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喘气病的防治

2009-06-21刘发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预防治疗

张 军 刘发全

摘要总结了猪喘气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喘气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307-02

随着我国畜牧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养猪生产正向集约化发展,集约化的规模养殖,在封闭的环境中,由于饲养密度的增加,各地区畜禽经常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中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猪喘气病。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喘气。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对称性实变。以及肺门淋巴结增生。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发病猪的生长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在一般情况下该病死亡率不高,但在流行的初期以及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时,会引起继发性感染,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病学

该病发病无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全年均可以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和冷热多变的季节发病较多。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传染在哺乳期就开始,由大猪传给小猪,小猪在6周龄或更大时才出现临床发病。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妊娠后期母猪常急性发作,死亡率高。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多数急性经过,症状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老疫区多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单独感染时死亡率不高,但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易继发巴氏杆菌、肺炎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沙门氏杆菌及各种化脓性细菌、猪鼻支原体及粒状衣原体等,从而引起病势加剧和死亡率升高。猪群一日传入后,如不采取严密措施,则很难彻底扑灭。

2临床症状

患病猪体温无大变化,咳嗽次数逐渐增多,随病情发展而发生呼吸困难,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急促而有力,严重的张口喘气,有喘鸣音,此时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身体日渐消瘦,皮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病程可持续2~3个月以上。常由于抵抗力降低而并发猪肺炎。这是促使喘气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少数病猪发病初期体温稍有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左右,常因衰竭和窒息而死亡,死亡率较高。该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急性型以怀孕猪及小猪多见,病猪呼吸次数剧增,60~120次/min以上,严重时张口呼吸,口、鼻流沫,呼吸声如拉风箱,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也有阵发性咳嗽,病死率较高,1个猪群急性流行型常可持续3个月左右,然后转为慢性。慢性型常表现为咳嗽,清晨赶猪、喂食和剧烈运动后咳嗽最明显,病猪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咳嗽用力。严重时呈痉咳、腹式呼吸、减食。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隐性型猪气喘病在老疫区的病猪中有相当大的比例。

3病理变化

猪喘气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两肺的尖叶和心叶呈对称性、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部下缘。出现淡红色或浅紫色呈“虾肉样”病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灰白色,切面流出微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黏性液体,有时边缘轻度充血,气管、细支气管中通常带有泡沫性渗出物。随着病情发展,上述肺叶部分呈现不同程度的突变,突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很清楚,其他内脏一般无明显变化。在诊断该病时应注意继发其他猪病,如猪流感、猪肺疫和猪肺比虫病等引起的混合感染。

4预防

一是坚持自繁自养。这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二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加强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干燥通风,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控制该病有重要的作用。三是若从外地购猪,特别是种猪。应严格隔离观察至少40~45d。确认为健康猪方可混群饲养。四是加强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冬春加强防寒保暖,夏秋做好防暑降温,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五是猪支原体弱毒苗免疫接种,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在注射前将临床症状严重的猪予以淘汰。种猪和后备猪每年8~10月免疫1次。每头猪免疫剂量为5.0mL。在右侧胸腔注射(注射部位在倒数第2肋间)。仔猪可在5日龄内进行早期免疫,免疫剂量为2.5mL,右侧胸腔注射,使仔猪较早产生免疫力,减少育成及育肥阶段的感染机会。而且仔猪注射疫苗方便易行可以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5治疗

以改善饲养管理、加强护理和卫生工作为主。并配合以下几种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一是取盐酸土霉素按1kg体重日用量30~40mg(第1次用量加倍),VB6大猪每天50~70mg,小猪20~30mg,混合1次内服;同时肌注5%氯化镁液和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mL,1~2次/d,连续5~7d治愈率为70%。二是土霉素碱油剂按1kg体重40mg,即土霉素碱25g,加入花生油100mL、鸡蛋白5mL,均匀混合,在颈、背两侧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注射,小猪2mL、中猪5mL、大猪8mL。每隔3d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重病猪可进行2~3个疗程,并用氨茶碱0.5~1.0g肌内注射,有较好疗效。三是泰乐松注射液按1kg体重用0.4mL,肌肉注射,2次/d,治愈率达95%。四是三安喘神按1kg体重用0.10~0.15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有效率达95%。五是杏仁油500mL,用火熬至无味时待凉,加入研细的土霉素碱70g,搅匀后装瓶备用。按5kg体重1.0~1.2mL深部肌注,连用2~4次。若配用VB效果更佳。六是卡那霉素,按1k体重2万单位,加等量的林可霉素,另加地塞米松2~8mg,混合后使用,1次/d。连用4d为1个疗程。治愈率达98%,愈后复发率为1%。

猜你喜欢

预防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