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静态结合的校园奥运安全管理模式

2009-06-17贾水库赵姗姗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静态动态

贾水库 赵姗姗

【摘要】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暨第十三届残奥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标志着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奥运会柔道和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和轮椅橄榄球比赛任务最终圆满完成,顺利达到“平安奥运”的工作目标。北京科技大学近四年来奥运安保工作在创建静态校园奥运防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最终实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校园奥运安全管理模式,这既是奥运安保成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对于“后奥运”时期的校园安全管理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平安奥运 动态(静态) 校园奥运防控模式

一、概念提出

北京科技大学奥运期间的安全度可以由下式表示:

校内(安全人员+安防人员+工作人员+运动员)-校内不安全人员

奥运会期间学校的安全度=------------------------------------------------------

总的人员

其中本文假定:

①奥运期间学校的安防技术与奥运会期间学校的安全度成正相关;

②假定奥运会场馆内部的工作人员(中外工作官员、裁判、志愿者和记者等)属于安全人员;

③安防人员(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校内奥运期间执行公务的警察等)自然当属安全人员,且安防能力的程度与奥运会场所内部的安全度成正相关;

④在一般情形下运动员当属奥运会场馆内部的安全人员(应在监控范围内);

⑤安全人员是指能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奥运章程,遵守奥运赛事规则的人员,与之相对应的则属于非安全人员或称为具有安全隐患人员。

由假定分析可知,无论校内安防人员、还是安防技术都可合并称之为安防力量,校内人员可统分为校内安全人员及校内不安全人员。由此从安全角度讲,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可如图1所示。

图1 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

动态校园奥运防控则为更高一层级的校园奥运防控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激发校内安全人员的力量,将其纳入校园奥运安保工作的重要资源,如图2所示。

图2 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

本文所提出的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校园安保工作模式,而“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是相对于“静态校园奥运防控”而言的,并以静态校园奥运防控为基础建立。与传统的静态防控将安防力量划区配置,安防力量在所划区与此区域内活动的安全人员是“保护者”与“被保护者”关系相比,在动态校园奥运防控中,安防力量与此区域内活动的安全人员更是“组织者”与“促进者”“掌舵者”与“催化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要求安防责任感较强、安防意识较高、安防能力较硬的校内人员(教职工、家属、学生等)成为校园奥运防控模式中新的安防力量。客观地讲,动态校园防控是在静态校园防控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校园防控形态,蕴含着“民力无限”的哲学观,比静态校园防控更复杂,做起来难度更大,但它的实施对于校园安全防范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奥运安全管理模式成功之处,就是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上进而生成动态校园奥运防控,并将两者有效结合,使得校园奥运防控各项制度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实施和运行。

二、静态校园奥运防控

(一)前期奥运安保基础工作:有效降低奥运期间校园内部不安全因素,尽可能排除学校内部不安全因素及人员。

1.开展校园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成立北京科技大学奥运会期间校园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根据历史数据、相关信息、专家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对奥运会期间北京科技大学奥运场馆外围保障区内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源进行全面排查和综合评估,并提出控制、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措施建议,提高预判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

2.认真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整改各项安全隐患。各二级单位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作为单位奥运安保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落到实处,责任到人。明确校工会、学生工作部门、居委会和离退休干部处分别负责各类人群矛盾排查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和管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使其在法律界限内表达愿望和情感。加强对校内各项安全隐患的整改:全面排查校园内建筑物及公共场所安全;加强校园公共场所基础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维修;强化服务,确保饮食服务质量、价格、卫生及安全;加强对施工队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特别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审及管理工作。

3.对校园消防、交通、治安等安全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建设、维护、维修和检测。从2005年到2008年2月份,北京科技大学建设完成两期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系统建设,覆盖整个学校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重点要害部位达到100%,校园公共区域80%,并在学生公寓安装门禁管理系统,家属区视频监控系统和家属楼门禁管理系统;组织专人对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监控报警系统、车辆智能管理系统、重点楼宇门禁系统等安全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在奥运期间安全有效。

4.对奥运场馆周边390户制高点人员身份筛查、排查及备案。配合公安机关对场馆周边和校园地下空间居住人员身份进行了一次彻底排查,建立外来人员、出租房屋档案,对人员身份通过公安网进行筛查、排查,从人员管理角度最大限度降低奥运场馆周边安全风险。

5.园家属区环境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清除堆放在家属楼消防通道上的杂物,拆除部分居民违规私建的铁护栏,打通安全疏散通道,清理违法违规商业摊点。

(二)建立有可操作性的校园奥运安保工作方案:按传统静态校园防控思路,在全面改善校园安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校园奥运安保工作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奥运场馆位于校内教学区和家属衔接部位,场馆周边是高层学生公寓、家属楼和学校主干道,场馆西边紧邻篮球场内是“奥运文化广场”,这些因素使得区域人员密集和流动性大,场馆安全风险升高,经过实地调研和风险评估、部门沟通和意见征求、领导审阅和集体讨论,科学有效地制定出《北京科技大学“平安奥运”校园安保工作总体方案》正式形成。同时制定了各二级单位和部门的《“平安奥运”安保工作指导分方案》,构建校园“平安奥运”的校园综合防控体系。体系从人员、空间、时间、物品、应急、工作性质及类别等多角度对校园安保防控工作多维划分,使学校所有空间、人员、物品及各项安保工作措施有单位、有责任人、有预案,不留死角和漏洞。同时建立三级校园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共制定校园总安保方案1个、单位分类方案18个、应急预案6大类。

三、动态校园奥运防控

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家属,将人防与技防有效结合,动态监督检查,实现校园网格化管理,激发校内安全人员(“平安奥运”安保志愿者)的奥运安防热情,实现动态校园奥运防控。

(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防控能力

提高校园奥运期间安全稳定系数,形成动态奥运防控,最重要的在于提高全校师生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使其具备纳入安防力量的能力。第一,建立长效机制,使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落实应急处置“三阶段”教育,首先做好事前教育;二是进行事中教育,对事件进行宣传,让师生了解事件真相、发生原因、学校应对措施等,支持理解参与学校工作;三是事后教育,认识事件发生深层次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三,定期对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每年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宿舍楼举行一次实战消防演习,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经历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和逃生避险技能。

(二)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实现校园网格化管理

1.全面动员,广泛参与。为最大限度地增强校园安全防控能力,努力实现“群防群治、整体防范”的奥运安保方针,全校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奥运安保工作中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发现可能威胁奥运安全和校园稳定的各种因素,与学校安保工作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报告可疑人员和事件,以各种方式协助学校做好校园奥运安保工作。

2整合力量,紧密协作。整合校园各方面防控工作力量,分别组建学生、教职工、离退休安保志愿者队伍,形成安保志愿大军。他们用“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热情与力量,与保卫干部、保安员一起共同筑起校园“安保长城”,形成“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模式。

3.实行校园网格化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划分成多个小的区域(即“网格”),由相应的楼宇使用单位或地域负责单位承担安全管理责任。使校园安全防控体系覆盖学校每个角落。校园网格化管理形式,使校园安全管理责任明确,消除安全管理死角和真空,实现动态校园奥运防控的雏形。

四、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有效结合,全面提高校园整体防控力量

(一)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有效结合,提高对商业摊点及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

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关闭校内场馆周边商业摊点和校内经营性地下空间,并与使用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全面控制校内地下空间,与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安保志愿者巡查制度有效结合,提高对商业摊点及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

(二)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有效结合,提高对全校楼宇的安全管理。

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学生公寓、家属楼实行门禁与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安保志愿者、门卫管理相结合,严格实行来客登记和出入验证制度。

(三)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有效结合,提高政保工作绩效

深入细致地做好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重点人员排查,建立各类重点人员详实档案,与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盯人战术相结合,各部门、安保志愿者配合,加强对校内各二级单位重点人员监控,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去向。

(四)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有效结合,提高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

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措施——对管理人员和维修、维护人员严格政审、实行专业管理人员巡查、维修登记制度、建设完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与动态校园奥运防控安排安保志愿者值班,实现24小时有效监控重点部位。

五、启示

动静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有效结合是保证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奥运安保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动态校园奥运防控模式的创建的根本在于提高全校师生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使其具备纳入安防力量的能力。同时,加强师生、家属安全教育,使其具备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自护和避险技能,本身也是解决高校安全问题的根本。所以,发展动静态结合的校园奥运安全管理模式,特别是创建动态校园奥运管理模式,对于“后奥运”时期的校园安全管理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峰.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名售票制”与奥运会场所安全防范关系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2]金磊.积极做好奥运安全文化教育[J].瞭望,2007,(22).

[3]金磊.城市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方法与思路[J].公共安全,2007,(3).

[4]张鹏,沙勇虎.人文视角下的奥运安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2).

[5]郭春阳,张玉超.北京奥运会安全保障问题研究[J].体育世界,2007,(2).

猜你喜欢

静态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动态
猜猜他是谁
动态
动态
油罐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多体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