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合作远离依赖

2009-06-16张素兰李景龙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时段矫正同学

张素兰 李景龙

合作会不会培养“懒汉”?这是推动合作学习时不能回避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合作就必然带来懒惰和依赖,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使得合作学习向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前进。实践中,我们采取的如下举措,对于防范在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依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培养学习者的自查自省习惯

合作学习的基础在于独立学习,自查与自省是任何学习都不能取代的学习程序。学习的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时间的长度,它还取决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观念以及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固然与天分有关,但更主要地还是要通过后天的钻研而获得。不良的学习需要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不是靠别人给你提供一个“药方”,而是需要自己的诊断与调节。为此,我们在这里开列了“学生学习自我检查单”,供同学们自我诊断时参考,也供老师们指导学生时参考。

对于检查单中的每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经常”到“从不”的5级量表选择适合你的选项。检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同学们要对照项目检查自己的学习,最终确认自己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些内容,我们要对学生与家长进行宣讲,班主任可以以此为“学研会”的形式对学生的执行情况加以督促,家长也可以把这些内容“上墙”,让这些内容成为督促学生优化学习的进取方向。

二、创设独立与合作和谐统一的测评机制

形成性检测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对于教师掌握学情、对于学生调整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过度频繁、难度过大、反馈缓慢的形成性检测,会给学生形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为此,天津中学提出“小循环、快反馈、强矫正的形成性检测”,这一方法的提出,直接针对内容大循环、反馈速度慢、矫正力度差的问题。把形成性检测与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紧密结合,有基本样式,也有变通形式。这些做法,以“强化形成淡化甄别”作为基本理念。

上述措施的实施,收到老师和学生的一片叫好声。

初二年级杨毅老师在持续一小时的物理形成性检测中,诠释了独立解题与合作攻关的默契,解读了反馈与矫正无缝对接。

第一时段(持续约30分钟):学生独立解题。

第二时段(持续约20分钟):独立反思、合作矫正。老师以简约的形式公布了选择题、填空题的答案,以及计算题的最终结果。在这基础上,学生首先独立纠错,仍然难以独立完成的,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

第三时段(持续约10分钟):教师精讲,只点拨了其中的三道题。

杨老师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三类,一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的,二是因为概念和规律不清造成的,三是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都难以解决的,精讲的三道题就属于第三种情况。

上述检测过程,妥善地处理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效率。

思路的顺畅,程序的优化,带来的变化是全方面的。初三年级任晓丽老师的语文检测反馈与矫正同样具有上述特点。

面对学期的第一次形成性检测,任老师改变了以往的办法。她把答案印发给学生,由学生按照答案和评分标准给自己评分。这个看似教师“偷懒”的过程,却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机会。默默的课堂上,学生自己核对答案的过程正在进行,这是一节试卷讲评课的第一时段。

第二时段,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攻关。六个人一个小组,组内成员交流着各自的困惑与专长,老师巡回中不断解答疑难。

第三时段,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全班合作交流。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或猜测做最后的讲评与点拨,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尽可能地把问题回归到学生中,寻求他们自己解决。任老师的问法是:“哪个组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哪个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朴玉香同学不住地提问,她的提问很特别。在提问时,她提示同学:“请大家把卷子翻到某某页”,然后她再提出问题,俨然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

在这样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判卷完成了,讲评完成了,矫正完成了,学生们很轻松。

老师询问:“这样上课,大家有什么感受?”

张若楠同学说:“觉得这样能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比老师一讲到底更好。”冯子珈同学以近乎专业化的语言评价说:“这样可以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部分人的个别问题。”张义同学引经据典,她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当我们彼此交换之后,各自还是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当我们彼此交流之后,各自却有了两种思想”。

在拥有合作的课堂上,他们没有选择懒惰,而是把自己的智慧融入到与群体智慧的碰撞交流中。

猜你喜欢

时段矫正同学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