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园林绿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2009-06-21刘有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刘有良

摘要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长沙市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现状分析,总结了长沙市园林绿地存在绿地面积不足、景观功能单一、防灾避险功能缺失、养护管理落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长沙市园林绿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地建设;现状:对策:湖南长沙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94-0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绿化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园林绿地能够增进居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美化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同时,还有助于防灾避难。目前,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没有根据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忽视了生态及生物学原理,未能营造出发挥最佳综合效益的绿色空间,现通过对长沙市园林绿地的现状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1长沙市园林绿地现状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其地域范围为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长沙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以岳麓山为屏,湘江为带,水陆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湖泊星布,冈峦交替,形成“山—水—洲—城”的景观格局。

根据绿地现状调查情况,长沙市内5区(岳麓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芙蓉区)现状绿地总面积为1831.50hm2,其中公园绿地所占比例最大,为1472.51hm2,占现状绿地总面积的80.40%;生产绿地面积为76.77hm2,占绿地总面积的4.19%;防护绿地面积为223.31hm2,占绿地总面积的12.20%(见表1~2)。

目前全市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范围占建成区的面积仅达80%,但大型市级公园绿地辐射范围较大,社区公园绿地服务覆盖范围相对不足,存在许多社区公园绿地覆盖空白区。生产防护绿地现状也不尽如人意,当前城市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护绿化带的道路极少,新建道路沿线控制较好,绿地建设状况较为一般。集中的生产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山体林地及河道周边。附属绿地主要集中在省委内部公园绿地、新建市级、区级政府附属绿地、新建小区服务绿地等。

从上述现状绿地面积构成情况可以看出,长沙市内5区目前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0.23%,处于国家标准的中等偏下水平(国家规定城市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15%),人均绿地指标约8.73m2,人均公园绿地仅为7.25m2,距离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尚有一定差距。

2长沙市园林绿地存在的问题

2.1绿地面积不足,分布不均匀

公园绿地不能满足目前居民使用需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多,迫切需要改善。随着近2年大规模城市建设,小型公园绿地逐步增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的绿地需求,但公园绿地总体上仍显不足。公园种类单调、规模小、缺乏特色且分布不均匀。公园类型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游人需要。生产绿地分布较零散,缺少大型成规模的苗木生产基地,防护绿地未能很好地实现观赏与生产相结合,不能有效减轻周边环境的污染。

2.2景观功能单一,缺乏特色

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是多层次、多目标的,而目前长沙市园林的设置模式过于简单,道路绿地单一,游憩功能考虑较少,自然城市滨水绿地过分追求游憩却又将自然景观格局破坏。树种单调,生物量低,生物多样性欠丰富。长沙市乡土植物较丰富,但园林绿化应用的树种只有124种,大量应用的树种更少,只占长沙地区木本植物的12.6%。整个园林绿化植物只有192种,只占长沙地区植物资源的10.5%。市区立体多层次绿化面积少,色彩变化欠丰富,树种单一。城市大部分地方多为单层的香樟、广玉兰、法国梧桐、杜英、含笑等,其次为针叶树水杉、池杉、雪松、马尾松、落羽杉等。还有少量的白玉兰、重阳木、栾树、杨树等;灌木多为红橙木、海桐、女贞,地被植物多为小叶栀子、杜鹃、吉祥草、马尼拉草、狗牙根等。

2.3城市防灾避险规划不健全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敞空间,在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发生时,成为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长沙市园林建设中,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防灾避险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的迫切需要。

2.4养护管理落后。法规不健全

目前长沙市城市园林绿地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相对欠缺,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园林绿地的养护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部分园林绿地建设施工企业资质较差,在施工中完全不遵守施工标准,不良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植物群落的形成;过度采取传统的精细化管理养护方式,使植物群落的自然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应尽快加强相关立法以保护城市园林绿地免受破坏,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3发展对策

3.1抓住机遇,加快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随着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落户长株潭,长沙市委、市政府领导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抓住机遇,加快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力度,逐年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入均公共绿地面积。加大公园绿地建设的同时注重发展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的多层次立体模式,解决城市绿地面积偏低的状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大批城市公园绿地满足市民的需要。

3.2以生态学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营造特色景观

在进行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布局,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地。合理而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应该是:能够对城市生态功能建设起构架的作用:作为城市景观的缓冲带,结构合理、高效的景观绿地类型,能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供休息和观望的场所,结合线状公园,增加城市开放空间,满足公众活动的要求;设置允许与鼓励公众休息、学习等加强公众交流的休憩地;具有吸引力的艺术与文化景观:结合无障碍设计,以满足“弱势”群体使用的功能。

3.3合理规划,发挥绿地的防灾功能

城市各类绿地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严格的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把防灾公园等各类绿地列入绿线范围,严格保护。编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自然、城市建设等实际情况,依据城市防灾减灾总体要求,确定受相应的规划建设指标。科学配备应急避险设施。结合城市道路绿地的改造和建设,建设绿色疏散通道。加强防灾公园和绿地应急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使城市绿地应急设施时刻处于完好状态,确保灾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通过城市“绿道”建设联系分散的城市园林绿地可以增加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临时安置场所,最大限度保证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4完善养护管理体制,提高园林绿化质量

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保障机制。在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长沙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各种绿化养护管理指标,调控和引导城市园林绿地科学建设和管理。多渠道融资,加大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投入。重视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绿化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采取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植物生长良好。适度采取粗放管理养护方式,使植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自然更新,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增加,并促进其达到自然相对稳定状态,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