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改要避免“穿新鞋走偏路”

2009-07-02高建军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分文本模块

高建军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给每一位历尽“风雨”的语文教师带来了希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精神”的提出,无不让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欲借课改春风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喜悦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意识到,语言课程的改革应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历程,不是转瞬即逝的“跟风运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能不能将课改落到实处,能不能彻底转变观念,绝不能将课改形式化,穿新鞋走偏路!

应该看到,此次改革的力度是相当大的,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各学校根据自身资源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课程名称自定。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个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平。选修课学生可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个学分,即可为语文科目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可见,课程新了,容量大了,若还沿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跟不上学生变化的步伐的。但在我们的改革中,有很多教师只是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改革,将一些改革成分夸大,走了偏路,归其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一、过分追求课堂火热,忽略教师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完后,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以此组织课堂教学,并相机解决其他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二、矫枉过正,过分强调主题多元化

新课程主张,“要培养学生审美与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和道德境界。

如莫泊桑的《项链》,原来的主题是“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人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慨——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现在,学生们不必拘泥于一点,可以通过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后的举动,不是赖着不还,也不是买个假的还上,更不是通过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看出她人性善良、可爱的一面。然而有些老师怕背上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扼制学生思维创新的恶名,放任学生的任意发挥而偏离主题太远,就适得其反了。主题多元化的趋势决不是从绝对的一元化走向对无限衍义的认同。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即其对作品历史具体性的凭借。同时,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离不开具体的“语境”。离开“语境”盲目地标新立异,其结果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用简单的语文实践活动代替深刻的文本阅读”

新教材增选大量文学作品,为语文教学增加了生气,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能简单的就文解文,应该深入作者灵魂深处、深入作品的艺术世界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获取与作者类似的生活体验,才能完全读懂。许多教师让学生在没有真正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编演诗剧的形式代替深入的文本阅读,似乎对教材进行了改革,但从理解人物本身的内涵来说差距太大,属严重失误。

新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来贯彻。但改革教法决不能凭兴趣,图方便,追新猎奇,流于简单化,应该在深入研究语文教育规律,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不成熟的早期,问题暴露得越早,越有利于它的解决。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们,应尽早进入角色,少走弯路,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精心钻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晋州市职业技术中学

猜你喜欢

学分文本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