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当前劳务经济工作之我见

2009-06-22张桂凤丁巨峰

活力 2009年4期
关键词:服务站劳务用工

张桂凤 丁巨峰

劳务经济工作是当前新形势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分析劳动力转移工作新情况、新形势,进一步认清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前提。下面,结合讷河市劳动力转移情况,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劳务经济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几年来,讷河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摆上日程,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培训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农民转移就业的积极性高涨,劳务市场不断扩大,有技能的农民工供不应求,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一再提高。截至2008年年末,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4.5万人,劳务收入101 500万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 800元,培训农民工8 565人,其中技能培训2 565人,引导性培训6 000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对接网络化、运作市场化,转移就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是制定了相关政策。出台了《讷河市农村劳务转移三年规划》,明确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讷河市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步入正规化发展的轨道,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是建立了上下次贯通的工作推进体系。我市成立了劳务经济管理局,乡镇设立了劳动力转移服务站,村级配备了信息员。形成了责任明确,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推进体系,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认定了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培训主体多元化。认定了以市职教中心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农民工培训机构9家。年培训能力6 500人,转移就业能力6 500人,培训专业(工种)10个。保证及时为用工单位提供高标准的技能型农民工。

四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劳务对接大会。利用劳务对接大会搭建与用工单位沟通合作的平台,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培训机构主动走出去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订单培训关系,实现培训和就业相结合。

二、强化重点,夯实基地,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水平

一些农民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保守,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束缚严重,一些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依然阻碍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如何顺应新形势,应对新变化,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以创新完善。

一是切实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就业的前提就是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也是实现农民稳定转移和提高收入的前提。首先搞好培训资源调查摸底。主要摸清劳动力资源底数。对劳动力需求、技能状况、转移意愿等进行规类整理,使农村劳动力需求状况一目了然。其次是运用市场机制,让农民工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让培训机构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招投标,让农民真正学到技术,重点是要注重培训质量,做到不培训不转移就业、培训不合格不转移就业。

二是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工作。基础建设工作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保证就没有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要强化农村劳动力档案管理。符合劳动力年龄的要建档,超龄的劳动力要退出,做到及时建档,及时修改。实行动态连贯式管理。其次是加强基地和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务对接,做好回访基地,巩固老关系,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服务站和基地,把服务站和基地建成外出务工人员的“娘家”。用工信息能快速传递到农民手中,使想外出务工的农民找到合适的工作,关键在于信息及时传递,要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宣传能力的同志,确保用工信息的时效性。

三、强化领导,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机遇,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战略升级。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对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上有顾虑的实际,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引导。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启发感化,使农民清楚地感受到外出务工对家庭生活的根本改变。既要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转移效益的典型,还要帮助打算外出务工与在家种地的经济效益帐,启发他们外出务工,激发外出务工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要致富出劳务,要发展搞劳转”的氛围。

(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工作落实到实处。要把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落实,作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要加强深入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调研,向实践要答案,通过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加强学习和总结。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服务意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变化。三要狠抓落实。要细化目标,强化任务,加强督办,完善激励措施,促进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它将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始终。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服务站劳务用工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浅析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管理思路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2016年劳务用工形势分析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