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

2009-06-17陈恩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职业化高校辅导员

陈恩增 李 光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对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辅员队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怎样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现状问题 职业化 专业化 专家化

辅导员是高校整个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校要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形成的社会转型时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1.辅导员经济和政治地位低下,整个队伍不稳定

主要是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重视,辅导员处于受冷落的地位,职称评审困难,收入待遇偏低,政治地位低下,属于学校的“边缘人物”,甚至有人认为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工作成绩大小无所谓,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辅导员的地位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相去甚远,工作辛苦,责任大,成效不明显,很多人心理不平衡,希望一有机会赶快逃离这支队伍,导致这支队伍流动性强,很不稳定。

2.辅导员的职能重管理,轻教育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主要工作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于学生党建、团建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但目前辅导员管理职能被强化,教育职能被弱化。职责较宽,分工不明,处于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工作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整日疲于应付各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处理学生的突出问题,很少顾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专职辅导员数量明显不足,且专业素质偏低

近年来,我国教育形势大发展,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迈进,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相比之下辅导员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另外,扩招后的学生素质下降,也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而且当前辅导员队伍,大多数是非思想政治专业毕业,没有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系统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其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二、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贯彻十七大精神,承载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好,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校园面积越来越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个性较强,素质参差不齐,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思想教育难度很大,现行的辅导员队伍无论从数量上、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方法、综合素质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发展需要。为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3.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职业化辅导员岗位管理规范、人员聘用、考核晋升更加合理,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不断吸引高层次、高质量的优秀人员加入,实现人员配备的最优化。职业化辅导员工作更有信心,责任心更大,不断学习、培训和积累,政治素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能力、工作能力等各方面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辅导员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三、适应形势需要,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1.严把入口关,实行准入制度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进入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辅导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并且有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的学历或培训学习经历。热爱学生工作,有奉献精神,立志在此岗位上开拓创新有所作为。辅导员的选聘可以打破常规,一些教学、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和干部都可竞聘,学校实行“高进”政策,形成激烈的良性竞争。

2.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辅导员的职责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学生思想引导者,学习生活就业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保护者,教育管理的执行者。

高校应对辅导员实行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包括辅导员的人事归属、考评以及日常工作安排、职称评聘等。要想重视教学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的培养,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

3.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辅导员,制定科学合理,便于量化操作的工作考核制度,主要考察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能力、业务学习和理论研究能力等。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公之于众,奖惩分明,与职称聘任、晋级挂钩,使考核制度真正形成务实高效的人才评价体系。

4.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为鼓励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加快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地位,可实行特殊的岗位津贴,宣传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地位,把辅导员培养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使辅导员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高校要通过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评先、评优、奖励、晋升职务职称参加学历深造等奖励措施,而且要有较大力度,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四、结束语

辅导员制度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模式,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是它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因此,高校应把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重要课题,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充分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坚守思想阵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梅香,罗文华.浅议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国建设教育,2007,(10).

[2]韩迪娜.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孙艳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市场周刊,2007,(12).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职业化高校辅导员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校学生网络点餐现状及问题研究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