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作文写作的几个误区

2009-06-16刘晓明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题记叙文议论文

刘晓明

误区一:错把“话题”当“文题”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占据很大的比例。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作文的头,考生可以据此自叙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见解等,也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没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没规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体裁,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

然而,在写作时许多考生常常简单的把话题作为自己的文题是不对的。殊不知,“话题”只是大体上规定一个思考的中心和范围,“话题”并不等于“文题”——其实与这个“话题”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文题”。话题本身范围宽泛,用作文章题目容易出现题大文小、大题小做的毛病。考场作文题目只有定得窄小一些,切人口小一些,才有利于走出作文内容空泛肤浅、文题不一的误区,才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我曾以“对与错”为话题让学生作文,部分学生拟题为“谈错误”,而有的拟题为“老师这样做,对还是错?”就很不错。

误区二:“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

近年来,“文体不限”成了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作文用词。“文体不限”,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大的写作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分;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

许多考生认为“不限文体”就是可以随便写,想写成什么样子就写成什么样子。于是出现了许多“四不象”的文章:议论文中出现了大段大段的记叙性文字,议论文的开头、结尾,记叙文的“身”。或者记叙文中插入了比记叙性文字多得多的议论,或者把本来很短的一段话分成若干行,写成不伦不类的散文诗。这是对“文体不限”的误解。“文体不限”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你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散文或诗,也可以写叙议融合的随笔,或者干脆写小说、话剧、诗歌等。但这些毕竟是文章体裁,考生还是要“带着镣铐跳舞”。

误区三:一味“创新”误入“歧途”

何谓创新?最具有个性的,就是创新。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写出有一定个性的文章,使中考作文中“千人一面”的状况有所改观。有的考生“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文体”,或者写出一篇前所未有的内容奇异的新文章,这只能是误入“歧途”。

从每年的中考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所谓“创新”的文章,这些文章奇异、怪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为希特勒大唱赞歌的,说什么没有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现代的技术革命,也就不可能有现代高科技出现;有的为汪精卫涂脂抹粉等。

误区四:强求“感人”作文失真

文贵真实。真实的情感和内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为话题作文在这方面的要求与一般作文有所区别:题目中一般都有“叙说真实故事”或“写出真情实感”之类的要求。一些同学为了让所写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物形象“高大”,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有的写父母双亡,有的写亲人患绝症,有的写自己断腿断手,有的写“掉到了急流中”……由于缺乏生活经历,加之语言信息贮存太少,生编硬造时闹出了不少笑话,这类作文最让阅卷老师头痛,得分也往往偏低。如—位考生在《感激》一文中说:八十岁的爷爷天天去健身房健身,七十岁的奶奶兴致勃勃地去学外语,与外国人对话,这样的内容显然失真。

可以这样说,如果文章离开了生活的基石,没有真实这个品质,再美的文笔也打动不了读者,希望同学们走出误区,写出真正有情感佳的作来。

猜你喜欢

文题记叙文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记叙文阅读专练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如何写好记叙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