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企业知识经济创新与管理 促进经济增长

2009-06-22殷作明

活力 2009年4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管理

殷作明

[摘 要]知识经济是企业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知识经济的创新能力与相应的管理方式决定了企业发展速度。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管理

一、发展知识经济创新功能的作用

1.知识创新的倍增作用。科技产业投入形式的倍增作用,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的产业基础。知识生产与信息扩散、科技投入的递增,促使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地加快,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用率得到提高,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科技投入的递增,也进一步加快了“资源推动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变型,并通过调整结构的投资推动发展,过渡到“创新推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阶段。

2.知识创新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知识经济对教育和科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由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需要人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不但要求劳动者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而且需要教育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证。科研产业是知识的生产产业。知识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一项新的方明,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1.从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目前已进入了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以往的劳动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管理要求,因此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就是基于这种要求应运而生的。“以人为中心”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导思想,这种管理理念着重探求“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把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

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人的管理承担着企业不同战略发展阶段提供合乎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力,从而体现出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从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需重视以下几点。

(1)感情管理。现代管理建立在“复杂人”假设基础上,感情管理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探究人深层行为动因的一种科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各种鼓励手段,联络感情,满足职工的社会心理需要,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使职工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其次,要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理解是建立在接触和交谈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管理者主动去接近职工,与他们交谈。最后,对每一位职工都要真诚相待,信而不疑。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真诚,只有建立在彼此推心置腹、真诚相待、信而不疑基础上的友谊,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友谊。管理者要真正尊重职工,就必须建立起这种经得起考验的友谊。

(2)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核心是让职工参与管理,这也被称作“全员参与”。因为决策的制定让执行者参与,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少的阻力,而由于决策执行者有着更可靠的一线经验,他们参与决策的制定,保证了决策的可行性: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管理已不再是少数专职管理者的事,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全员参与正在兴起。

(3)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提纲、实现目标,即所谓“自己管理自己”。它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把职工的个人意志与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职工自觉自愿地积极为企业做贡献。

2.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在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企业只有管理好知识、知识资产、健全知识使用的机制,发挥与知识共存的人的作用,才能创造更高价值,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倡导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1)设立知识主管。知识主管必须能够把结构化的外在知识与直觉相结合,从而感知组织文化和行为中的阴性知识,保证将组织的智力资产最终转化为能为组织带来利润的知识产品,这就决定了知识主管既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又是知识管理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2)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共享就是力量”,个人或小团体知识变成公司的知识后,共有的知识只有由这个企业共享并恰当地适用、知识才会在企业中流动起来,创造新的知识才成为可能。

三、从垂直管理走向水平管理

随着知识的网络化,“等级式”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管理更注重人的作用和人际沟通、企业经营实行网络化,组织结构更依赖小组和团队的活动。管理层次大为减少,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正在形成——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高知识、高信息、高服务的要求与产业调整的需要,要求进行组织形式的变更。纵观时代演变,不难看出各时代组织运行依托模式的特征;农业时代组织运行属于自然的依托型;工业时代组织运行属于资本依托型;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运行属于学习依托型,没有知识没有学习的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寸步难行。从结构上看组织模式将由等级式向网络式转化,将由垂直管理向水平管理转化。

四、从硬件管理走向软件管理

传统的企业管理更注重策略、结构和系统的管理,企业的变革也是倾向于制度、规章等方面。没有牵涉多少人的因素在内,这称为“硬件”管理。而价值、人员、作风、技术则是体现到人身上的可塑因素,它是无形的。却又很有力量;它是变化的,却在一代员工心中扎根很深。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更趋向于这些“软件管理”。将企业信念树立于员工的生活哲学中,用激励手段内化企业价值观,使员工与企业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要善用人才,公司在选拨人才时,没有黄金准则,不能以何种原则去用人。适时升降有助于维持组织的代谢机制。培训也将构成职员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对技能要时刻保持快速创新。对于企业而言,不断创新,保持相对的独特性是其发展的必然。当代市场已转入买方市场,在总体相对需求饱和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在产品的品种、结构、功能及外观上提供更新的创意,走内涵化管理之路,“软”管理成为必然。□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创新管理
知识经济背景下优化企业法务体系问题及改进对策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创新网络活动对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动态影响研究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