10李兴文

检察风云 2009年10期
关键词:求职者劳务诈骗

李兴文 吴 俊

记者日前采访发现,当前珠三角地区岗位需求下降,外来农民工增多,找工作难度增大,一些非法职介和不法分子以帮忙找工作为名进行劳务诈骗的违法行为有抬头趋势,他们巧立名目乱收费,诈骗方式花样不断翻新,致使一些外来农民工上当受骗。

一步步套牢求职者

根据广东职介收费项目标准,合法职介只收求职登记费和中介服务费两个项目,收费一般为几十元,而且收费必须开具有效票据。但一些求职者向记者反映,一些职介机构巧立名目乱收费,多收费,动辄几百元,而且收取费用后不开具凭据。

来自河南洛阳的农民工李留阳向记者反映,他前段时间在南山法院对面的街道找工作时,被人拉到深圳市一家职介人力服务部,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帮他找到想找的工作,面试一番后,就说下午一点半钟马上可以到蛇口的一家企业上班。

随后服务部的几位工作人员要李留阳交纳810元的费用。但交费后李留阳只拿到两张共计210元的收费凭据,另外交纳的600元费用没有任何收据。

非法职介骗取的费用繁多,名目不一。11日,记者在深圳人力资源市场采访时,一位来自江西姓任的外地求职者反映说,自己在南山区的一家劳务职介所求职时,先后被骗收取了押金、体检费、物业管理费等500多元。

深圳市五星级职业机构——天地连锁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饶凌云说,调查发现,非法职介往往利用外来农民工人生地不熟,求职心切的心理骗取钱财。在劳务诈骗时,非法职介总是千方百计要求务工人员交纳各种费用,收费名目有试工费、服装费、产品(商品)押金、体检费、培训费、水电费等,一步一步把求职者套牢,收取的费用从200元至5000元不等。

河南周口店农民工苏庆辉来深圳12年,现在专门负责从河南组织农民工到深圳打工,平时经常出面为外地农民工处理劳资和求职纠纷的事。他说,非法职介机构在诈骗农民工时对一些收费根本不开具凭据,由于没有凭据,农民工交纳的费用是不可能全部拿回来的。

自导自演搞虚假推荐牟利

一些非法职介在收取高额费用后,虚假承诺为求职者推荐满意的工作,记者在深圳人力资源市场采访时,一位姓周来自湖南益阳的农民工向记者反映说,今年元宵节前一天,自己在深圳南山区法院附近找工作时,看到深圳一家人才劳务派遣有限公司门口摆放着许多用工信息,正在观看时,一位工作人员凑过来说可以包推荐就业。

在交了20元的介绍服务费后,他被带到一间经理室,被告知有公司现场招聘。这位姓周的农民工说:“在被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后,那位经理就对我说,‘你面试合格,公司决定录取你为员工。”随后职介机构向小周收取了500元的费用。

元宵节下午,小周按照深圳一家人才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安排,兴冲冲地赶往指定地点上班,但那家企业的一位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地说,我们这里根本没招用你。这时小周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他说:“现在回想起来,我当初应聘求职成功,一切都是导演好的。整个过程是:先被人好言相劝拉上楼,紧接着是参加现场招聘,然后是面试合格被录取安排工作,收取费用,你再去上班时,根本就是无影的事。”

河南的农民工张艳霞和胡园也向记者反映,两人曾被深圳一家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收取500元伙食费、押金后,应聘为一家公司的接线员,工资为每月1500元。但第二天,她们按要求前去上班时,却被安排在街上发传单。遭到质疑后,公司又安排她们前往宝安区的一家无证无照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只有900元。

深圳市宝安区职介协会会长汪祖庆说,一些非法劳务中介为牟取利益,或与骗子公司联手行骗,或自导自演搞虚假推荐就业,从中牟利;一些非法职介甚至推荐农民工到皮包公司或骗子公司上班,没几天有的就会被莫名辞退,有的会因难以承受恶劣的工作环境而自动辞职。

诈骗方式翻新隐蔽性增强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执法部门打击力度的增大,租房明目张胆行骗的“黑职介”大幅减少,一些非法职介和不法分子变换方式,诈骗更具隐蔽性,求职者的正当权益也难以得到切实维护。

以劳务派遣为名进行劳务诈骗。今年2月10日,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查处了一家以劳务派遣为名诈骗劳务工的黑职介,300多名被骗的求职者聚集于龙华君来旅馆门口。龙华街道调查得知,深圳市昀昌劳务派遣公司以劳务派遣为名,在区内民治、福永、龙华等街道多次从事非法职介活动,先后向358名求职人员每人收取了200—500元不等的中介费用。在龙华街道与相关企业的努力下,300余名受骗的求职人员才被妥善安排。

打着外省、市劳务办事处的旗号进行劳务诈骗。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劳务输出省、市往往会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劳务办事处,专门联系推荐本地农民工就业。汪祖庆说,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和非法职介翻新花样,打着省市“劳务工办事处”“职业学校接待处”的标语,以帮助老乡安排工作的名义,诈骗外地农民工的钱财。

打着为知名企业招工的旗号进行劳务诈骗。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非法职介和不法分子打着为知名企业招工的幌子招工,或者直接在知名企业门口摆摊,冒充企业招工。宝安区龙城派出所反映,一位姓龚的求职者在三和职介所找工作时,两名自称是深圳富士康集团管理人员的男子说,可以将她介绍进富士康上班,但必须交200元的“感谢费”。两名男子收钱后,开车拉着她到民治街道等地方兜了一圈,但一直未进富士康。在意识到自己被骗后,龚小姐赶紧报警,两名涉嫌招工诈骗的嫌疑人被民警抓获。

农民工上当受骗事出有因

记者采访发现,非法职介劳务诈骗之所以打而不绝,主要有行业准入门槛低,违法成本小,多头管理、日常监管不严等三方面原因。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外来农民工求职选择的主渠道还是各类职介机构。建议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职介市场的打击力度,切实遏制非法职介劳务诈骗行为。

为帮扶来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就业,今年广东省大力开展“南粤行动”,召开多场公益性招聘会,并在各个交通枢纽派发印有正规招聘信息的“春风卡”,引导农民工求职。但记者采访发现,农民工被非法职介诈骗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原因有三:

非法职介“服务热情周到”。记者在暗访时,一些非法职介雇用大量人员在街头散发传单,张贴小广告,对于前来的求职者有问必答,外来农民工很容易被说动。河南的农民工张艳霞说,自己在深圳市南山区街头找工作时,就有职介所的人跑过来问“是不是要找工作的”,并耐心回答自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了职介所,那里的工作人员端茶送水,服务十分周到,自己感觉遇到了好人,根本不会想到能受骗。

正规人才市场门槛高,求职成功率低。广东省就业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根据2008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供求预测,第一季度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约为190万人次,比上季度下降约4.99%。岗少人多,人才市场求人倍率明显下降。以深圳为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表明,今年1月,全市求人倍率下降为0.79,即一个求职者对应0.79个岗位,找工作难的现象更加明显。

今年2月2日至8日,深圳劳动保障部门举办23场招聘会,进场人数6.9万人,仅有2.3万人达成就业意向,求职成功率不过33.3%。天地连锁(深圳)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饶凌云说,一些农民工由于没有技能,只能退而求其次,此时一些非法职介乘虚而入,承诺只要交钱一定帮求职者找到工作,在四处奔波无望的情况下,农民工愿意一试,结果上当受骗。

“春风卡”派发率仍有待提高。目前来深农民工中,约80%的人找工作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和各类职介所。为引导农民工到正规场所求职,深圳市印制了30万份春风卡,截至2月8日,全市派发15.7万份,派发率为52.3%。

记者在珠三角地区一些街头采访时,一些农民工反映自己尚不知道劳动部门年前部署的帮扶就业“春风行动”,更不知有“春风卡”,自己找工作就是上职业介绍所,看到有用工信息的地方就上去找,也分不清真假。

三大原因造成非法职介禁而不绝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维护劳动者求职权益,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公安、城管部门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治活动,严查职介机构的违法行为,但非法职介仍禁而不绝,原因有三:

准入门槛低。记者采访了解到,现在的职介所申请手续简便,几万元注册资金就能申办,就是被查封取缔损失也不大,一些不法分子抱着能骗则骗、能捞则捞的态度入行。

深圳市宝安区职介协会会长汪祖庆说,目前来粤求职的农民工增多,见有利可图,一些婚姻介绍所、信息公司、家政公司,在未得到劳动部门许可的情况下,违规超范围经营;一些非法职介编造虚假用工信息,摆摊设点,借机捞一把,结果把整个职业市场的水搅浑了。

违法成本低。记者采访发现,非法职介骗取一个求职者就可赚到100至500百元不等,一天只要骗上一二十个人,一个月就是几万元的收入。而目前执法部门对于那些违法违规操作的非法职介一般都会予以罚款和查封,罚款往往在5000元至2万元不等,无论是处以罚款还是查封,违法的成本与他们非法牟取的高额利润相比,都不过九牛一毛,难以起到震慑作用,被查封后,有的非法职介又换个地方重新骗人。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副处长谢敏荣说,一些非法职介房子是租来的,全部家当往往是几部电话、一些桌子和电脑,执法部门将其查封,搬走所有的设备也不值几个钱。

多头管理、监管不严。记者了解到,珠三角一些地方职介市场的管理规定明确,人才市场由人事部门审批管理,职介所由劳动部门审批管理,信息公司则由工商部门审批管理,对黑职介的违法行为则由城管综合执法队查处,分工明确,但各部门管理办法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管理的局面给非法职介留下生存的空间。

汪祖庆说,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打击非法职介的工作,强调综合治理,联合执法,但是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开展行动,从协调到行动,准备时间往往要一两个月,而联合打击时间短,这种“集中式执法”虽具有震慑作用,但监管没有常态化,终究难以收到长久的成效。

实现职介市场监管打击常态化

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劳动保障部门、职业市场的人士和外来农民工认为,非法职介劳务诈骗严重损害了外来求职者的权益,挤压了正规职介机构的生存空间,必须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求职市场。为此,他们提出四条建议:

一是提高职介行业准入门槛。针对当前中小职介机构散、乱、小的现状,饶凌云建议,可由几家实力雄厚的职介企业组成职介集团,这样将彻底改变目前无序竞争的局面。

二是加大公益性职介机构引导就业的力度。非法职介的存在暴露出正规、公益性职介机构的缺位,当前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大举办公益性招聘会的力度,增加公益性职介机构,引导正规民办职介机构对农民工开展针对性服务,提高其求职的成功率。

记者了解到,原来深圳市龙华汽车站附近“黑职介”盛行,甚至发展到强拉求职、强骗财物的地步,去年以来,宝安区痛下决心,在开展重点整治的同时,在汽车站设立公益性的求职中介,并设立举报电话,让求职者一下车就能进正规职介机构找工作,目前,宝安区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全区10个街道,辖区“黑职介”大幅减少。

三是劳务输出和输入地密切配合。双方应协同合作,将劳务输入地的用工招聘信息在输出地的火车站、汽车站广为散发,让农民工在外出前就知道到哪里求职;同时在劳务输入地的人流密集区域悬挂宣传标语、举报电话,提醒农民工谨防上当受骗,引导尽可能多的农民工到正规场所求职。

四是集中执法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一些职业市场人士认为,政府集中整治打击力度大,成效明显,这种方式不可或缺,但要从根本上遏制非法职介活动,职能部门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发挥出租屋综合管理所管理员的“侦察兵”作用,全面摸排“黑职介”。同时,应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熟悉辖区情况的优势,派专人实施日常分片驻点执法监管责任,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实现职介市场监管打击常态化。■

编辑:卢劲杉

链接

春风行动的三项措施

措施一:免费散发“春风卡”

近期,有关部门将印制“春风卡”,内容包括公共职介机构和劳动保障部门授予的“放心职介服务单位”名单、求职指南、维权的注意事项、举报电话等,在公共职介机构、车站码头等地免费向进城求职农民工广泛散发。同时在求职农民工集中的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牌,引导进城务工农民到可靠的职介机构求职择业。

措施二: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据悉,按照通知要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将农村劳动者纳入公益性服务范围,为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基本内容包括: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集中返城的时间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洽谈会,提供一批适宜的就业岗位并免费服务。开展面向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政策咨询周活动。指定一处或多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对初次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免费开展进城务工基本常识等引导性培训。

措施三:严厉打击非法中介

为给农民工求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劳动部门将通过推荐一批诚信民办职介机构,表彰优秀民办职介机构,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组织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同时,有关部门将成立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领导小组,集中一段时间联合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活动,对经审批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或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进行检查,并根据举报投诉查处取缔非法或违规中介机构,严厉打击假借职介实施诈骗的各类犯罪行为。

猜你喜欢

求职者劳务诈骗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