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防制

2009-06-21许成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

许成业

摘要总结了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痛理变化、实验室检查以及与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布鲁氏菌病、猪表原体病的类证鉴别。并提出了防制措施。

关键词猪繁殖障碍性痰病;诊断;鉴别;防制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319-01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猪细小病毒对热、消毒药和酸碱的抵抗力均很强,能凝集豚鼠、鸡、大鼠和小鼠等动物的红细胞。

1流行病学

猪是惟一已知的易感动物,病猪和带病毒猪是该病的传染源。急性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较多的病毒,子宫内感染的胎儿至少到出生后9周仍带毒、排毒。一般经口、鼻和交配感染,出生前经胎盘感染。由于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被污染的猪舍内生存数月,容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鼠类感染后,其粪便带有病毒,可能也是该病的传染源和媒介。发生该病的猪群,1岁以上大猪的阳性率可高达80%~100%,传播相当广泛,许多种猪场常有该病存在。该病发生无季节。

2临床症状

仔猪和母猪的急性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在其体内很多组织器官(尤其是淋巴组织)中均有病毒存在。怀孕母猪被感染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母源性繁殖障碍,如多次发情而不受孕,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或只产出少数仔猪;在怀孕早期感染时,则因胚胎死亡而被吸收。使母猪不孕或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怀孕中期感染时,则出现胎儿死亡后,逐渐木乃伊化,产出木乃伊化程度不同的胎儿和虚弱的活胎儿,在1窝仔猪中有木乃伊胎儿存在时,可使怀孕期或胎儿娩出间隔时间延长,这样就易造成感观正常的同窝仔猪的死产;怀孕后期(70d后)感染时,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并且外观正常,但可长期带毒、排毒,若将这些猪作为繁殖用种猪,则可使本病在猪群中长期扎根,难以清除。该病多见于初产母猪,母猪首次受感染后获得坚强的免疫力,甚至可持续终生。细小病毒感染对公猪的性欲和授精率没有明显影响。

3病理变化

怀孕母猪感染后本身没有病变。胚胎的病变是死后液体被吸收,组织软化。受感染而死亡的胎儿可出现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木乃伊化)等病变。组织学检查发现,死亡胎儿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以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周围套为特征的脑膜炎变化。

4诊断

根据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木乃伊胎,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而母猪本身没有明显的症状,结合流行情况,考虑该病的可能性。若要确诊。则需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

5实验室检查

对于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儿的检验,可根据胎儿的不同胎龄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70日龄以下的感染胎儿。可采取长小于16cm的木乃伊胎或木乃伊的肺脏送检。方法是将组织磨碎、离心后,取其上清液与豚鼠的红细胞进行血球凝集反应。此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检出率较高的诊断方法。此外。也可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猪细小病毒抗原。感染猪群中,超过1岁的猪几乎均有自动免疫力,其血凝抑制滴度在1:256以上,并可持续多年。而由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的仔猪平均在21周龄时抗体滴度即消失。至于怀孕70日龄以后子宫内感染的胎儿,其抗体滴度在生后10~12周龄时仍保持在1:256的较高水平。因此。当抽检1岁以上猪或10~12周龄仔猪的抗体滴度肘,便可获得可靠的诊断依据。

6类证鉴别

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衣原体病和猪布鲁氏菌病也可引起流产和产死胎,应注意鉴别。

6.1猪伪狂犬病

该病除引起怀孕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外,仔猪也发病,呈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下痢及特征性神经症状,而猪细小病毒只侵害妊娠母猪,其他猪则为隐性感染。

6.2猪乙型脑炎

该病仅发生于蚊虫活动季节。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睾丸肿胀。其他小猪有的呈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四肢轻度麻痹等神经症状,这与猪细小病毒有明显区别。

6.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该病感染猪群早期有类似流感的症状。除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产外,患病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1周内新仔猪死亡率高,主要病变为细胞性间质性炎。公猪和肥育猪都表现出发热、厌食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几例猪细小病毒仅见母猪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其他猪均为隐性感染。

6.4猪布鲁氏菌病

该病一般发生于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睾丸炎。采取血清做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

6.5猪衣原体病

该病常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及早产,这是与猪细小病毒相似之处,但猪场发生猪衣原体病时,常见小猪发生慢性肺炎、角膜炎及多发性关节炎,公猪发生睾丸炎及附皋炎。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在细胞内可见到衣原体的包涵体。

7防制措施

因为目前对该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重点在于预防。

(1)为了防止该病进入猪场,应从无病猪场引进种猪。从该病阳性猪场引进种猪时,应隔离观察14d,进行2次血凝抑制试验,当血凝抑制滴度在1:256以下或呈阴性时,才可以混群。

(2)在该病流行地区,将母猪配种时间推迟到9月龄后。因为此时大多数母猪已建立起主动免疫,若早于9月龄时配种,需进行血凝抑制检查,只有具有高滴度的抗体时才能进行配种。

(3)自然接种或人工接种,使初产母猪在配种前获得主动免疫。

(4)免疫接种,注射疫苗可使母猪在怀孕前获得主动免疫,从而保护母猪不受细小病毒感染。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妊娠母猪受到初次感染时,因此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初产母猪。经产母猪和公猪,如果血清学检查为阴性,也应进行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应在怀孕前2个月进行,以便在怀孕的整个敏感期产生免疫力。

(5)猪场发病后,凡经确诊的猪群,其幸存的仔猪,不能留作种用。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
胎母输血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粉色蛋白石与相似宝玉石品种的鉴别
利用溶解性表,提高学生在酸、碱、盐等物质鉴别中的能力
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