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2009-07-05

科教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归因

周 雪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什么是归因训练,归因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来帮助教育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归因训练动机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从事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才能提出和运用相对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成绩好坏进行思考,从而找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如果归因合理就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同样,如果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是如何归因,对他们进行适当或适时的归因指导或鼓励,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2 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是针对学生学业成败情境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的干预计划。英语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把不好归之于不可控因素如能力低,这就使他们容易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降低他们的学习任务,特别是困难面前的坚持性和自信心。归因倾向是个体的一种社会认知,它对人的情绪与行为影响很大。它会影响英语学习的好坏,将成功归之于内部的能力与努力会使人感到自豪、骄傲,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外部因素,会使人感到灰心丧气。归因作为动机形成过程中一定情境与个体内部信息的中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严文藩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方面使学生感到自己努力不够,要不断加倍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使他们的努力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隋光远对初中学生进行归因训练,训练的基本过程是创设成就情境,让学生产生成就行为,并让学生本人对其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训练者对此及时给予反馈,对于理想的归因加以肯定、强化,对不正确的归因及时引导、纠正、重新归因。训练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动机水平坚持性行为上明显超过控制班,实验班学生训练以后明显增强了积极的归因倾向。

3 归因训练应注意的要点

3.1辨证分析内因和外因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根据归因理论,可以把影响学习行为及结果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如学习态度、能力、情绪、性格、勤奋、努力等等,是影响学习行为及结果的根本原因。学习任务、学习条件、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等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及结果也有影响,有时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多从自身内部找原因。

3.2正确认识不可控制的原因和可控制的原因的作用

可以把影响学习行为及结果的原因分为不可控制的原因和可控制的原因。能力、智商〔内因)、教材难度(外因)等,是学生不可控制的因素;学习方法(内因)、同学的帮助(外因)等,是学生可以控制的因素。一般说来,不可控制的因素是一种客观存在。指导学生归因时,要正确认识不可控制的原因和可控制的原因的作用,既要重视客观事实,又要强调主观努力。要引导学生从可控制的因素中寻找原因。

3.3具体分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的作用

可以把影响学习行为及结果的原因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稳定的原 因,如学习能力(内因)、学习条件(外因)等,具有经常性、一贯性的特点;不稳定的原因,如学习方法(内因)、学习情境(外因)等,具有偶然性、暂时性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具体分析稳定原因和不稳定原因。要充分重视不稳定原因对学习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3.4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

只有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学生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使学生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而教师的不当的反馈,如教师本人对学生学业成败作消极归因、教师对学生学业失败表示同情,都会给学生归因带来消极影响。

4 归因训练的方法

4.1团体发展法

归因训练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在一起分析和讨论学习或工作成败的原因,并由一名教师或辅导者对各人及整个小组的情况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归因。然后,每个人填写归因量表,要求从一些常见的原因中选出与自己学习或工作成绩最有关系的因素,并对几种主要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同伴帮助等)所起的作用做出评定。教师或辅导员对这些自我评定和归因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对小组成员做出反馈,指出归因错误,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

4.2强化矫正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表中做出选择,对完成任务的情况(成功或失败)做出归因。每当学生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随即给予鼓励或奖励,并对那些很少做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4.3观察学习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观看归因训练的录像,引导他们把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归因训练必须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和态度结合起来,以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另外,归因训练还必须与教师改进教学同步进行。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有学生个体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上的原因,如教学进度过快,难度较深,教学方法不当等等。确是教师教学的问题,则应加以改进。

5 结语

归因理论己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相应的指导,有利于指引他们做出合理的归因。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归因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分分钟搞定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