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例谈

2009-07-02倪玉琴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动画片古诗文课外

倪玉琴

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汲取各种信息、知识的途径,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不热衷于课外阅读,他们身边的书并不少,可他们往往只是个“藏书家”。面对如此状况,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利用迁移规律,诱导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相关事物也发生兴趣。21世纪的到来,由新科技带来的音像媒体,冲击着孩子们的阅读天地。我们可以利用迁移规律,将学生对电视的兴趣诱导到课外阅读上来。

提起动画片,每个孩子都喜欢,一段时间,不少同学成了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忠实观众,可谓每集必看。对此,我把动画片的配套书推荐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津津有味地观看动画片之余,也去感知一下相同故事的语言文字的魅力。此后,我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了动画片《西游记》的原本,让孩子由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与之配套的书籍上。由此,学生由“电视迷”自然而然地向“书迷”转移。

二、体验成功喜悦,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有些学生为什么宁愿玩游戏机,也不愿在书海中遨游呢?就是因为他们从未体验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更不用说成功的体验了。我班有一名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为其购买了很多课外书,可他就是不愿看。有一次,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平时作文极差的他竟写出一篇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涉及到军事知识的作文。经过调查才知道,他在不久前无意翻看了爸爸的一本军事知识方面的书,他“现学现卖”,就写了那篇作文。得知情况后,我随即在班上表扬了他积极积累课外知识的做法,并让他在全班读了自己的习作,由此,他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对于家中那些“沉睡”的课外书也热衷起来,成了正宗的“小书迷”。

由此可见,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儿童有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并产生喜悦之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心理体验,对激发其阅读兴趣有着神奇的作用。

三、利用课内留白,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语言信息集中交换的过程,但由于受到时间和方式的限制,教师只能将许多知识压缩处理后进行传授。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对“浅尝辄止”地了解某些知识往往不过瘾,这种课内的留白,就是我们语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其课外阅读兴趣的好时机。

在学完《天火之谜》之后,同学们脑中的问号很多,我见缝插针地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吊胃口”的要求:课外自己去查阅资料吧,看谁解决的问题多!于是,他们一下子钻进了书堆,阅读了大量有关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方面的书籍,既丰富了知识,又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资料。所以,以“课堂留白”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巧借向师意识,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句话揭示了教师的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意识。教师像块磁铁,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向师”意识,提高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比如,我国历史悠久,遗留下大量优秀的古诗文,然而,对于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学生却很少问津。一堂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读了一篇用很多古诗、古词串成的趣文,孩子们听了,不禁鼓起掌来,还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老师怎么懂这么多古诗文?我趁机拿出几本古诗文诵读方面的书,告诉学生,老师之所以懂得这么多,全靠这几本书。很快,班里掀起了一股阅读古诗文的热潮。

五、创设交流机会,升华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只是一个过程。为了升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还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

这种交流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读书知识竞赛,可以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可以是读书报告会,还可以是读后感交流等等,不拘一格。实践表明,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浓厚了,得到了升华。

总之,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到那时,课外阅读便成了学生的一种乐事、趣事,从而真正让他们在书的海洋中长知识、长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动画片古诗文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推荐一部动画片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