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课改中的误区

2009-07-02汤云国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背越式形式主义误区

汤云国

摘 要: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了解课改的误区,就会在课改中少走弯路,我们的课改就能高效、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课改误区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必须改革,即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有不少教师由于教育观念还没有很好地转变,只是随潮流或被动地参加课改,因而陷入了课改中的一些误区,以致在课改中走了弯路,甚至走向反方向。因此,人们开始反思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就我了解的一些课改误区进行浅析。

一、否定一切的误区

有的人则错误认为“过去的=过时的”。我们今天的课改只是应该把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或证明已经是错误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摒弃,而代之以适应新情况的教育思想、方法、手段。而对教育史上的精华,特别是教育思想的精髓仍应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例如陶行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思想,其实质是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强调“老师的良好职业道德”,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完全吻合,仍应继承和发扬。但有的人由于陷入了否定一切的误区,便武断地认为这一思想是过时的,必须改革。而代之以“没有不会教的老师”,显得非常幼稚无知和对教育的虚无主义。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用科学的现代教育思想衡量,评价教育思想、方法中的具体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不致使我们重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概否定一概打倒”和“唯我独尊,唯我独革”的错误,才能使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

二、形式主义的误区

我们进行课改,实质上是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应在本质上体现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因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有的理化教师在演示实验内容中,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仪器不用,应该做的演示实验不演示,而代之以录像或幻灯片,并称之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这都是对课改没有正确的认识,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

三、脱离实际的误区

有的学校或教师虽然课改中采取了热情的态度,确定课题、积极试验、认真探索,但收效甚微,接连失败,出现了“一年学一个样,学来学去都不得不像”的怪圈。甚至连专家严格论证,值得普遍推广,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成功的科研、课改项目也失败,因而对课改产生了怀疑态度。其实他们一开始就陷入了脱离实际的误区。

进行课改,要高效、实效出成果,就一定要实事求事,结合实际去进行。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其普遍性(共性),更要注意其特殊性(个性),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跳高运动中的“背越式法”在理论上,实践中都证明比“跨越式法”优越得多,为当令世界上优秀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跳高技术。但现有一特殊情况:运动员身患重病,强行进行背越式训练,能有良好效果吗?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程序应当是让运动员休息养病,待身体强健后再进行训练,而不是按原计划强化训练。这样才能体现“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越性,并达到训练效果。课改也是如此,必须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并根据学校,学科的具体实际情况及课改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调整、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因此,我们在课改过程中,既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积极投身教改教研,勇于探索、试验。更重要的是在课改中要结合实际,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校的目标去进行,还要善于鉴别真伪,避免形形色色的误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改顺利,高效地进行。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马蹄中学

猜你喜欢

背越式形式主义误区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背越式跳高的专项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