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电视报的问题与定位

2009-06-22邵建海

活力 2009年4期
关键词:节目单专版广播电视

邵建海

广电报在报业中应该说是一份比较特殊的报纸,它不同于党报——不必要像党报那么一味强调党性和宣传作用,也不同于晚报和都市报——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时效性新闻,它以周报的形式出现,以广播、电视为主体,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性报纸。广电报依托于广播、电视,与声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声、屏、报作为三种不同形式的传播手段,又有着各自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这样,其三者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尽量达到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传播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触电”则成了广电报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其定位的核心所在。然而,随着广电报的不断扩版,其内容也渐渐脱离了广播电视,“触电”的定位发生了偏差,出现了定位不准、不清的现象。由此,也就产生了诸多的问题。

问题一,与广播电视无关的新闻过多、过滥。广电报作为周报,其时效性当然不及日报、晚报、都市报,作为与广播电视联系紧密的行业性报纸,其本职工作是其他报纸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如今一些广电报尤其是地市级广电报却刊登大量如同地方晚报类似的新闻,没有一点广播电视的味道,迷失了自己“触电”的定位,真是得不偿失。当然,不是说广电报就不可以刊登新闻,只是要有个标准、有个限度,在不失去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尽量不与晚报“硬碰硬”的情况下,适当地刊登一些社会新闻也是一种增强可读性的表现,但新闻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也不应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问题二,过于强调对生活的服务性,而淡化了对于广播电视的服务性。诸多广电报上类似于“家庭门诊”、“健康门诊”、“购物指南”、“鹊桥仙”、“黄金旅游”等生活类服务性栏目过多,并且制作粗糙、东拼西凑,无关痛痒的豆腐块过多,以至于影响到了版面的美感。当然作为走进家庭的一份报纸,多些生活服务性的栏目也是应该的,只是要有针对性,要服务得当、有效。不要给人一种“一把剪刀、一瓶糨糊,办一份报纸”的感觉。毕竟,广电报服务的对象不单是广电报的受众(读者)更是广播电视的受众(观众),这就不同于其他生活类报纸服务的对象只是该报纸的受众,这一点是要好好区分的。所以,广电报的服务性栏目也要时时刻刻记住其“触电”的首要职责和定位。

问题三,广告过多、过滥。拿起一份广电报,在大量红红绿绿的广告中寻寻觅觅你所要的那张简简单单的节目单的感觉相信大家都体会过吧。广告收入是支撑一家报纸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衡量一家报纸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但广告的数量却不一定与广告收入总是成正比。一家成功的报纸的广告应该是“少而精”,既不会影响到版面的美化,又不会影响到读者的正常阅读,还能有可观的广告收入。遗憾的是,一些广电报却热衷于一些豆腐块试的小广告,由于数量众多,编辑部对其真实性往往疏于核实,所以,一些虚假广告、非法广告难免掺杂其中。总是,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被打了折扣。

问题四,名为广电报,却不见关于广播的内容,真是名不符实。其实,广播的大量受众是被多数媒体忽视并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群体。由于收听广播较之于收看电视要方便得多,所以从农村到城市,从东部到西部,其广播听众的分布也是非常广,人数也非常多。只是开发却显得相对不足。

问题五,节目单过于简单。纵观各家广电报的节目单,多是条条框框式的简单罗列,没有重点也不够详细,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实,广大的广电报的读者就是冲着那张只有广电报才有的节目单去的,如果节目单再做的很简单粗糙,实在是委屈了广大的受众。

一、受众定位

前不久,笔者见到两份调查。一份是某家广电报做的关于受众的。其结果显示,广电报的读者主要是老人、儿童和妇女。据此,多家广电报便把受众群体定位到老人、儿童和妇女身上,所以,常见的广电报上诸如“健康快车”、“夕阳红”、“购物指南”等针对于老人和妇女的栏目比比皆是。这时就更需要一份介绍详实的广电报来为其服务了,从报上轻易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以调整时间收看。经过这么一分析,似乎多数广电报将受众定位于老人、儿童和妇女是有偏差的,至少中青年这一市场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

二、内容定位

(一)强化行业性特征。作为广播电视的行业性报纸,广电报其“触电”的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既以广播电视为依托,那么内容则必须也是围绕广播电视,与广播电视无关的内容尽量少登、不登。千万不要偏离了广电报的办报宗旨和任务。要让读者不看报头只看内容就知道这是一份广电报。

(二)强化影视评论功能。“言论是报纸的灵魂”。一份没有独特言论的报纸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报纸,广电报也不例外。随着电视频道和节目的增多,受众选择的余地也空前的大了,这就更需要广电报要刊登一些关于近期播出、正在播出和即将播出的电视剧、电影等节目的详实介绍和必要的专家评论,来引导受众去有选择的收看。

(三)强化“桥梁”作用。广电报是受众与广播电视之间的桥梁,它沟通着受众和广播电视。一方面,它向受众介绍报道广播电视的节目;一方面,它要反映广大的受众的意见和建议给广播电视,以达到真正的沟通和双向交流。这个作用也是其他报纸无法替代的,因此也就成了广电报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近期正在热播的节目,广大的受众肯定是有着不同的观点、意见,或正面赞扬、或反面批评,只要有观点就应该如实的反映出来,让广播电视也能从中得到反溃专家也可以在此发表看法或评论,以其权威性来引导广大受众去欣赏、收看节目。充分体现受众参与和专家引导的作用,也有助于广播电视的良好发展。

(四)强化节目介绍功能。随着电视频道和节目的不断增多,专业化、细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仅中央电视台就有十二套以上节目,且各具特点、各有侧重。那么,广电报则不妨随之而上,开辟体育专版、电影专版及英语专版等与之相对应的专版,把一周之内要直播或转播的体育赛事和详实介绍及背景资料一起刊登在同一个版面,供广大的体育爱好者阅读、收看。电影专版则可以把一周内即将播出的电影节目表和相关电影的梗概以及评论等统一安排刊登。这样也可以节省部分节目单的拥挤的空间以刊登更多的节目,当然还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来为了其所喜欢的那个版面而买广电报,而且这一部分读者的数量应该说是很可观的。再者,这些专版也要根据各自的内容尽量做出各自的特色。□

(编辑/梁永安)

猜你喜欢

节目单专版广播电视
幽你一默
到底谁先唱
特别专版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