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育秧工序的水稻1叶龄乳苗抛秧栽培技术

2009-06-21周汉良鲁雪林王凤芝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叶龄水层气温

周汉良 鲁雪林 王凤芝

摘要介绍了省去育秧工序的水稻1叶龄乳苗抛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抛秧期与用种量的确定、浸种催芽与炼苗、整地、除草及抛秧、施肥、灌溉和乌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1叶龄乳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1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029-02

省去育秧工序的水稻1叶龄乳苗抛秧栽培技术属于水稻大芽直播(乳苗抛秧)栽培技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1叶龄乳苗期是指经过浸种催芽与炼苗,第1片完全叶开始露尖到接近定长的一个生长阶段,现将该阶段内乳苗抛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技术特点

1.1优于其他秧龄的乳苗抛秧

1叶龄乳苗抛秧与其他秧龄较小或秧龄较大的大芽(乳苗)抛秧相比具有耐低温能力强、耐水淹能力强、发新根快、叶龄较大或相近、生长期相对提早、成苗率高、分蘖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

1.2优于目前的水稻抛秧

目前的水稻抛秧均采用秧田育秧或工厂化育秧技术。该技术经过浸种催芽与炼苗后直接抛于本田,可省去1道育秧工序,并且在抛秧过程中,也具有省工省力的特点。

1.3优于目前的撒直播技术

目前的撒直播采用的是小芽,一般催芽至根长2~3mm,芽露白为宜,其成苗率一般不到55%。该技术采用1叶龄乳苗,具有高成苗率,一般达85%以上,生育期可提早1个叶龄期,生长期可提早5~8d,还具有增产潜力大等优点。

2栽培技术

2.1抛秧期的确定

利用1叶龄乳苗抛秧可以适当提早抛秧期。当夜间气温基本稳定在10℃以上时,白天最高气温在24℃以上,可进行早期抛秧。与人工插秧栽培相比,抛秧期只要提早13d左右。即5月17日左右抛秧,就可同期抽穗。

2.2用种量的确定

采用1叶龄乳苗早期抛秧,早抛宜稀,晚抛宜密。适期抛秧,成苗率在85%以上,一般用种量在75kg/hm2,若早期抛秧,成苗率较低,为75%左右,可以适当增加用种量,待技术成熟后再降低用种量。

2.3浸种催芽与炼苗

2.3.1浸种。为了防治种传病害,应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说明进行药液浸种。这一过程在气温较低时需要5~6d,气温较高时需要3~4d。

2.3.2催芽。催芽和炼苗一般在室外进行。浸种结束后及时捞出种子,当种子量较小时,可装入尼龙网中,每网袋装入1/2左右的湿种,扎紧袋口,留出1/2左右的空间用于种子发根长芽。当种子量较大时,可在有一定坡度的水泥地面进行,以便能流走多余的淋水。最好在地面上铺1层尼龙网,网的四周用稻草垫起,形成一个10~15cm深的凹槽,槽中放入湿种,厚度以5~10cm为宜,白天从早到晚每隔2~3h用喷壶浇水冲淋1次种子,夜间不用。要特别注意观察,当种子根长5~10mm时,催芽结束。

2.3.3炼苗。当种子根长5~10mg时要及时炼苗。开始翻动种子袋或种子堆,使稻芽见光通风,以抑制胚芽鞘和种子根的伸长,同时要冲淋稻芽,白天上面遮荫,防止稻芽晒干,正常天气再经2~3d,低温天气再经4~6d。稻芽变绿,种子根长不超过20mm,绿芽长5~10mm,第一片完全叶开始露尖,即达到乳苗抛秧的标准。若遇低温天气可再延长2~3d抛秧。应特别注意炼苗,种子堆不宜过厚,堆内温度要控制30℃以下。从浸种到炼苗结束,气温较低时需9~12d,气温较高时需要7~10d。

2.4整地

早期1叶龄乳苗抛秧宜采取水耙地后抛秧和旱耙地后抛秧2种方式。水耙地最好在抛秧前的1~3d内进行,尤其在高温季节,尽量缩短水耙地与抛秧期的间隔时间,早期或适期抛秧也可提前7d左右进行。旱耙地后抛秧,采取在抛秧前1~3d旱旋耕,抛前上水浇地,待水渗干或排干后带泥浆抛秧。2种整地方式均需田面高低差小于2cm和带泥浆抛秧,以利于提高成苗率和抛后管理。

2.5化学除草

为了防止杂草危害,需要进行化学除草,一般根据耙后施药与抛秧间隔天数的长短和杂草群落,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土壤封闭后5d内抛秧的以采用农思它等除草剂为宜,6d以上的可采用丁草胺等除草剂。可采用抛秧前土壤封闭与抛秧后除草相结合的管理措施。

2.6抛秧

水稻乳苗的生长,要求夜间12℃以上,白天24℃以上,否则基本停止生长。当乳苗第1片完全叶开始露尖时为最佳抛秧期,此时绿芽长5~10mm,便于抛得均匀。抛秧后有2种灌溉方式:一是无水层带泥浆抛秧;二是浅水层抛秧。采取何种方式要视天气而定。若此时天气正常,可采取无水层带泥浆抛秧或浅水抛秧,抛秧后要尽早排掉田面水层,特别是洼处也不能存水。若淹水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秧苗素质和成苗率,甚至洼处全部不能立苗成活。抛后以谷壳半陷入泥中的状态为最佳,如果表层发干,需要在第2天早上过水1次。高处上水后,应尽早排掉,以确保高成苗率。若遇低温阴雨天气或干热风天气,则采取浅水抛秧,水层2~3cm,抛后保水2~3昼夜。

2.7施肥

抛秧后乳苗很快长出多条不定根,且垂直向下伸展,此时最好采用全层施底肥,一般施磷酸二铵75kg/hm2、尿素75kg/hm2;2叫1心时,施磷酸二铵60~90kg/hm2、尿素75.0~112.5kg/hm2;4叶1心时,施尿素75.0~112.5kg/hm2;6叶1心时,施尿素75.0~112.5kg/hm2;稀抛可在8叶1心时,施尿素75.0~112.5kg/hm2;叶龄余数2.5~3.3时,施尿素105.0~150.0kg/hm2,上质较好的要适当轻施,反之,适当重施。

2.8灌溉

2.8.1早期抛秧。当夜间最低气温在12℃以下,白天最高气温25℃以下时,乳苗长根丰要靠白天的光温,因此,白天不淹水,夜间可淹水,要求无水层抛秧,田面洼处积水尽早排掉。3~5d后过水1次,早上灌浅水,3~4h后,若没有渗干要及时排掉。抛后8~10d左右,秧苗达2叶1心时,建立水层,进行正常灌溉。

2.8.2适期抛秧。当夜间最低气温在12℃以上,最高气温在25~30℃之间,田面无水层带泥浆抛秧,分别在抛后5d左右过水1次,8~10d后秧苗达2叶1心时,开始建立水层,进行正常管理。

2.8.3高温期抛秧。如果抛秧时白天最高气温在30℃以上,大风6级以上,保持田面灌浅水层3cm左右抛秧。抛后2d开始伸出不定根时,要及时排水晾田,一般在第3天早晨排水落干,落干第4天左右,促扎根立苗。若气温一直很高。需要在第5天早上灌浅水,午后排水。一般经过4~6d的落干晾田,新生不定根则可扎根入泥。乳苗由平铺转成直立,其后可淹水灌溉,进入正常管理。

2.9鸟害防治

该技术的主要缺点是,从抛秧到建立水层期间,需要看鸟护苗,可采取在田埂上或田埂边的稻田多撒些稻谷供鸟食用,或在田埂边的稻田和田面较高处铺盖一些稻壳或稻草,以减少鸟害。灌溉条件较好的,可采取早晨灌溉、夜间排水的方式,一般经4~6d,当乳苗新生不定根扎根入泥,秧苗由平铺转直立后,则可提早建立水层,以避免鸟害。

猜你喜欢

叶龄水层气温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2020年富岛侧深施肥试验总结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昌黎海湾扇贝养殖区龙须菜养殖技术
不同水深条件下的青萍除氮效果试验
实时气温
不同播种量与叶龄对无盘旱育抛秧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