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与爱心的奉献

2009-07-06赵学良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1期
关键词:烈士英雄

赵学良

军人,意味着牺牲。军属,担荷着光荣。“刚四肢者,骨也;刚天下者,兵也。”普天之下,战场上的英勇厮杀和后方亲人的全心牵挂,始终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动人篇章。

60年前解放战争太原战役,进行了7个月之久,人民解放军牺牲和受伤四五万人,毙伤俘敌十三万余人,使山西全省重回人民的怀抱。部队频繁调动,地方政府交接管理不断迁移,四大本记载着800多名烈士的登记册和84份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1996年竟现身在太原南宫文物市场的商人手中。曾经满门5个兄弟报国从戎的退休干部王艾甫,震惊之余,花3000元高价买回了这批“死人”名单。无数个偶然酿成的遗失,终于煞了尾。

发信函、打电话,古稀老人王艾甫按图索骥10年寻找烈士亲属,居然毫无进展。错讹不清、推诿敷衍、时过境迁……种种原因,不一而足。2005年,借助媒体的报道,从山西到烈士原籍十几个省,一个人的寻找扩大为大家的参与。从大学校园到街道乡村,从工作时间到寒暑假日,两年间,六十多位烈士的亲属相继浮出水面。“其存其没,家莫闻知”,阴阳两隔的悲恸感染着古老的华夏神州。“吊祭不至,惊魂何依?”王艾甫和寻亲者的无疆大爱,再现升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的道义得到弘扬,公共的良知复苏唤醒,英雄的精神闪耀辉映。志士仁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凡辈如我,聆听受教提升自己。

报告文学作家《山西文学》副主编鲁顺民历经几年,跟踪采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王艾甫,记录了拂去岁月尘封、送归英雄荣誉的激动场景,塑造了一位大写的好人温暖世道涤荡灵魂的精神历程。怦然心动,涕泪交流,每一位读者的感受几乎是一样的。

安徽烈士李振才的侄子,为父亲在有生之年终于圆了寻弟梦,而铿然跪倒在王艾甫脚下,因为当年叔叔顶替他的父亲从军远行;内蒙古烈士孙耀的女儿寻找父亲下落,几十年没有音讯,最后把一包袱介绍信付之一炬,彻底断绝了念头,谁料风烛残年孱弱病体盼到了王艾甫送来的父亲阵亡通知书;太行深山里的霍玉花,父亲牺牲后杳无音信,当年与母亲一起讨了10年饭,自己的小儿子在太原园林局工作,竟也是通过王艾甫确认了霍小山烈士的墓地;“处烈队”副队长杜明学,当年亲手掩埋的英雄,有111名出现在王艾甫搜集整理的365位河北阵亡英雄名单上,报纸刊登完毕那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烈士路焕文的妻子王沧言,60年守着遗孤凄苦等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听到丈夫的墓地由王艾甫找到时,老人流着泪,说出来的只有一句话:这下,可就能合葬了……

连接亲情跨越时空的一幕幕,灼痛肝胆,催人动容,我们全身心受到了庄严的洗礼。正如著名作家魏巍生前为本书所做序言的标题蜒为了生命的尊严与荣誉。王艾甫和更多的人们投身于崇高的义举,仁而有礼,爱人敬人,收获的自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为大写的好人塑像张扬,让天下的凡人追慕向往。

猜你喜欢

烈士英雄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嘎子真是个小英雄
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