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建设问题研究

2009-06-20杨方圆

消费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新农村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是基层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村民主建设已走过了50多年的路程。基层民主建设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建设的纵向延伸,因此,农村民主的发展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上对农村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现实中的农村民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 民主建设 机制改革

作者简介:杨方圆(1983-),辽宁营口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07级研究生。

一、农村民主的内涵

通俗的说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那么农村民主就是农村人民当家作主。规范地讲:农村民主即农村基层民主,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基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建立农村基层管理的新体制,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1]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席卷全国农村,进而引发了整个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及组织的急剧变迁,中国农村政治管理体制和方式也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从横向来看,农村两委关系进一步改善,村民民主进一步发展;从纵向来看,农村民主正从村级民主向农镇民主推进。通过村务实务方面实实在在地表达民众意愿,维护了农村秩序的稳定,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

二、推进农村民主进程,全面建设新农村

(一)新农村民主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

首先,正确处理好农村“两委”关系,否则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就无法推进。为此第一,要扩大村党支部在农村的群众性基础,赢得村民的广泛支持,诸如通过“两票制”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形式与方法使村党支部进一步取得村民的认可。第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限于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要杜绝对村务一把抓现象的发生。第三,村委会处理村民自治重大事务时,必须建立向村党支部的请示汇报制度,设定期限答复,逾期或双方争议交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表决。“两委”关系妥善处理,让“两驾马车”变为“一驾马车”,使农村组织结构的矛盾与摩擦减少小到最小,同时更促进基层民主推进。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村民与村委会的关系。在农村进行基层民主建设,根本目的是还权与民。让村民的选举更加真实,透明。村民要主动的监督村委的活动,要使村务,财务公开化。要建立契约式的干部与群众关系,防止村委会成为村主任的村委会及干部的保护伞,要使干部与群众关系和谐。使之情感更为相通,思想上的分歧才能不断减少。

(二)健全新农村民主建设的法律机制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村的原则。由此我们首先要纠正现有指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中不完善乃至矛盾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混乱。其次,我们要尽快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体系。还有我们也要出台一些办法,促使其它法律法规与指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法规的对接,如目前我国刑法没有把村民民主自治权利纳入保护范围,造成对村委会选举中的违法行为难以做到违法必究,同样我国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也未把村民民主自治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只有实行法规对接,才能有效缓解指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法规匾乏的窘境。最后我们还要研究、改进、消化、吸收农规民俗进入我们的正式法律文本中。作为乡土中国的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农规民俗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法律规范的作用,研究、改进、消化、吸收农规民俗进入我们的正式法律文本中,利于村民对法律规范的接受,利于对农村的治理。

(三)建立新模式引导新农村民主建设

首先,我们的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新模式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什么选择持续的模式?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展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各地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已具有相当高的民主,有的还在初起阶段徘徊,这样制度的全面普及、落实,客观上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我们的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是多样的模式。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在时间上要渐进,在空间上更要坚持多样。多样性主要有三层涵义:第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都相差很大。第二,在建设农村基层民主的村落,要根据其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单一与多样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第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可以有多样性,就是同一个民主活动,也不能强行要求采取同样的方式,一切皆以更好地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为基准。

再次,我们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是开放扩展的。城村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人员双向流动频繁,农村的开放度在提高,基层民主建设要顺应形势,加速开放的步伐,建立组织内部的开放拓展,农村基层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开放,农村基层民主与上层民主的开放,三者之间的互相开放,使民主建设上下通气,左右携手,形成民主整体推进的局面。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内部也要互相开放。

最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规范化发展。实行多样性,开放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并非无规无矩,各行其是:全国农村各地、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各个时期、各种形态的基层民主建设在基本制度上应保持一致;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必须统一、规范,不能千村千面,那样我们的基层民主就似是而非,可能最终只徒有民主虚名了。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目前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绕过,也无法回避,只有在持续的发展中去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必须允许多样性,推动融合发展。最后关键是规范,没有根本原则的规范统一,没有长远目标的一致设定,是不利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的,其前途也是不明朗的。

注释

[1]魏宪朝,基层,基层民主和农村基层民主析论[J]理论与改革,2004, C (1) :13

[2]马建平,徐昌陆,浅谈贫困山区农村民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村民自治 2007,4,15

参考文献

[1]项继权 20世纪晚期中国农村治理的改革与变迁 协同治理

[2]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版

猜你喜欢

新农村
论高校法学院系与新农村在法治建设中的耦合互动
新农村建设下粮食贸易的发展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四川新农村村落建筑空间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