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2009-07-08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7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金融危机影响

姜 波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面广,影响程度深,已经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也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因此,中国需密切关注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推动中美关系在金融危机的困境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美关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194-02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越演越烈,股市暴跌、金融动荡、企业破产、失业加剧、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其冲击之烈、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目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仍在不断的深化,各国政府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全力应对,联手救市。这场危机给美国带来重创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在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加强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起因

(一)共性的原因

从金融危机发生的历史来看,以往历次金融经济震荡的发生,包括1929年大萧条,1997亚洲金融危机在内,要么是起源于实体经济,要么是起源于主要金融市场,如汇率、证券市场等,房地产市场往往是作为金融经济并发市场存在,而非原发市场。此次的房地产市场恰扮演了金融危机原发市场的角色。次贷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进而威胁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并最终通过金融信贷渠道将危机传递到实体经济。这一危机的作用机制和通道是以往的危机所不完全具备的。在全球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衍生金融产品扩张过度,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二)美国因素

美国政府为了保持国内经济增长,维持美国国民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水平,不断削减企业和居民的税收,导致了巨额的财政赤字,与此同时,美联储又不受约束地滥发美元来满足政府赤字融资和居民负债消费的需要,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与日益膨胀的资产泡沫,在美联储连续两年多的升息政策打击下,再加上市场监管的缺失,金融创新监管不力,采取了不当的会计政策,美国终于在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从而引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发展现状及影响

(一)金融危机现状及表现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之中,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曾经叱咤风云世界金融界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巨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倒下,遭遇全面崩溃,大批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全球股市创纪录的连续暴跌,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全球主要央行联手减息,国家入股银行,还有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此次危机它对美国金融业形成巨大冲击,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尤其深重。金融危机已经对各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中美两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由于中国与美国在经济结构方面差异很大,两国在这场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也明显不同。08年末,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实体经济。西方经济体各大型生产机构纷纷裁员,缩减开支,就连最不容易发生就业危机的零售行业也开始面临利润严重缩水。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其沿海无数企业也因为西方世界需求锐减而纷纷破产或停产。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在全世界的比重降低,美元地位下降。美国国际领导权的合法性将面临更严重挑战。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并已扩散全球,中国也难得独善其身,经济受到影响。其危机主要通过外需资本、流动资产负债表、金融市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汇率及货币政策等渠道传递到我国。我国消费品生产行业受危机影响最大,包括高技术产业在内的一些制造业也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相应受到拖累,房地产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且金融危机将影响中国出口,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

(三)中国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的袭来,中国政府承担起了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立足于先把自己的事做好,推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推出了总额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宏观层面:应当密切监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搞好宏观调控,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参与救市场,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尽快恢复人民币汇率的利率平价重新回到固定汇率制度上。稳定国内的资产价格,包括楼价与股价。政府采取必要的扩张性调控措施。

贸易方面:政府支持与企业自行调整相结合。促进对外贸易寻求贸易多元化,寻找能够分担风险的平衡力量。

投资方面:稳定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消费方面:保持消费的增长势头,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因素更趋协调加强消费,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四)我国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汲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我国要防止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机构缺失风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特别是对大的,有影响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综合的全面的对策,应对危机的蔓延。同时要注重完善金融体制改革,采取合理的货币财政政策,规避金融风险,将冲击减到最小。进一步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适当放开政府管制,尽快取消对医院金融文化等产业的投资限制,切实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视野不能仅限于解决金融危机本身,而是要抓住契机,继续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三、金融危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金融危机将催生新型的中美关系。美国解决金融危机政策的传导效应不仅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而且也对制造业支撑的中国实体经济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不仅面临经济平稳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也涉及到与美国的政治博弈。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对方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

虽然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将导致中美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的变化,使双边依赖关系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的美国主导世界的能力毋庸置疑的,美国依然是全球金融贸易体系的构建者和维护者,中国依然是这个体系的跟随者和重要的受益者,而这个体系的稳定,对于我国韬光养晦谋求发展是有利的。30年来,中美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国人民和世界都从中受益。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已出台了两年四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不但没有抛售、减持美国国债,反而增持了,中国已经并正在作出牺牲,承担风险,肩负不是力所能及、而是超越自己能力的“责任”。 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下滑,能源价格大起大落的国际战略大背景下,我国要坚持与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的合作与交流,维护在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既得利益,同时也会与美国的霸权政策进行合理斗争,制约其霸权。因此,中美更高层次的合作对美国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不可缺少的。

此次的金融危机赋予了中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和责任,不过中美关系的特点注定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麻烦和挫折是难免的,两国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促进中美关系在金融危机的困境中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中美关系发展到现阶段,利益汇合点已明显增加和拓宽。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利益共生,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已经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双方互相依存度大大提高,两国现在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时候,而是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也将得益于两国的紧密合作。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金融危机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