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学法”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2009-07-02宋丽变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学法

宋丽变

摘 要:构建学法模式的课堂教育结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这种学法是学生自学与教育指导并存的课堂活动,其价值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构建学法 自学目标 学习效益 时代价值

中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获得知识主要还是通过被动的接受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学习活动的构建以教法为主体,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的学习以教师的教为轴心展开,往往是理解少,模仿多,动手动脑少,遗忘多。教与学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有时候甚至更差。要想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很难了。显然,以构建教法为主的课堂学习活动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了。

一、构建学法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课堂学习活动以构建什么样的模式才能达到数学学习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呢?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以解决问题为龙头,设置情境,展开研究,从而发现成果,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研究探讨,完成知识的发现、理解和掌握,并归纳抽象成理性的知识。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研究,总结并获取知识,这是一种课堂功能的转换,即课堂不是教师教的课堂,而是学生学的课堂。我们可以把这种课堂学习模式称为“学法模式”,也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将学生学习的内容编著成若干个学习问题,供学生解答。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边阅读教材边解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知识。这一“学法模式”让每个人学生都有目标的行动起来。由此可知,“学法模式”突出了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

教师要构建的“学法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研究发现型学习活动,教师的工作重点应当是用最快捷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而不是继续让学生通过传统的传授方法去获得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从严格意义上说,教给学生学法,这是给予学生“猎枪”和“渔杆”的做法。只有教给学生学法,学生才能提高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能力,在动手动脑的研究中,才能培养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探讨中,实现解题技巧能力和思维发散中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提出问题,构建“学法”的自学目标,就在于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导向,使他们尽快进入有条理的学习状态

课堂学习活动的构建是学法,这就要形成以学法为核心的活动机制,这一活动机制就是教师构建的自学目标,也是学生掌握方法获得技能的重要环节。从一些学校的经验来看,构建学法课堂在结合新课程实话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课堂学习效益。

构建学法的自学目标,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思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过程中边学边答,对于目标中的疑难问题可与同学商讨,或者求助于教师。构建学法课堂以后,过去的被动学习被现在动手动脑动口的主动学习活动方式所代替,真正显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始终处于指导地位。

构建学法课堂时,教师在一节数学课的指导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指导一,学生自学前的导语,这是引发学生思维的必要过程。如,相交一节中第一节课的导语应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学习相交线(老师做相交线演示实验,主要是进行角的大小变化),由于相交线位置在变化,角的大小也在变化,这些角是怎么变的?角与角之间有何关系?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们阅读教材才能掌握。指导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指导三,学生自学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同时老师也要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发表个人见解,教师在此可以纠正学生中的错误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指导四,指导学生的巩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状态,他们在掌握了方法以后,就会认真主动地研究探讨,深化挖掘,实现知识的自我发现。

三、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构建的“学法模式”体现的价值

数学的课堂学习活动,以传授学法,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为主体,这是课堂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因为学生学到了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因此,它所体现的价值将伴随他们一生。“学法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传统教育中少数人的积极学习,到班级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了自然科学大众化,符合人类从文化发展时代走向科技发展时代的趋势。

2.培养了学生研究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水平。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信息中研究、探讨、创新是这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将一个普通的中学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数学课所构建的学法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正是有了思维的发散性,才有时代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因此,思维的发散性体现了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特征。

总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是未来中学课堂的重点。而构建“学法”模式则是实现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只是一时的,而教会学生“学法”则是一世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能够有清醒的意识。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学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临澧县:开展“法宣在线”网上学法活动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