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两省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9-06-21张春生张灿权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绿色农业江西省发展对策

张春生 张灿权

摘要绿色农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江西省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发挥该省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的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数量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态江西的建设。在分析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农业;现状;发展对策;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63-02

绿色农业的概念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总结15年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几十年来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理事会主办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绿色农业的内涵主要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21世纪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是本世纪消费的主流,人类将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安全性,而且是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的绿色产品,实现人与环境共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因此,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在江西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07年底,江西绿色食品企业达到382家,全省绿色食品产品数达916个,比2006年增长了28.8%;有机食品数达415个,比2006年增长了29.3%;环境监测面积达257.3万公顷,比2006年增长12.5%;实现销售收入131.7亿元,比2006年增长21.9%。出口创汇达1.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6.8%。

绿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发展模式,得到了江西省各县市的高度重视。在省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各县(市)积极参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组织的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江西绿色农业正在全省推广以发展绿色食品为目标的产业。2007年,江西有23个县的25个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全国基地总数的16.6%。列全国第2位,基地面积达34.2万公顷,带动农户100多万户。有24个县(场)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已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2006年6月。江西省绿色农业区划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绿色农业区划,全面检测全省各地绿色农业的环境状况,分层次确立绿色农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并根据发展目标、环境状况、自然资源分布等进行科学布局。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江西农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避免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对全面提升江西农业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后劲具有战略意义。

同时,江西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如“猪—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稻田养鸭”等模式。但总体来说,江西绿色农业仍然存在普及面不广,影响带动力不强、受益消费者少等一系列问题。

2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2.1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做好绿色农业区划,发展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分期分批进行。发展绿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对全省绿色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检测极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绿色农业的生产区划,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所处地段大气污染严重的耕地进行改良,最后使绿色食品生产的耕地资源得到扩大。为此,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抓紧落实绿色农业区划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制定规划时,应注意将绿色农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绿色农业“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提出江西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总体思路、途径、目标和模式、重点支持领域与保障措施。

2.2加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科研力度。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绿色农业发展是以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为指导原则、以生产安全无污染的优质营养绿色农产品为目标的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综合,其关键在于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如:作物轮作,堆肥制作和施用,病虫草害的物理、机械和生物防治,动物饲料生产和有机饲料,绿色生产系统物质循环的调控等)。发展绿色农业技术除了绿色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还必须大力推广与应用绿色农业技术。由于绿色食品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虽然经历10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全省上下仍未形成全程生产、销售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缺乏一支绿色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因此,必须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环境保护型、绿色能源型、资源节约型、物质循环型等技术在绿色农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3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产的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完善保障体系

绿色农业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战略重组,技术创新,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与支撑体系。首先,要建立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使之做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可遵循。结合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有效联结起来,整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水平;其次,必须建立绿色食品安全科技进步体系,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绿色农业的生产要进行跟踪服务,定点帮扶,提供技术支撑;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和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完善绿色食品质量的检验、检测制度。建立生产基地环境状况及产品质量状况数据库,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定期报告质量评价结果,为全省绿色食品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三,要完善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绿色农业生产实行全程质量监控。

2.4制订保护、扶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绿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建设前期,如区域性的生态整治工程、农产品转化增殖的加工工程、资源的循环再生配套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等都需要一定的启动性投入作为“催化剂”。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鼓励和推动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对绿色农业的基地建设、加工体系建设和市场建设的投入。并建立绿色农业发展的投入长效机制。要用足、用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食品重点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科技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要开辟绿色农业的贷、营销绿色通道,同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绿色农业,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鼓励和扶持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并已形成规模效益的绿色农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从而加速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2.5积极培育绿色市场,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依托绿色食品及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形成贯通城乡、辐射省内外的市场网络。要加大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全省的绿色农业,树立全省绿色农业的整体形象。实施绿色食品名牌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创立名牌绿色农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增加市场占有率。根据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将全省大部分县绿色农产品组成统一的营销机构,采取联购联销、代购代销、连锁经营等形式。把全省绿色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加大政府的经济和政策投入力度,引导市场力量发挥对绿色农业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发展绿色农业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绿色农业江西省发展对策
于晓明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喻木华陶瓷艺术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