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栎育苗技术

2009-06-21王新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苗圃灌溉苗木

王新洋

摘要介绍了麻栎的播种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建立、施肥、作业方式、种子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等几个方面,以期为广大农民进行麻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麻栎: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58-03

1苗圃地建立

1.1选址

(1)苗圃位置。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十层厚一般不少于50cm、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作圃地。新建苗圃和原有苗圃圃地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要逐步平整,进行土壤改良。农耕地育苗,要选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土地,切忌选用前茬作物对苗木易感染病害或地下害虫严重的土地。

(2)播种地的选择。播种地要安排在土质好、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生产区内。不能选连作的老苗圃地,有条件的可使用人工接种菌根菌。

1.2整地

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清除草根和石块,要求做到深耕细整,地平土碎。秋(冬)翻耕深度在25cm以上,圃地湿润、土壤黏重或冬季有积雪的地区,耕后可不耙,翌年早春耙地。春季翻耕深度在20cm以上,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育苗地前茬是农作物的,应先浅耕灭茬再整地。

1.3土壤处理和改良

育苗前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药剂消毒、烧土等方法进行土壤处理。可结合翻耕撒施75~150kg/hm2硫酸亚铁和75~150kg/hm2呋哺丹。重点预防蛴螬,防止啃食根皮须根和主根根尖。一旦根尖咬断会造成全株死亡,须根取食后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土壤瘠薄的圃地要逐年增施有机肥料,偏沙的混拌泥炭土,偏粘的混沙,偏酸的施石灰、草木灰等,偏碱的混拌生石膏或泥炭土、松林土。根据育苗树种的特性和圃地肥力,实行不同树种苗木的轮作或苗木与绿肥、牧草、农作物轮作,做到用养结合。

2施肥

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的施肥原则。

2.1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为了调节各种养分的适当比例,也口丁以施无机磷、钾肥及少量无机氮肥。用量为磷肥750kg/hm2、复合肥750~1500kg/hm2,结合耕翻,均匀施入深土层中。

2.2种肥

用以磷为主的颗粒肥料和种子均匀混拌在一起,或用微量元素的稀薄溶液浸种。催过芽的种子,不可与种肥混拌,应先将种肥施于播种沟内。

2.3追肥

用速效肥料,以尿素为主,在苗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亦可用水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洒于苗床(垄、畦)上(喷洒后用水冲洗苗株)或浇灌于苗行间。

一般在苗木生长侧根时进行第1次追肥。6~7月苗木速生期进行第2~3次追肥,在苗木封顶前1个月左右,停止追施氮肥,最后1次追肥不得迟于苗木高生长停止前15d。可以采取行间开沟法、床面先撒后锄法进行。南方地区可以结合雨季雨中撒施法,切忌撒施后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以免叶片变色影响生长或整株死亡。追肥应本着次多量少的原则,一般不超过375kg/hm2,速生期可适当增加。

3作业方式

主要为床作和畦作。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区,或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地下水位高的苗圃,采用床作。床面要高出步道20~30cm。沙壤土低些,粘壤土高些。床宽1.0~1.5m,床长20~50m,床间步道30~50cm。气候干旱地区,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苗圃,采用畦作或平作。畦面要低于畦埂15~20cm,宽1.0~1.5m,畦长10~20m,畦埂宽30cm。苗床、苗畦要在播种和移植前做好,达到土粒细碎、表面平整的标准。

4种子准备

4.1种源和母树选择

麻栎10~15年开始结实,南方地区最早5年就开始结实,15~20年后丰产,有大小年现象。采种应选择冠形匀称、枝叶繁茂、树干通直、生长健壮的20~50年实生的优良植株和树种纯正的麻栎林采种,并且注意优选表现稳定的种源作为采种基地。

4.2种子采集

麻栎种子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种子成熟时种壳呈棕褐色或黄褐色,坚果有光泽,并自行脱落。前期和后期脱落的种子质量差,应选择中期脱落的籽粒饱满、果形整齐、颗粒均匀的种子,做到随落随采、分批存放。

4.3选种

采用手选法逐粒检查橡种,剔除有虫孔、形态不正、有损伤和过小的种子,再用清水漂洗1次,淘汰浮在水面上霉烂、瘪小的栎种,捞出晾干。

4.4药物处理

选好的种子应立即用25%乐果乳剂350~500倍液浸泡48h,防止橡实象鼻虫危害种子。

4.5贮藏

4.5.1室内贮藏法。可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凉爽的房屋,把麻栎种子平摊于地面,采取细沙混拌贮藏,并定期洒水和翻种。

4.5.2室外窖藏法。适用于冬季少雨、气候寒冷的北方。在露天选干燥的地方挖地窖,宽、深各1m,窖底铺1层细沙,然后按1层种子(8~10cm厚)1层沙层状贮藏,直至窖口10cm,覆土封盖,并在窖中每隔1m插1柬秫秸把,防止种子发热霉烂。窖子四周挖30cm宽、20cm深的排水沟沥水,以防种子霉烂。

4.5.3水藏法。可以利用流动的溪流,也可以用塑料编织袋装种子,直接放入有一定深度的池塘、水坝,1~2个月后捞出堆放备用。

4.6催芽

播种前10d左右,将选好的麻栎种子浸入清水1~2d,然后将其摊放于凉爽处,经常喷水保湿,待栎种幼芽露白出尖时进行播种。

5播种

5.1种子分类

不同品种、批号、种源的种子,不能混杂处理;不同方法处理的种子不能混播。

5.2播种期

春季要适时早播,当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0℃左右,即可播种。秋(冬)播种要在土壤结冻前播完,土壤不结冻地区在树木落叶后播种,也可以随采随播。

5.3播种量

播种量根据种粒大小、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和经验确定。一般播种量为2625~3750kg/hm2,未经处理的种子为3750~4500kg/hm2

5.4播种方法

麻栎种子较大,一般采用点播或条播。条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播幅和行距,点播要根据留苗密度确定株行距。一般行距为30~50cm,株距3~5cm。用锄头开挖7~10cm宽播种沟,沟深5~7cm,采用撒播或点播方法播种。播后覆土,覆土厚度根据种粒大小、育苗地土质、播种季节和覆土材料确定,一般为种子横径的1~3倍,即3~5cm。土壤黏重的圃地

覆土要薄。土壤水分差的圃地覆土要厚;春季覆土要薄,秋(冬)播覆土要厚。播种后的圃地应覆盖秸秆保湿,有条件的还可用塑料薄膜拱棚或地膜覆盖,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苗齐苗壮。

6苗期管理

6.1撤除覆盖物

有覆盖的育苗地,幼苗出土后,要及时分批撤除有碍苗木生长的覆盖物;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注意遮荫。

6.2灌溉和排水

主要采取喷灌、浇灌、沟灌等方法,将水分均匀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动的土层中。灌溉要掌握适时、适量。出苗期(特别是幼苗出土前)要适当控制灌溉,只要地面处于湿润状态,土壤不板结就不必灌溉;苗木生长初期(特别是保苗阶段)灌溉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苗木速生期则采取多量少次的办法,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除特别干旱外可不灌溉。圃地发现有积水应立即排除,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流,保持圃地排水正常。

6.3除草和松土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时要连根拔除。使用除草剂灭草时苗木易受损害,要先试验后使用,关键是要掌握发芽前和每个生长高峰期,同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除人工、机械除草外,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松土要逐次加深,但要做到不伤苗、不压苗。

6.4间苗和定苗

当年播种苗要及时间苗,拔除生长过密、发育不健全和受伤、感染病虫害的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匀。间苗时间与次数要根据幼苗生长发育状况和培育目的决定,一般进行2~3次,在幼苗出齐1月后进行第1次间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第2~3次间苗和定苗。单位面积上保留的株数比计划产苗量多15%左右。

6.5其他管理措施

控制少生侧枝及多干现象。及时摘芽除蘖。对主根发达、侧根少且并不准备移植的播种苗,可进行截根。时间和深度要根据苗木生长发育情况确定,截根后及时镇压、灌溉。

7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及时除治。

7.1农业防治

出圃的苗木和调进的种子要进行检疫,发现病虫害严重或属于检疫对象的要立即烧毁;搞好苗圃环境卫生,做到圃内无杂草;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生长,增强抗性。

7.2物理防治

对捕杀、诱杀的害虫,可用人工和光、电、热等办法进行防治。

7.3化学防治

食叶害虫主要有栎褐舟蛾、刺蛾、栎芽象、金龟子等,可用25%乐果乳油500倍液进行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等。除播种前撒施呋哺丹外,在危害严重的生长期也可喷洒呋哺丹、杂草诱杀等进行防治。

8苗木调查和出圃

8.1苗木调查

在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前后,按品种、苗木种类、苗龄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产量,为做好苗木生产及供销计划提供依据。通常采用样方和样行法进行,要求有90%的可靠性,产量精度达到90%。

8.2苗木出圃

包括起苗、苗木分级、假植和运输等工序。质量精度达到95%以上。

8.2.1起苗。时间上要与造林季节相配合,在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后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起苗要达到一定深度,要求做到少伤侧根、须根,保持根系比较完整和不折断苗干,不伤顶芽(萌芽力弱的针叶树):根系最低保留长度要视苗木大小以不低于20~40cm为宜。

8.2.2苗木分级。起苗后要立即在蔽荫无风处选苗,剔除废苗,分级统计苗木实际产量。一般产量30.0~37.5万株/hm2,其中合格苗22.5~30.0万株/hm2。在选苗分级过程中,修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及受伤部分。

8.2.3假植。不能及时移植或包装运往造林地的苗木,要立即临时假植,秋季起出供翌春造林和移植的苗木,选地势高、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越冬假植。越冬假植要注意打泥浆、疏摆、深埋(不低于2/3)、培碎土,做到踏实不透风。假植后要经常检查,防止苗木风干、霉烂或遭受鼠、兔危害。

8.2.4运输苗木。根据苗木种类、大小和运输距离,采取相应的包装方法。要求做到保持根部湿润不失水。在包装明显处附注树种、苗龄、等级、数量的标签。苗木包装后,要及时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不得风吹、日晒,防止苗木发热和风干,必要时洒水。

猜你喜欢

苗圃灌溉苗木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Life in 2060
苗木供求信息
对现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苗圃的司机老爸
车顶苗圃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