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2009-06-26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职业生涯规划高校

林 莉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出发谈谈在高校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有意识地计划个人全部生活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活、工作、学习、闲暇及各种关系,同时积极采取行动步骤,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施这些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终身过程,而大学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按照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许多学生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因此,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有三个:第一,完善自我认识,保持积极自我概念的技能,保持有效行为的技能,了解发展性变化;第二,进行教育与职业探索,具备参与及投入教育和培训的技能,投入工作和终身学习的技能,定位评估和运用生涯信息的技能,寻找、获得、保持及改变工作所需的技能,了解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对工作本质和结构的影响;第三,学习生涯规划,习得决策制定的技能,了解工作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影响,了解男女性别角色的持续变化,习得生涯转换的技能。

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式有信息提供、自助活动、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生涯团体咨询、个别生涯咨询等。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受众多,影响面大,可以灌输理念,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指导。在当前形势下,在高校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极构建校内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很多高校在大三和大四也开设了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但尚未实现就业工作全程化的目标。从形式上看, 虽然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机构—无论是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职业生涯中心还是其他相关机构,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必备就业指导机构,可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甚至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学生家长,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都有限。在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及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偏少,不成系统。一项针对成都五所普通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69.8%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而有83.3%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不满意或仅仅是一般。这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改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也亟待加强。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需求

1.新的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09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比2001年的115万增长了近五倍,新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就业工作,实现就业指导的创新,包括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手段和工作内容的创新。而工作内容的创新中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努力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改变过去仅仅帮助学生迎接一个工作、一次面试或一条特定的职业道路的做法,而培养他们在未来一生中具有可持续生涯所需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开发和扩展自己的能力,创造机会并建立专业联系,换句话说,要培养他们具备杰出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而有关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课程是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导方式,因此,在高校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2.高校就业指导功能的客观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具有“教育”与“援助”的双重功能,要充分发挥这双重功能,需要通过职业规划课程的形式,使学生在自我与职业的把握方面拥有一定的知识,形成正确的理念、具备一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借助外界的援助,能够较为独立且恰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当前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针对性,大都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一般性的服务工作,而且这些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学生的信息很难得到反馈,作为被动的学生也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这种应急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面临就业时的应对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学校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仅包括求职面试、简历制作、仪表礼仪等外在的技巧培训,还可以拓展到职业修养、价值观等等内在的素质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朝着高校就业指导进一步科学化方向发展的标志。

3.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据调查,目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学习盲目性强、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周围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等。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来解决。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对于大学生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并开设相应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及早消除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误区,有利于使刚入校的新生及早转换角色,做出长远规划,使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今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因此,从学生一进校开始就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规划自己一生可能的职业发展轨迹,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为行业或者企业的骨干人才。

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1.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理念。

在高校建设职业规划课程中,应建立起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面向生活、面向个人、面向素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面向生活,即是从学生的当下生活面向未来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向可能生活;面向个人,即应为学生度身定做,而非统一标准,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刚性与弹性;面向素养,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综合就业竞争力及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幸福和个人发展;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特点与一些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认识职业的一些思想方法,掌握择业和就业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具有能够运用职业选择、决策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实际职业问题以及终身进行自我职业指导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形成和保持对职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和较强的创业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的职业行为习惯,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协助学生完成两个转变,即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协助学生高效率地度过四年大学生活;协助学生明确人生的方向,成功选择合适的职业生涯;协助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方向。

3.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其核心是课程内容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同时,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具体说来,应包括八个模块的内容:有职业生涯基础知识模块、价值辨析模块、职业素质培养模块、探究模块、职业生涯设计模块、创业指导模块、就业指导模块、体验模块。

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内容在大学四个年级应有所侧重,学生在第一年重点学习职业生涯基础知识模块和价值辨析模块的内容,结合本人的职业志向,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倾向、大学入学动机与理由、现所学专业等进行综合性理解,就大学四年的生活与专业学习的目标,以及毕业后的职业目标,进行自我规划。第二年重点学习职业素质培养模块和探究模块的内容,收集本系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情报,针对自身的职业志向与条件进行考虑,争取机会进行实际的社会职业体验,通过一些职业探索活动,进一步提高职业选择能力与适应意识。第三年重点学习职业生涯设计模块和创业指导模块的内容,明确个人职业选择的实际决策过程,继续搜集职业信息,为自己毕业后的职业方向作出决定。第四年重点学习就业指导模块和体验模块的内容,选择决定毕业后最期望的职业目标,了解并认识到达该目标的过程(方法、途径)与手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自我探索活动。

经过四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合理规划自己一生可能的职业发展轨迹,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4.高校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组织教学要考虑的问题。

在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组织教学时,我们要考虑四个重要的问题:教育目标、学习经验、教学组织和评估考核。首先,关于教育目标。无论是作为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我们要了解这门课程应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其次,关于学习经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获取经验的过程,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个是我们制定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第三,关于教学组织。要注重考虑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使之具有连续性和序列性,并有助于学习者把看来似乎孤立的学习经验组合起来。最后,关于评估考核。运用有效的评估程序评价学习效果,如考试、作业或者其他方式,以保证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5.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建设一个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学校需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全面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的基础建设、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或必修课,与学分挂钩,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案例集、制作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必要的教学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研室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坊)。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评聘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有相应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职业指导队伍中来。高校应将聘请校外专家与培养校内职业指导师相结合,对全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高专(兼)职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研室可由校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在二级院系成立教研小组,专题立项研究课题,定期开展活动,如集体备课、个别听课,教学讨论、教学研究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三,探索现代化的授课方法,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要积极创新,构建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网络辅助教学支撑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制作和发布网络课程,布置和评判作业,同步或异步答疑,学习者可自主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第四,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实施的优势资源,包括发展和强化职业指导机构、设置信息化和网络化互动平台、引进科学的职业测评工具。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对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开设学生职业测评室或推出网上免费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辅导,印制、发放就业指导手册,在图书馆开辟独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区等等,让学生有条件根据需求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积极解决在教学过程及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参考文献:

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徐国坚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职业生涯规划高校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