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政府责任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2009-07-08郑晓辉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
关键词:差距公平重点

郎 丽 郑晓辉 孙 娜

摘要教育公平是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底端,底端不解决,高等教育难以实现公平。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分步骤去实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平政府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09-01

基础教育在我国主要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基础的教育,它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设施。因此,基础教育必须实行均衡发展,为每一个适龄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责任”,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表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把怎么样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

一、基础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一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较好,中部发展地区的基础教育次之,西部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较差。二是,城乡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差距过大。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包括办学基本条件、师资力量等,远远比不上城市。由此引起,城乡之间入学率和升学率的巨大差距。三是“重点中学”引发严重的择校热和生源恶性竞争。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多年来以扶强抑弱形成重点中学,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近年来,“公办名校办民校”,使得有钱的孩子就能上名校,享受高等的教育资源,引发诸多不公平现象。

二、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第一,教育资源缺乏是基础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少,导致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资源缺乏导致我国基础教育落后,同时也不利于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要求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支出的4%。这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这个目标至今未达到。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82%,远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5.1%(发达国家在6%以上)。

第二,教育发展政策和教育投入体制的偏向是基础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发展政策所致。政府长期以来坚持效率优先于公平的教育发展理念,以十分有限的财政经费支持少数重点学校,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拉大了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强化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本不应有的竞争性。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政策后,基础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和财政状况紧密相连,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和财政状况较好,基础教育发展也较好,农村和落后地区经济和财政状况较差,基础教育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危害

基础教育不公平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造成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

基础教育不公平使得就业难以实现公平。斯蒂格利茨认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的方法取决于时间的范围。长期战略应该把重点放在改革教育和培训上。在当代,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中的作用,已经不在单纯地取决于劳动的数量,而是更重要得取决于劳动的质量。而劳动质量的提高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改善低收入人群的教育状况,就成为结果上缩小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通过公平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就业,带来经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基础教育不公平能够扩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外学者用50个国家的数据做了相差统计和研究,其结果证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受教育程度不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

四、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解决基础教育不公平

解决基础教育不公平问题,应该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基础教育是一个公共产品,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基础教育应由政府来承担,政府是向社会提供这项公共服务的最佳组织。虽然市场在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政府首当其冲要担起重担,政府在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与使用中起主导性作用。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平服务水平。政府行为的底线,是不要人为地制造差距和扩大不公平。如果在该负责的地方没有承担相应责任,造成了公共权力的缺位,政府就是失职的,必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同时,政府要扮演好“守夜人”和“裁判员”的角色,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和制度,而不具体地参与学校的管理。政府要树立服务意思,是为所有人服务的,不是部分特殊人,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所有人享受公平的教育。

其次,调整现时教育政策。要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增加对非重点学校和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于教师要进行合理配置,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要定期轮换,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教师下乡。学生要就近入学,严格控制重点学校抢夺生源,对于违反规定的要严处,撤销其重点封号,追究校长责任。通过一系列制度来保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缩小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

再次,依法治教,严惩教育腐败。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实现教育法制,一方面要求国家制定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律,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求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律,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维护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绝不能以权侵法,阻碍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

猜你喜欢

差距公平重点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重点推荐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公平比较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