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构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途径

2009-07-03闵浩宇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

闵浩宇

[摘 要] 倡导绿色而低成本的生活,在当前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建构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途径包括确立价值导向、加强文化教育、开展示范运动、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要通过这些途径,逐渐使绿色生活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关键词] 绿色生活;绿色文化;生活方式;建构途径

绿色环保观念强调,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倡导人类文明的创新与变革,反思工业化技术化的传统思维,从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上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绿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相适应和相协调的生活方式应运而生,它的直接目标就是倡导绿色而低成本的生活,使人们既能凭自己的生活理性对生活方式进行自我选择,同时又能将这种选择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从而将自己置于持续地与当前社会保持良好适应的幸福生活之中。

如何让这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立足,并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呢?本文拟从社会化机制的角度来探讨建构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途径。

一、确立价值导向,开启合理的幸福取向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在生活活动中,人们所持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等主观精神因素,会对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发生重要作用,并集中地通过生活观念、生活态度表现出来。

“如果物质财富成为人类崇拜的上帝,意识形态成为人类的禁锢,文化艺术成为人类感官满足的工具,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束缚自身的枷锁……总之,如果人类不能逃脱对象化活动中被异化、物化的悲惨命运,人类的生存就变得无意义。”[1]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实施理想信念等的渗透式教育,加强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建设,以人的生存为终极轴心,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相处,从而开启合理的幸福取向。

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消费风气,以科学的消费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消费舆论引导人,树立在消费观念上的正气、大气,大力倡导消费道德和道德消费,为全社会提供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和价值牵引,进一步营造靠近自然、靠近道德、靠近生命的消费环境[2]。进而使人们明白消费并不就是幸福本身,它只是人的幸福体验的一个重要载体,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以不断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质量为支撑点,以先进文化的引导为升华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3]。在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节约型社会里,促进个体生命的身心健康和丰富生活情趣,成就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是最高意义之所在。

二、建设绿色文化,开展绿色消费知识教育

生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中文化底蕴的体现,健康生活方式必然蕴含深刻的生活文化来体现这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因此,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还需要建设自身所特有的绿色文化,把环保从仅仅针对大自然的外在环境,更体贴地延伸到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灵。

这就需要标本兼治,以新闻媒体宣传为标,以绿色消费知识教育为本。首先依靠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加大绿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力求让每个人都具有资源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从希望自己的健康“不受环境污染”威胁的自我保护,上升到自己的消费“不要污染环境”的社会消费文明的认识高度,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

同时广泛开展绿色消费知识教育,并将其贯穿到各种文化建设中去。所谓绿色消费知识教育,是针对消费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传播科学消费知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提高科学消费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目的不仅在于使人们具有绿色生活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自觉建构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在于培育生活方式的文化基础。

因此需要建立起学校消费教育、业余消费教育、职业消费教育相互配合和协同的完善的社会化的绿色消费教育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全民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开展学校消费教育,既可以单独开设也可以融入于各门学科之中,保证绿色消费知识教育的时间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0.5%;利用各级消费者协会的基层网络及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开办农村绿色消费夜校试点等等。通过绿色消费知识教育,不仅培养出作为“人力资本”的人,更造就出具有高尚人文素养的人。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绿色而低成本生活的内在要求与自我觉察,建构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才有可能切实转化成为现实,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塑造示范阶层,推进绿色生活运动

马克•佩恩在《小趋势》中说道:“在今天的大众社会,只要让百分之一的人真心作出与主流人群相反的选择,就足以形成一次能够改变世界的运动。”因此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有必要让民间的绿色生活团体和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塑造起绿色的示范阶层,以对其他生活主体发挥直接或间接的积极的示范效应。

要通过1%的人群积极推进绿色生活运动,去动员、组织、示范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培养和提高消费者绿色生活的能力,唤起生活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使既定的风俗习惯得到优化。

绿色生活运动可以包括很多种内容,如:建立“绿色生活圈”,组织人们在各自的社区聚集讨论怎样使生活绿色化的方式、方法;创办有关杂志和报刊如《简单生活月刊》、《真正朴素》等,向人们进行相关新理念的研究和宣传;[4]向企业倡导发工资的绿色方式,即选择电子支票、电子结算、电子货币等“直接入账”的方式给员工支付工资;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资源节约宣传资料、科普读物和宣传画,宣传低碳出行、拼车拼饭、循环用水,介绍以工换食宿(WWOOF)的新型环保旅行方式,呼吁买有节能标的电器产品、家装尽量用本地材料,鼓励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交;结合世界水日、城市节水周、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土地日、全国爱惜粮食宣传周,利用设台咨询、书画图片展、社区文化活动等开展资源节约专题宣传活动;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加资源综合回收、垃圾和废物分类回收活动等等。

这些小的、有力量的、充满活力的绿色小趋势,可以悄悄改变大环保的处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纯净和简朴有序,并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付诸实践。当这种小趋势燎原成为绿色未来的大趋势后,绿色生活就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在价值观层面上进入主流,塑造起我们明天的时代精神和思潮。

四、加强国际合作,营造全球的绿色氛围

与消费主义相对立的新型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缘起于国外,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在西方开始流行着绿色理念,在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炫耀式消费后,早于我国经历了发展的阵痛,对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感受更深,各种政策、措施和行动也走在我国前面。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宗教、德育和社会政策中心”在洛杉矶建立的一个名为“简朴一族”的非经营性团体,它致力于推广“自愿俭朴化”的绿色理念,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其成员人数从“9.11”恐怖袭击以来增加了25%。

因此,在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学习,积极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总结他国的挫折教训,扬长避短,立足国情,走一条以绿色消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绿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关乎人生目的和人伦关系的社会新风尚,不论对社会进步还是对个人幸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必将在当今时代日渐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参考文献]

[1] 陈树林.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反思.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2.

[2] 毛勒堂.消费正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之维.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4.

[3] 尹世杰.人的本质和如何体现与实现以人为本.载.求索,2004.6.

[4] 凯瑟琳•瓦伦蒂.由奢入俭:美国人反思物质至上主义[EB/OL].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7/node196836/node196891/userobject15ai2208613.html,2004-1-13.

[5] [美]马克•佩恩.E•金尼•扎莱纳著.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刘庸安,贺和风,周艳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 黄平,莫少群.迈向和谐: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与重构.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 梅十贝,王文.少数派生活的绿色报告.载.心理月刊,2009.6.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
百年建筑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和
基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手机APP设计构想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结合自身经历浅谈考研经验
我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探讨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渔灯节与渔民节庆闲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