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示“走麦城”不该是场“梦”

2009-07-10茅家梁

检察风云 2009年10期
关键词:李立三干部群众

茅家梁

不久前,宁夏石嘴山市对拟提拔的27名处级干部进行任前公示,不过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此次把干部的特点与不足、民主推荐和考察测评的表决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公示(人民网3月23日消息)。有关评论说:这样做,公示信息“丰满”了,拟任干部“立体”了。然而,老百姓说:尽管这样的“公示”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特点与不足”仍然讲得很“概括”很“原则”,尤其是“不足”,譬如“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之类的“不足”,实在是谁都可以拿来套在头上的辉煌的“谦虚”,连稍微具体一些说两句小脚趾上的毛病,都显得十分困难,唯恐“丧七尺之躯”。

季羡林在《真话能走多远》一书中说他做了个“梦”:在“天宫讲坛”召开的务虚会上,关羽就只谈自己“过五关、斩六将”,尤其说到用青龙偃月刀,挑起曹操捧上的战袍时,不禁圆睁丹凤眼,猛抖卧蚕眉,兴致淋漓,令人肃然。此时,一位记者突然发问:“你能否讲讲‘走麦城的全过程?”关公立即灰头土脸,神色仓皇。此“梦”如何?

现在的老百姓指望“拟提拔者”透露点当年“走麦城”的经历,是否也会是个“梦”?

我们的同胞向来有个习惯:说一个人好,就好得连他家的臭虫都是双眼皮的。譬如说合肥有条包河,包河里生长的莲藕都因了包公的缘故,全都是洁白无丝(私)的;反之亦然,对以为该“收拾”的,善于对人家的错误追根刨底,乐于猛追“穷寇”。“吭哧”一阵之后,“嘿嘿”地捂着嘴巴笑,方才觉得乐子找了差不多了。曾记否?好多年以前的“斗私批修”最后都演成了一场场“引蛇出洞”的“诱捕”。最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类经验的傻瓜,经过多次的折腾,也学得“聪明”起来了。

以往的“公示”就是这种“聪明”人的做法。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职称、政治面貌、现任职务及任职时间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千篇一律。群众说:这实际上应该叫“仕途公示”,不“公示”也罢。

拟提拔者究竟何德何能,有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有没有“走麦城”的失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旦沾上了长官意志和神秘色彩,“犹抱琵琶半遮面”,就不可能真正让群众知晓得更多,赋予群众的所谓“民主权利”也就浅“示”辄止了。

以前有歌唱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而实际上毛泽东同志也敢于否认“战无不胜”的颂词,说自己多次“走麦城”,其中主要的有五次:长沙战役、水口战役、高兴圩战斗、土城战斗、茅台战斗;老革命家李立三的孩子们渐渐懂事以后,问母亲李莎,爸爸为什么对自己,从不讲“过五关、斩六将”,只讲“走麦城”呢?李莎说,这就是你们的父亲李立三!

许多成功人士皆有如此感受:日光之下,几无可饰之人。成功是因为有失败垫底,“走麦城”确实能转化为宝贵的财富。以快乐、坦荡的心境去迎接新的挑战,这种素质是极为可贵的。给群众一个真实的“我”,是一种自信。这是一种大浪漫,为了真正的“吏治”方面的大“破冰”,这种再显疮疤,倒让人觉得有几分可爱。真正不在意提一提当年“走麦城”的人,无需找什么理由。群众并没有苛刻地要求“拟提拔者”把自己真实的一面百分之百地告诉大家,而是“少许”必须公开的真相,这与所谓的“隐私”无关。

重提当年的“走麦城”,表现了一种从善如流的精神和态度,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践行科学发展观需要“公示‘走麦城”的勇气。才能够使自己变得清醒,才能够使自己今后少出或不出“坏事”和“丑事”。

公示自家的“走麦城”,最怕的是一味强调“形势的必然”、强调“不是任何个人的力量可以随意改变和掣肘的”;而其次则是不敢恋战的虚晃一枪,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人们对媒体新闻的关注度明显下降的时候“公示”,这样自然会留下各种联想与“悬念”。

“公示”一旦形同虚设,只能给腐败者创造更多升官发财的机会,使仕场日益虚伪堕落。“公示”之时,当为群情振奋之日,庆幸选了个大公无私的好领导,而不是大家都唉声叹气——“好家伙,又提了个孬种!”■

图:陆小弟 编辑:盛汉卿

猜你喜欢

李立三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李立三活着被开三次追悼会
李立三活着被开三次追悼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李立三三次追悼会之谜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