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网络新技术促进校友工作

2009-06-17刘爱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少年班母校校友

赵 林 刘爱华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校友工作,利用网络新技术设计了一系列网络应用。通过这些网络应用,可以以丰富的互动内容,吸引校友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从实际应用看,能够弥补传统校友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这些工作是目前高校校友工作中一项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网络技术 Web2.0 校友工作

一、校友工作综述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曾指出:“纵观历史,国际上一流大学都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固然要有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教师常年累月辛勤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学生毕业以后,在国家各个建设岗位上乃至在国际上体现出公认的信誉。”

世纪交替之际,国内一些名牌大学纷纷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校友作为推动母校建设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引起关注。不少高校都将校友会作为日常校友工作的主要渠道,起到了联系校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极大地支持了母校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科大作为新中国创办的大学,仅有五十年的历史,然而,从科大校门里走出的校友已经为国家乃至世界的科技、经济等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赞誉。中国科大少年班刚刚度过了她的三十岁生日,但在一千多名毕业生中,已经逐渐涌现出一批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杰出的年轻科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者。长期以来,校友们通过各种渠道,为母校的发展和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校友资源,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做了不少探索与实践。如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向各地校友会赠送学校期刊,校领导顺访外地校友,定期召开地区校友联络座谈会,编辑出版校友通讯和校友文稿等等;中山大学重视信息化建设,推动校友工作的网络化,通过网站、E-mail等方式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络;胡萍女士关于校友工作的专著的出版更是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述了校友工作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给我们当今的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富有新鲜意义的理论参照和思考问题的新颖视角。

科大少年班以三十周年为契机,近年来着力于校友工作的推进,在传统的校友会基础之上,重视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并重点在整合新兴的Web2.0等技术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我们校友工作的特点。

二、网络新技术

二十世纪末,互联网在国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构网站、个人主页、E-mail、新闻组、BBS论坛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网络技术一般统称作Web1.0。

本世纪初,大批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迅速衰退,一些新型的网站和网络应用涌现了出来,Google、维基百科、博客等等是这些新型网站和应用的代表。互联网进入了Web2.0时代。

Web2.0没有一个通用的确切定义。从新型的网站和网络应用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比如以互联网作为核心、利用集体智慧、丰富的用户体验、永远的测试版、长尾等等。Web2.0已经证明可以吸引众多用户的参与。应用于校友工作之中,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与利用校友资源。

三、网络技术的应用

少年班的官方网站一直得到精心维护,校友专栏是校友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果建设独立的校友网站,势必造成内容的重复。因此,可以在现有官方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校友网站。这样,也便于保持信息与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效性。

E-mail是我们与校友联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很多重要信息的发布都是通过E-mail进行的。当然,随着学习、工作状态的变化,E-mail地址也容易失效,收集与维护校友信息比较繁琐。因此,我们设计了下面的校友个人应用。

我们将校友个人的在校学习情况、离校后深造与工作情况、现状、联系方式等主要信息都进行了系统地规范和整理,并储存在校友数据库中。校友通过网站的身份审核后,可以查看到本人的信息页,这些信息如果不完整或已变动,可以直接在页面上添加或者修改。这样,我们可以掌握到校友们的最新信息,对我们从统计意义上分析数据,总结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校友经常为少年班献言建策,由此,我们设计了少年班校友论坛。论坛设计为面向少年班校友和在校师生,通过管理员的引导,校友们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也可以跟其他校友相互联络,互通有无。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这个论坛是一个难得的可以向师兄师姐请教,跟他们交流的渠道。

作为Web2.0的代表技术之一,博客也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少年班校友博客系统同样整合在官方网站中,网站上的博客专栏精选出各校友博客的精彩内容,集中对外推荐,并提供排行等功能。

对于班级主页,各班级是否建设并不统一;即使建有主页,在域名、结构等方面也参差不齐。我们建设的博客系统中提供团体博客的功能,可以用团体博客代替班级主页,从而统一起班级主页,并免去校友们在维护班级主页底层结构上的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校友们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作为建议与师弟师妹共享。可是,由于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这些建议需要进一步地整理、提炼。这个工作正是维基百科的特长所在。通过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共同撰写,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百科全书式的学习、生活、工作指南,对日常的学生工作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四、总结

本文阐述了校友工作的重要性,讨论了高校校友工作的特点,并在考察国内兄弟院校的做法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系列Web应用。通过这些新兴网络技术,可以吸引校友的关注,调动校友的积极性。在初步的实际应用中已初见成效,得到了校友的大力支持与合作。这些举措能够弥补传统校友工作中的不足,在进一步维系校友与母校联系的同时,积极长远地发挥校友的资源效用,是目前高校校友工作中一项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黄文辉,刘敏文.一流大学建设中校友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148-151.

[2]李朔.关于校友工作的内涵与信息化建设初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2:255-257.

[3]胡萍.高等学校校友工作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冯源,覃育兵.校友工作的理性勘探.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51-152.

[5]O'reilly.What is Web2.0 [EB/OL].2005.

猜你喜欢

少年班母校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告别母校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校友风采
少年班“不惑”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