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还可以这样输入

2009-07-01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13期
关键词:触摸屏鼠标绘画

霍 光

最早的时候,人与计算机交流只能依靠纸带。从1964年被美国人道格(Doug Engelbart)发明到现在,鼠标成了应用最广泛的输入设备之一。但是,很多应用中,鼠标并不是最方便的工具。因此,人们也发明了大量其他的输入设备,这些设备都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三类产品就是手写板、轨迹球和触摸屏。这三类产品虽然不像鼠标一样新品叠出,但在其专业领域中却各领风骚,具备鼠标无可比拟的地位。

手写板挥洒创意

手写板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当数艺术界。对于以绘画为职业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在画布上挥洒创意的同时,也需要在电脑上描绘自己的灵感。但是,如果你尝试过用鼠标在画板中绘画,你就知道这有多困难。与之相比,手写板在定位和线条的描绘上都有先天的优势。一位专门为杂志绘制插图的插画师告诉记者,在她任教的美术学院中,手写板是统一的教学设备,也是很多学生拥有的创作工具。

不过,手写板的专业性也使其产品更新速度很慢。以Wacom的影拓系列为例,从1998年推出第一代产品以来,仅在2001、2004年各进行了一次更新。今年3月,Wacom推出了其第四代影拓系列数位手写板产品,这离上一代产品发布已经有5年了。究其原因,是手写板的技术更新,尤其是提升压感灵敏度的难度很大。

我们都知道,用笔绘画时,压力的大小会带来线条粗细、色彩浓淡的不同。但是,用手写板时,压力变化很难达到和手写相同的效果。1998年的影拓一代采用了1024级压力感应传感器,因而能让创作人员表现出压力变化带来的画面效果变化。之后,10年内这一技术都未得到提升。今年的影拓四中,Wacom终于再次突破,将压感提升至2048级,并让手写板的起始感应压力达到了0.01牛顿。这让用影拓四画出的画作可以更加细腻。

另外,影拓四还设置了便于用户使用的多个控制按键和触控环,并提供了喷枪笔、描画笔等多种绘画笔和笔尖供用户选择。在影拓四的帮助下,插画师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完成一幅画作。

轨迹球精确定位

如果说对于美术人员来说,手写板是不可或缺的利器的话,轨迹球就是设计人员的得力助手。事实上,轨迹球的出现比鼠标还早10年,最早的轨迹球是在加拿大的海军部门出现的。

与鼠标相比,轨迹球的突出优势就是无需移动,对应用表面和空间的大小没有任何要求。同时,轨迹球可以用任意手指操控。这也给轨迹球的设计带来了很多便利。因此,轨迹球虽然产品不多,但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对设计人员来说,轨迹球的最大好处是其定位的精确度要高过鼠标。你可以尝试一下用鼠标将屏幕上的对象拖动一个像素,你会发现完成这一动作并不容易。但是,在某些轨迹球上,完成一个像素的移动非常容易。这些轨迹球往往具有较大的控制球,这使得在同样的光学引擎下,其移动的精度能够更高。对于CAD设计来说,精度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轨迹球的设计灵活性也给它的普及带来了一定负面作用。因为不同设计的轨迹球可能需要不同的手指进行操作,外形差别也很大,因此用惯了一款轨迹球的用户很难转向另一款轨迹球。因此,轨迹球新品很难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轨迹球产品的推出也很缓慢。罗技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其广受好评的木星系列轨迹球产品,而另一外设巨头微软更是放弃了轨迹球这一产品领域。

触摸屏便利应用

无论是鼠标、手写板和轨迹球,第一次应用的用户都需要学习一下它的用法。唯有一种输入设备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任何人都能随时应用的,这种输入设备就是触摸屏。

触摸屏现在已经不算少见,在ATM机上、街头的信息亭内都能见到。与简明的界面配合,用户完全无需考虑用法,直接就能进入应用状态。

惠普今年在CES上展出了TouchSmart一体式电脑,试图将触摸屏引进千家万户。但是,触摸屏的劣势也很明显——对软件界面有特殊的要求。在传统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触摸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并非触摸屏的问题,但在Windows一统天下的今天,这是触摸应用进入PC领域最大的障碍。

猜你喜欢

触摸屏鼠标绘画
Progress in Neural NLP: Modeling, Learning, and Reasoning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
触摸屏项目移植在自动化系统升级中的应用
超能力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