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拳拳赤子心,浓浓父子情

2009-07-02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傅雷探究语文

刘 云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要为人师表。”(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的谈话为我们新时期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危险期,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利用典型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做人方面的培养。以便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我在讲解《傅雷家书两则》这篇文章时,在“探究与合作”教学环节中设置两个中心话题:一是如何看待情绪的高低起伏?二是在鲜花与掌声面前,我们应如何面对?要求从课文的文句出发,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让大家在感受傅雷先生拳拳的爱子之心的基础上,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

课堂片段:

一、导入文本,引出问题

两封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我们深深体会到傅雷先生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其中许多教诲,或许也能对你有所启迪,终生受益,请大家用心体会,想一想文中的哪些话对你有所启示?

生:面对人生的“高潮”、“低潮”,傅雷教育儿子做到“只求心理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这句话的提出正合吾意,与第一个中心话题大同小异,只表述形式不同,能达到预期目的。)

生:“不为胜利冲昏头脑。”

(这在我的预料之内,与第二个中心话题呼应)

生: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出乎我的意料,在备课中没有想到能提到这句话,试看同学们的理解。)

师:大家找的句子都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去理解去感悟,这节课我们一起谈谈对这几句话的感受。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从这三句话中找出最感兴趣的话作为小组探讨的中心,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人在翻课本,有人在和同学讨论,有人凝神思索,还有人翻阅课外书。5分钟很快过去,很多同学在纷纷举手要回答问题,我约法三章:一要明确要谈的对象,二要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三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

生:我们小组选择第三句话,我们认为那是父爱的流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含有欣慰、激动和骄傲之情。

(这种见解让我大吃一惊,他们的理解很全面。)

师:能不能详细说一下这种复杂的情感?

本小组另一成员补充:欣慰的是父亲对儿子曾经的付出,终于有了结果,缴动的是在波兰的儿子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骄傲的是儿子为国争光。(同学们的掌声)

(我对这个小组有独到的见解而深感意外)

生:我们小组对第一句话感兴趣,我们小组认为“心理平衡”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有时“脑子一热”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事后后悔莫及,害人不浅,要等到冷静的时候再做决定。

本组成员补充:不能在失意时,痛苦不已,怨天尤人,更不能在成功时,迷失自我。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种回答与我不谋而合,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感受如此深刻,特别是能想到范仲淹先生的名言,联想丰富。)

生:我们小组想对二句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当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时,要有自知之明,面对别人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师:这是文中的句子,但运用的恰到好处,你们真了不起,真棒!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所探讨的几个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没有想到同学们想得很深刻,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认识、他们的热情、探究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足以让我感到欣慰。

一、将单纯的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紧密结合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积极的探讨与思索,深入挖掘教材,制定培养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感染与熏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习本课时,大家在感受傅雷父子情深的同时,也学到不少做人方面的知识。比如: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要学会抱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傅雷的教诲对同学们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其人生道路犹如一盏明灯,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二、学习方式与培养合作联系起来

新世纪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教育战线上就应该培养学生个体的竞争意识,更应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与习惯,这是群体参与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赋予人们的使命。对此,教师应给予极大的关注。正是基于这一点,本节课在探究活动中,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参与人员多,谈话内容涉及范围广。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的个性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小组形成共识,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培养了合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学习热情与激发兴趣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大有益处。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活动具有新异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何才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他们的心情去感悟。他们都有求知欲,都有好奇心,这就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有了问题,教师千万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要给孩子们留下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去驰骋想象,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傅雷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