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中绿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09-06-21张业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优势问题

张业忠

摘要分析了琼中绿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绿橙产业;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对策;海南琼中

中图分类号S6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354-02

琼中县位于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区,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年均气温22.8℃,年均日照1743.1h,年均降雨量2438mm。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条件,使琼中发展绿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琼中绿橙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琼中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笔者就琼中绿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琼中县琼中绿橙产业发展和经销现状

1.1发展现状

琼中绿橙为红江橙的改良品种。琼中县于1988年开始从广东引进种植,经过10多年的精心培育,目前已形成了具有琼中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全县有3000多农户和20多家公司开发种植琼中绿橙,创办琼中绿橙基地150个,琼中绿橙已成为琼中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2004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已达5.3万公顷,产量2.1万吨,总产值42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1%。其中,绿橙种植面积1.9万公顷。挂果面积0.3万公顷,产量1.2万吨,产值3200万元,占水果产值的71.3%。2008年全县绿橙种植面积达4.2万公顷(占海南省柑桔面积6.0万公顷的70%),挂果面积1.2万公顷,产量2.9万吨,产值9000万元(见图1)。

1.2经销现状

琼中绿橙的销售除果农自主销售外,主要以个体户收购销售为主。近几年虽组建了少数几家绿橙营销企业,但各自为阵,未形成联合体,组织化程度不高,营销网络不完善,绿橙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滞届,制约了果品的外销。

2琼中县发展琼中绿橙产业的优势

2.1资源优势

琼中县地处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位于健康岛海南的中部,年均气温22.8℃,最高温度33.0℃,最低温度12.8℃。日夜温差大于10.0℃,年均日照1743.1h,年均降雨量2438.0mm,土地肥沃,光、温、水条件优越,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理想之地,为绿橙适宜种植区域。

2.2区位优势

琼中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交通四通八达,土壤肥沃,空气、水源、土壤没有任何污染。为培育无公害琼中绿橙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在同类产品中。琼中绿橙具有结实早、丰产快(嫁接苗定植后2年即可投产)、成熟期早(比广东、广西等地早20~30d成熟)等特点。2年半后平均株产可达15kg,最高株产可达50tg。随后产量逐年增加。琼中绿橙最早在10月上旬上市,11月中下旬品质最佳,可挂树至12月底。

2.3品质优势

琼中县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的琼中绿橙有皮薄多汁、果实饱满、皮绿肉红、甜酸适度、清甜爽口、化渣率高等特点,它果实大,单果重150~170g,品质独待,可溶性固形物≥9.5%,固酸比≥15.0,可食率≥73.0%,卫生指标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证书。

2.4品牌优势

近年来,通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成功举办琼中绿橙推介会、促销会,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2004年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上赠送琼中绿橙,申报海南省名牌产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产品。以及申请琼中绿橙证明商标等一系列活动,琼中绿橙的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市场行情看好。

3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组织化程度较低

虽然琼中县水果生产面积较大,但总体上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多为分散的农户或家庭式农场。大部分果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等问题也较为突出,随着水果投产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普通水果销售价格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生产管理的投入。

3.2标准化水平不高

近年来,琼中绿橙的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有所提高。大部分企业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已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受整体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标准化生产水平依然不高,大多数农村尚未实施标准化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植物激素、保鲜药物等生产投入品在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3技术力量较薄弱

一线技术人员过少,未能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偏低。现有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够完全解决琼中绿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柑桔保花、保果、裂果、落果。此外,溃疡病、疮痂病、流胶病和酸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不成熟。

3.4果农观念待更新

部分果农还存在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缺乏市场意识、规模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调整意识。传统种植观念亟待更新。

3.5果品加工较缺乏

由于没有水果加工企业,一方面。低级果品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低级果品的廉价上市销售,阻碍了优质优价策略的实施,导致优质果销量低。从而影响整体效益的提高。

3.6种苗管理不完善

种苗经营渠道多,部分种苗未经检疫直接从省外调进,品种混杂,以次充好,影响绿橙品种。

3.7产后环节欠完善

目前,琼中县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水果批发市场和专业的水果贮藏保鲜库,产品大都是未经分级、清洗、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直接上市。附加值低,销售市场狭窄。

4发展思路与对策

4.1发展思路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快琼中绿橙产业发展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科技为依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普及科学技术,加强栽培管理,搞好采后商品化处理。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琼中绿橙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做大做强琼中绿橙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达到富民强县的目的。

4.2发展对策

4.2.1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琼中绿橙开发种植,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鼓励农民、个人及企业对原有的经济效益差、没有发展前景的果园基地或人工林淘汰后优先种植琼中绿橙,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最大限度发展琼中绿橙。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公司、个体老板到琼中开发种植琼中绿橙,达到扩大种植规模的目的。

4.2.2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推动水果产业化开发。一家一

户的分散经营已不能抵御大市场带来的风险,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水果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要对果树生产需要和品种结构调整予以更多的优惠倾斜政策。吸引集体、个体业主、下岗人员种植琼中绿橙,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快建设水果业的信息预警系统,用信息化推动水果业的发展。

4.2.3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帮助果农解决在生产、销售流通等领域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生产者的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果农的科技素质,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高品质化栽培和设施栽培等先进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通过增加投入。加强果园各种基本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优势水果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进行产区中低产果园的改造,提高这些果园的规模和技术投入,最终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4.2.4加快建设水果加工厂及配套冷藏保鲜系统。琼中绿橙栽培面积已具一定规模,投产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不断上升。因此,工作的重点应从数量型扩张转移到质量型提升上来,加大采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的力度,提高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由单一种植向产前、产后及深加工方向转变,增加产品多样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4.2.5扩大和完善绿橙销售网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水果的销售工作,组建琼中绿橙产销总公司,由公司具体操作,在北京、海口2个绿橙经销点基础上,增设上海、南京、广州及深圳等经销点,逐步建立起贯通全省乃至全国的销售网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行业自律,维护种植者利益,促进琼中绿橙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4.2.6建立健全苗木繁育体系。尽快建立良种苗圃和永久性良种繁育基地,配套柑桔苗木脱毒处理设备。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各级苗木管理,严格执行果树苗木生产许可证、苗木质量合格证和苗木植物检疫证的“三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苗木繁育体系。

4.2.7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农业科技需求为动力,充分发挥科研部门在琼中绿橙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提高果实品质,继续加强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柑桔主产区的技术交流,组建三级技术推广体系。

4.2.8走标准化、精品化发展之路。严格按照琼中绿橙地方生产标准以及国家、省制定的水果无公害保护管理规定、农产品卫生生产安全质量标准要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对绿橙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种子种苗、农药化肥使用、栽培技术规程和产品加工、包装、储运、保鲜等一系列程序采用标准化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优势问题
画与话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