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利用的新途径

2009-06-21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徐 凤

摘要阐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针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的实际,提出秸秆堆腐的方法,并介绍了秸秆堆庸的优点和操作程序。

关键词秸秆焚烧;秸秆堆腐;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S1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18-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燃料大部分已被煤炭和石油液化气所取代;而秸秆回收企业由于规模小、利润低,多已停办。加之近些年机收面积扩大,外出务工农民增多,抢种抢收时间紧,使得秸秆焚烧现象逐年加剧,为此,探讨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有重要意义。

1秸秆焚烧的危害

1.1造成生物资源浪费

农作物秸秆还田不仅可以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节约农业成本投入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而随意焚烧秸秆却造成生物资源的流失,增加农业面源污染。

1.2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焚烧秸秆烧死土壤中很多有益微生物,阻断了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腐熟转化,土壤结构的构建过程受到很大的影响,使与土肥相融的活土变为死土;此外秸秆焚烧的同时也烧毁了土壤中残存的有机物,从而打破了土壤内部固有的平衡。

1.3污染空气。影响交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当空气对流缓慢时,这些烟雾聚集在对流层,使太阳的辐射强度减弱,空气能见度降低,很容易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输。烟雾的成分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浮灰为主,这些气体和杂质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尤其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年老体弱者影响更大。同时焚烧秸秆还可能留下火灾隐患,进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2焚烧秸秆原因及禁焚对策

焚烧秸秆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应对而又比较棘手的问题,尽管政府每年都下发“禁烧秸秆”的文件,且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阻止事态的扩大。有关部门也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过处理,但仍屡禁不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对野外焚烧秸秆害处的认识不足,一烧了之的无所谓心态和举动普遍存在;二是缺乏有效和持久的监督、惩处机制;三是对秸秆利用研究少。

禁焚秸秆首先必须加强宣传,使农民清楚认识到野外焚烧秸秆的害处及焚烧秸秆后要承担的相应责任;其次各级政府应改变以往一味只强调禁焚的工作思路,变堵为输,积极探索科学综合利用秸秆的有效途径,还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目前秸秆科学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将秸秆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利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发电等生产新型燃料。此项措施出发点较好,但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主要是由于沼气建设在淮阴区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有限,沼气池的建设投入成本也较大。农户不太接收。此外由于发电厂距离较远,秸秆发电中的秸秆收购问题有待解决。二是作为饲料,实施过腹还田,包括秸秆机械压块、机械打捆,推广氨化饲料和青贮处理喂养牲畜。三是作为基料。生产各种食用菌。四是作为工业原料,包括秸秆用于造纸、制造酒精、建材和一次性食品包装盒等。其中后3种途径在淮阳地区推广也有困难,因当地畜禽养殖、食用菌的种植多以散户为主,规模较小;而利用秸秆作工业原料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几种途径得不到大面积推广。2009年淮阴地区农业部门经过数次论证和实验对比,找到了适合当地秸秆科学利用的新途径,即秸秆堆腐还田作为农家肥料,虽不新颖但很实用,还田可以补充土壤养分、维持养分的盈亏平衡。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适合淮阴地区秸秆科学利用的新途径。

3秸秆堆腐的优点

3.1生态效益

3.1.1方法简便。可以就地堆制,不需加土,不需翻堆,一次成肥。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省工、省力、高效的优势。

3.1.2腐熟快速。一般堆制3d后,堆温即可达到50~70℃。通常情况下,鲜秸秆20d、干秸秆30d左右即可腐熟。比普通方法减少50%的时间。

3.1.3秸秆腐熟肥分高。堆肥有机质60%(常规堆肥<15%),且含8.5%~10.0%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易被植物吸收。

3.1.4灭杀病虫。堆肥过程中的堆温较高,能杀灭秸秆中的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减轻病虫草害及污染。速腐剂中含有多种高效有益微生物,能在堆制过程中和施人土壤后大量繁殖,以抑制杀灭土壤中的致病真菌,减轻作物病害。

3.2经济效益

以投入5250kg/hm2秸秆进行堆腐,还田1875kg/hm2秸秆腐熟肥(可作基肥、追肥)计算。投入成本:菌剂300元/hm2(当地政府免费提供给农户),塑料膜225元/hm2,辅料300元/hm2,合计825元/hm2

1hm2生产的秸秆腐熟肥价值:有机质150.00kg,约270.0元;尿素154.50kg,约309.0元;普钙97.50kg,约58.5元;钾肥206.25kg,约787.5元。合计1425元,净肥料效应600元。

4秸秆堆腐标准化操作程序

4.1配制母液

以1hm2地秸秆量(5250kg左右)为依据,配制秸秆腐熟肥需“母液”300L。将15kg普钙、75kg尿素、15包制剂3种原料在300L水中搅动溶解(会有部分不溶解的杂质,但不影响效果)。

4.2平整堆腐槽

平整1块面积为3m2(2.0m×1.5m)的堆腐槽(挖深约10cm),四周起垄呈槽型,铺上塑料布,塑料布比槽体长约20~30cm,草堆体积约为6m3(2.0m×1.5m×2.0m)。

4.3堆制过程

加第1层秸秆,将秸秆平铺在塑料膜上,高约0.5m左右。在第1层秸秆上加溶液,将配好的“母液”约1L倒入男一桶20L水中,搅匀配制成溶液,然后均匀泼洒在铺好的秸秆上,并连续将3桶(3×20L)溶液均匀泼洒到第1层秸秆上。加第2层秸秆并加溶液,加秸秆至1m,采用与第1屡同样的方法,连续将4桶(4×20L)溶液均匀泼洒到第2层秸秆上。加第3层秸秆并加溶液,加第3层秸秆至肩部,约1.5m高,也采用与第1层同样的方法,连续将6桶(6×20L)溶液均匀泼洒到第3层秸秆上。加第4层秸秆并加溶液,继续加秸秆。至约2.0m高,也采用与第1层同样的方法,连续将7桶(7×20L)溶液均匀泼洒到第4层秸秆上。覆盖密封,完成上述步骤后,用塑料膜铺盖草垛,与底部塑料布连接无缝隙,并用槽底土压实,保证草垛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