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2009-07-03石晓虹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党建工作

石晓虹

[摘 要] 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加强,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载体建设,不断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构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关键词] 企业改制;党建工作;四个加强

国有企业改制后,企业原有的国有资本或全部退出,或比例降低,或重新组合。这一系列的变化也引起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改制企业的党组织应当如何去应对这些新的变化。

一、企业改制后党组织发生的新变化

1、党组织作用弱化

改制前,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或战斗堡垒作用。企业党组织的负责人原来与行政领导享有同等的权力基础和经济利益。改制后,企业的决策权由所占股权大小来确定,由于党、政负责人所占有的股权份额比例较悬殊,党组织负责人基本上处于从属的地位,由此导致了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有日益削弱的趋势。

2、隶属关系趋于模糊

改制前,企业党组织是按照原行业上下级管辖关系而确立的。改制后,随着企业性质的改变,企业人员的分散,原有企业党的组织,有的已不复存在。同时,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今后政府将不再管理企业,这样便使原来的组织隶属关系产生脱钩,而新的组织关系又比较松散。极不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3、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趋于简单

改制前,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活动形式比较集中统一,党建工作的活动内容也在党组织的强势地位下而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企业改制后,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人员相对分散,党员队伍呈现出社会化、分散化状态,组织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上也不可能象以前那样紧密。

4、党员队伍离散

改制前,党组织负责人有的是上级党组织委任,有的是选任,其待遇是按级别给予的,党组织内部设有不同职能的工作部门,并从编制上有一定人员数量的要求和保障。改制后,有的党员进了“托管中心”,有的进入了社会,有的甚至模糊了党员身份,使党员队伍受到了较大冲击,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如果不牢,则会地动山摇。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去应对国有企业改制后所带来的困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呢?

二、加强和改进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1、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改制的成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群众的思想比较迷茫,因此,党组织应注重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首先,应引导职工认识企业改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但不是脱离企业经营工作的“政治中心”。所以,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党建指导思想,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和党组织战斗力的主要标准,要努力促进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而不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力中心”。针对改制后企业党组织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党组织要实施政治领导,就要通过发挥党组织、党支部和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对职工群众进行组织和动员;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等多种渠道,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冶核心作用。再次,在企业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挥好导向作用。例如以企业经营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动观念转变;结合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理清思路,重点解决,提高领导干部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结合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活动,采取领导带头、抓学习、抓培训,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理论水平,转变观念。只有这样,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才能够实现高层次的转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根据企业改制后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适时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创新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核心地位。首先,应积极与党组织所在地的街道、社区取得联系,尽快落实党组织的归属问题。从国有到私有,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企业基层党组织要特别针对这一情况,保证衔接工作流畅,管理工作稳步到位,协调好职工群众和上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次,党组织是企业“发展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的组织者、推动者。因此,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动员职工,组织职工,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职责。并且把党内党外一切积级因素调动到发展、稳定的实际工作中来,调动、引导到构建和谐企业上来,并落实到最广大党员的具体行动中去。再次,党组织是紧密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党组织要围绕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做好现有党员管理、教育的基础工作,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职工。同时,要加强和改进经济组织中骨干的选拔、培养工作,培养吸收他们成为党的后备力量。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使党组织获得更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升增强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

3、必须加强载体建设,不断改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改制后,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胡锦涛同志“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依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创新并探索有效的工作载体。在我们企业中,就积极釆取了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大对职工群众的关注度,加强党组织工作的人性化、人文化、人格化管理。第一,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并严格对照执行,做到上班不提前,下班不晚点;第二,为职工办理大病重病补充保险、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等手续,为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活保障;第三,每年组织全体职工体检,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就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质,职工才有能力为企业作贡献;第四,组织员工培训,给职工提供深造的机会,挖掘职工更大的潜力;第五,定期开展普法教育,如《劳动法》,《刑法》等,让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第六,订阅报刊杂志,建立活动室,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实践证明,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着力点,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就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保证企业的稳定,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从而使党组织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必须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构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改制后的企业,其初期还处于业务经营和党组织建设的探索阶段,各种思想相互冲击,各种利益结构相互碰撞,因此,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积极构筑企业大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首先,要提高政工人员自身的素质。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优化组织成员专业结构,选拔政治合格、思想过硬、懂技术、懂经营,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同志进入领导班子,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比重,以保证党组织在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的骨干力量,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往往都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决策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定期对班子成员进行考核和戒勉,使各级班子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章经营,依法纳税。再次,要加强党组织的廉政建设。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都要严格遵循中纪委七项规定,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对违纪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姑息纵容。要有鲜明的是非观念,建立明确的企业奖惩制度,并严格对照执行。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这样,围绕改制后企业的重大工作,党组织的工作才能脚踏实地,才能取得令人信服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

[2] 金钊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63.

[3] 党支部工作手册编写组.党支部工作手段.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9.

猜你喜欢

党建工作
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之思考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供电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党建工作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浅析基层党建工作对供电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新时期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