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指上的温度

2009-07-01丁立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晒太阳绿色食品南瓜

丁立梅

坐在母亲的小院里晒太阳,冬天的太阳。

母亲的小院落,还是从前的模样。几十年了,无数个季节花开花落,星月流转,它却坚定地守在这里,等着我回来晒太阳。

母亲把炒好的南瓜子捧出来给我嗑。夏天的时候,母亲的小院里,还有门前屋后,总会开满艳艳的黄花,是南瓜的花。不多久,就看到很有些壮观的场面:大大小小的南瓜,睡在绿的叶间,像胖娃娃。母亲吃不掉那些南瓜,母亲栽种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取里面的籽。把那些籽洗净,晒干,炒熟,就是香味四溢的瓜子儿。母亲知道她的孩子喜欢吃。

母亲的脚步声在院门外响起,胳膊肘里挎着篾篮,蔑篮里是碧绿的青菜,很蓬勃。母亲不知打哪儿学到一句很时髦的话,笑眯眯地对我说,这是绿色食品。父亲跟在后面进来,也说,这是绿色食品,一点农药都没打过的。母亲回头,佯怒道,怎么我跑到哪儿你跟到哪儿,跟猫儿似的?

父亲就对我告状,说母亲老是欺负他。母亲不甘落后,也抢着告状,说父亲欺负她了。我问怎么个欺负法的?两个人就傻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嘟囔着说,反正欺负了。

心突地一紧,想起小时候,受了冷落,总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到母亲面前告状,说姐姐欺负我了。母亲就会抱抱我,亲亲我。母亲的温度,通过手指传给我,我小小的心,很安静很温暖。

阳光绵软如絮。恍惚中,从前的那个小女孩长大了,而我的父母却小了,愿望只剩下那么一点点:只想不被我们遗忘掉。

眼睛触到父亲的白发,母亲的皱纹,突然无话。记起回来时,曾在包里塞进一条烟,是带给父亲的。虽说吸烟有害健康,是我极力反对的,但父亲没别的嗜好,就爱吸两口。我所能做的,也就是顺了他的喜好,让他开心。

父亲得了香烟很得意,跑到母亲跟前炫耀,他晃着那条烟馋母亲,说,丫头带给我的。其神态,像意外得了宝贝的孩子。

母亲不乐意了,跑过来,对我摊开双手说,我也要。我觉得好笑,我说你又不吃烟,要烟做什么?低头到包里翻找,我找出一盒巧克力,是单位同事结婚时发的喜糖,我随手放在包里面了。我把巧克力拿出来给母亲,母亲惊喜非常,把那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托在掌上,看了又看,然后举到父亲跟前,欢天喜地地说,看,丫头还是最宝贝我,送我的东西比送你的好看。

午饭过后,我回城里。半路上,到包里掏纸巾擦手,手触到一个纸盒,掏出来,竟是我给母亲的那盒巧克力。不知何时,母亲又把它悄悄塞回到我的包里面,上面的包装都未曾动过。

原来,母亲所索要的,不过是我手指上的温度。

(选自《周末》)

小说包

回家探望父母,不过是日常的生活琐事,小说采用白描手法,谈淡叙来,情感没有太多的波折,语言描写也都朴实无华。偶尔的一段插叙,也多是回忆童年时温暖的小事,是年少时对父母的依赖和亲近。与往事的对比,突然觉得年迈的父母仿佛成了数年前不懂事的自己,喜欢拌嘴了,甚至还会向女儿要礼物了。然而母亲毕竟是母亲,她数十年如磐石般守着菜园,种植吃不完的南瓜,只是因为她的孩子喜欢瓜子。她如孩童般索要礼物,也不过是为了引起女儿对她的关注。所以那盒女儿不曾当一回事的巧克力,郑重其事地成为了她用来和父亲斗嘴的筹码,不过她舍不得打开,甚至连包装都不曾动过,又原封不动地塞回了女儿的提包里。父母老了,更需要的是女儿“手指上的温度”。数年前,陈红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原因是道出了关心父母的真谛——常回家看看,给他们捶捶背,陪他们聊聊天。

——许晴

猜你喜欢

晒太阳绿色食品南瓜
晒太阳的猫
爱晒太阳的猫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晒太阳的猫
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