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环境教育

2009-07-02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生物探究环境

贲 平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面临的生态危机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环境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要求。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尤其是在初中生物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环境教育是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实施环境教育呢?

一、进行环境教育,首先要提高环保意识

当今存在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能量,以废水、废渣、废气以及电磁波等方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另一类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这正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进行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已刻不容缓。

环保意识的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在初中阶段开展环境教育能够使受教育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且,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学校受到的环境教育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递给家庭的其他成员,并进一步向社会辐射,进而扩大学校环境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二、要不断获取新的与环境相关的知识信息

对环境教育,教师应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更新的加速与环境信息的爆炸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标志。生命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环境教育科学如今也在教改中迅速前进。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扩充知识信息,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生物教师,原因是教改后的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关于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无论是资料分析、探究镜、大家谈、以及开眼界等,都时刻渗透着环境教育。现代的环境教育,因其教育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教育者必须首先接受教育。要使学生对环境有更多的认识,教师本身应先学习。如生物学教师自觉参加环境保护行动,提高和统一对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组织有关的“环境保护”等专题研讨,发动全体教师根据环境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另外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从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去发现生物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切合点,加以归类整理,适当拓展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要采用先进的环境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在当今环境教育和未来环境教育中应发挥特殊作用。现代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这方面香港环保资源中心就做得非常出色。教育署下有公民教育资源中心,幼稚园教育中心,环境教育资源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都为公民,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教育资源,便于他们接受环境教育、备课查找多媒体资料等。这些对于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四、要不断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在生物学教学中,倍受教师青睐的传统教学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概念、理论的准确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较系统的环境科学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常常压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因被动学习而感到知识抽象、枯燥。学到的知识难以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对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感性的认识。这些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能反映环境教育对学生知识、技能、意识、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的要求,更不能体现现行的课程改革。

在环境教育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这种教学方法在环境教育中可以广泛采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方面的能力培养时,我让学生从现象中找问题,自己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如探究“酸雨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时,我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模拟“酸雨”设计探究酸雨对绿藻生活影响的危害实验,包括实际对照实验,有的同学用模拟酸雨的方法,有的栽培绿藻,并将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对照等。通过这些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环境教育方面,如将生活垃圾分类等,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摒去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传统方法,即通过教师的讲授直接灌输的方式、方法的改变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五、要把学校的环境教育与社会的环境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

学校教育一直是环境教育的主体,因为学校有大量的环境教育教学的资源,有专业的教育引导者,有特定的为学生提供环境教育的相关课程。这就有效的保证了向学生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也能够组织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但是学校的环境教育不是孤立的,因为实施全民环境教育和终身教育才是最终目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要积极鼓励和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教育工作。那么社会的环境教育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必须把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社会的环境教育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对我国的环境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生活,离不开地球的环境条件和其他各种生物。因此,人要生存下去并得到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关爱其他生物,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应付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既系统又跨学科的综合课,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新课改下,生物教师要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化害为利,逐步创造出一个适于人类和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美好环境。

作者单位:抚宁县牛头崖镇卢王庄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探究环境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第12话 完美生物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