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轻松作文

2009-06-30刘春红

科教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例文写作文习作

刘春红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学好作文至关重要。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头脑空空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那么如何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爱写作文呢?

关键词积累感受生活运用例文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1 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习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博览群书是吸取知识、丰富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要使学生言之有物,就必须让他们多读多写,不断地从优秀的中外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真正使生活成为写作的内容,使写作成为生活的工具。我们老师不但要多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优秀作品,还要把它落到实处。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提高审美水平,逐步形成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得多了,学生的底蕴就足了。有了丰富的底蕴就能不知不觉地流于笔端,才能下笔如有神。

因此我们要多开展读书活动,体会书中字、词、句、段、篇的妙处,并且时时做好读书笔记,把别人精妙的东西积累下来,并且反复体会、运用。

2 让学生感受生活,有感而发

不走向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只能是一句空话。其间,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起着关键作用。如:在家里,引导学生观察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音容笑貌记在心间,点滴小事记于纸间,写到某一个人时就可选取用上。除了个人,观察集体也不可少:早上,家人的匆忙;晚上,饭桌上的谈话……学校里,同学、老师都是学生的观察对象;一草一木也应多留心;组织的活动更是举不胜举:大队部组织的、班级组织的、各学科组织的、学生自己组织的等等;自己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到的帮助、获得的成功、取得的进步,这些都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物与物之间发生的一切,自然景观,都应成为学生笔下自然流露出的真实。

其实,不是学生没有写作素材,而是他们对经历过的事情不知道梳理,关键在于老师要多多提点。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要求学生习作时,好多学生不知道写哪些事例,一筹莫展。当我们老师举例这个那个时,他们会连连点头称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师不仅应该熟悉学生的生活,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的世界,更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自己的生活,善于回忆所经历的事情,将之书面化,使学生的童年生活成为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真正做到立足生活,言之有物,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信手拈来。

3 巧妙地运用例文

很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了作文书,目的是让同学们在写作方面得到最快的提高。但是,这些书籍往往被搁置一旁,偶尔只是在老师布置作文时作为同学们抄袭的对象。这些同学好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其实,他们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隐患,真是得不偿失。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作文书,每次作文课都要求学生带好作文书,但先不能看,等完成习作之后才可以看书,看看书中作者的写作思路、选材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可以吸取好的东西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自己的文章和好的例文相比哪里有不足,从而得到进步。

4 作文的练习可由段到篇

给学生布置作文,很少限制字数,比如说:写一篇作文,要规定中心突出,字数不少于多少字。因此,学生写作文就无心注意作文本身的优劣,只关注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在这种要求下,学生也只能提心吊胆地写作文,如这般“挤”出来的文章,质量会好吗?要激荡大脑,发散思维,让学生的写作大道越走越宽广。让学生练习扩句、扩段,或是写小作文,比如扩写“一位老爷爷走过来”,要求写出外貌、动作、神态等。这样每个同学写出来的老爷爷都是不一样的,然后全班讨论,怎样写更传神。大家集思广益,以后再写人物就知道从何入手了。再比如写“一条脏水沟”,学生会根据自己所见、所想的,描绘出不同的景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会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考虑,如何表达会让句子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总之,“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是快乐作文的途经,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才有所思、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作文时才有“源头活水”,才能做到有所感而发,有所为而作,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老师在给予技术指导的同时,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提倡真情写作,快乐写作,只有先乐于作文,才可能做到善于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猜你喜欢

例文写作文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