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

2009-07-02史广文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建构化学研究

史广文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教育部适时的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的应用。而且“二期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一变革中,推动初中教学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建构新型的现代学科模式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

二、实验构想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自己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学生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为其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空间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流程

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探索、研究和交流,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和调控,学生在“同化”和“顺应”中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同时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自己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研究。其教学流程如下:

四、教学实例

1.教学内容选择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内容,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均要估计一下:哪些问题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以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最临近发展区”的研究课题《自然界的水》这一课题,并将这一课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研究课题的目的,研究的步骤和方法,资料和获取途径,以及最终要求完成任务等。为了学生更好的明确教师的意图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个根据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分析,由教师制作的现成网页,给学生一种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由教师制作如下结构的主页:

2.任务驱动

首先,师生明确分工。“在线测试”“学生论坛”和“相关网站”中相关内容由教师制作,“水的专题区”由学生制作完成。可将学生分成七个兴趣小组,每小组由5~6人组成,并确定小组负责人以及明确小组中每个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而且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一定任务下的分组研究,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学生自主为核心,而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关材料并对其分析加工整理,形成有价值的资料。

3.合作学习与完成任务

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请求同学、教师、网络、阅读材料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通过与学习者协商对话交流和讨论等达到彼此理解和形成共识,制作在网页上。整个过程是完全开放的、自由的,真正体现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1)老师要不断监控小组活动,做观察记录,及时对小组活动进行反馈,针对学生争持不下或思维受阻不能深入时,老师必须介入,及时点拨,排除思维障碍。(2)小组活动中,老师要告诉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3)老师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合作情况,发现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4)组织得力,控制时间长短和噪音,防止失控,浪费教学时间。(5)科学地摆放微机,以利于学生完成任务。

4.成果总结与创新提高

各小组任务完成后,教师首先批改、审阅每一个小组的成果。在教师的调控下开展小组间合作,用一节课让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并让每组组长上台讲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体验。教师予以必要的点评。再用一节课完成“在线测试”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零乱的知识有序化、系统化、结构化,并由部分向整体深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优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结果

1.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深深体会到其在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短时高效等方面的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

2.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和交流,获得了大量知识,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化学、学习化学,为科学发展做贡献,创造高质量的生活而奋斗。

3.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体验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课题,查找资料,处理汇总材料,最终形成结论。在学生实践了研究的全过程,对研究有了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后,学生就会感到研究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开展研究。今后遇到问题时就能按一定的方式方法研究、剖析,去解决问题。

六、分析与讨论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应避免误区。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效果,摒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本应板书的内容都输入微机,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

总之,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我们要不断的去探索,去实践。只有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不至于走入误区。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坟坨中学

猜你喜欢

建构化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