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

2009-06-15杨志玖

回族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著者伊斯兰

杨志玖

中图分类号:B968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002-0586(2009)02-0040-02

(《中国伊斯兰史纲要》,白寿彝著,民国36年3月上海文通书店再版,昆明云瑞西路文通书局发售,共72页)

这一本小书,在20个标题之下,用2万多字的篇幅,把伊斯兰(回教)入中国后1300年来的历史的各方面情形都绘了一个清楚的轮廓,在自来关于中国回教史的著述里,可算别开生面的作品。

中国回教史的研究,如著者在总论中所说,已有70年的经历;发表过的论文和专书已有多种。然而要找一本为一般人所能看的著作却并不容易。我以为要写一部中国回教史,著者起码应具下列条件:(一)他应当是中国学者,能阅读并利用中文的史料。(二)他应当是回教人或对回教有研究的人,这样于叙述宗教情形才不致隔膜。(三)他应当是学历史的人,这样他的著作才当得起是历史作品。这三个条件白先生一一具备,以这样的人,写这样的著作,真是游刃有余,胜任愉快。

这本书据著者说,“可供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所以行文力求简明,没有引经据典的考证。但回教史中许多重要的材料,见于中西记载,却都融会在书中了。现在一般写专门史学著作的,往往不大能离开书本,他们的文章总免不了“三行高,两行低”现象,读起来生涩不快。这本书所用的都是简明通俗的文字,然而却没有一句话没有根据,这种深入浅出的写法,为一般读者着想,很值得提倡。

全书共二十章,每章由800字到1000多字。

第一章总论,述中国伊斯兰史的性质、重要、研究过程和分期,著者把中国伊斯兰史分为两期:从唐永徽二年(西历651年)到元至正二十七年(西历1267年)为第一期,是为伊斯兰移植中国的时期。从明洪武元年(西历1368年)到清宣统二年(西历1911年)为第二期,是为伊斯兰在中国生长的时期。这个分法是很合于历史事实的。

第二章“大食人的来华”,说明中国阿剌伯间的古代交通、唐时中国大食间的通路、唐时中国底大食商人、唐时来华的大食使节四项史实。这四项每一项都可以用数万言的文章来讨论的,而著者每项说明都没有超过300字,读起来都觉得应当说的他都说了。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著者之富于史才处。

第三章“意外的收获”,从唐朝大食的怛逻斯之战说起,谈到中国造纸术底西行,和杜环《经行记》记关于大食法的记录,标题“意外的收获”是很有意义的。最后“大食助平安禄山之乱”一项,说明怛逻斯战争后,两国关系并未恶化,也颇有发现。

第四章宋代底大食人,列举宋代海上贸易底发达、宋代大食商人之领袖番商、大食商品之有助国用、大食商人之影响风俗四事。最后一项所述至有趣味。

第五章伊斯兰移植中国底开始,叙述唐宋伊斯兰移植底情形并举出其两种特点:第一,它的移植,并不是由于穆斯林之意识的努力,而只是大食人长期来华贸易之自然的结果。第二,它的移植,并不是由于穆斯林底对外传教,而只是由于穆斯林之信仰的世袭。这是很踏实的见解。

第六章元时回回底政治地位,谓因蒙古西征结果,使西域的回回人大量来到中国,他们的政治地位相当优越,而在政治上有名望的人也不少。著者举赛典赤赡思丁为代表,略述其事迹,称之为“当时循良政治之典范”,这并不是故意的表彰。本章中有几句值得商榷的地方,著者说:“又回回一词加于一切穆斯林之上”,按元代的畏兀儿人多半是信仰佛教或景教,其信伊斯兰者为例至少;而元代回回一词则多指畏兀儿以西信奉伊斯兰的突厥人而言,细节非此处所能谈,假若改此处之畏兀儿为回回,似较妥当。

第七章元时回回学术底输入,以天文历法及医药为回回在学术上的贡献,则就回回人在汉学方面的造就而言,寥寥几百字,已把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的精华采入了。

第九章伊斯兰移植中国之成功,举出此时伊斯兰移植底特点为新分子底吸收,其中包括三种人,即蒙古人、汉人和唐兀人。此种新分子之加入,为元时伊斯兰移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此后回回中却表现了不少低级的迷信,与此事颇有关系。这是著者之有卓识处,前人似尚未有提及之者。末论伊斯兰移植过程中所表现的缺憾,谓以穆斯林的优越的经济、政治和知识能力,却不希望教外大众对于本教有普遍的了解,好像没有一部用中文写成的教义书籍给大家看。著者以此为这时代底缺憾,我以为这似乎即为伊斯兰在中国移植特色之一,与著者在第五章所论参看自明。

第十章清时回回政治地位底低落,谓明太祖建国,本以复兴汉族自居,对于来自异域的回回,自不免有所歧视。至于清代,最初即有米刺印、丁国栋底复明运动,自给清廷一个严重的印象。以故有清300年间,回回底政治地位,低落到受人贱视的程度。

第十一章明清回回中的学人和名宦,举出明清的回回文人和名宦数人,略述其事迹。并谓明时回回历法与医药仍为朝野所注意。又谓明时回回读书应举者,相当地多,“仅就元统癸酉一科来说,回回进士就十个人”。按元统癸酉为元顺帝即位之元年,不应谓明时,这一点小小的疏忽,再版时想更正。

第十二章明清底回回军人和回回农村,明初以郑和为代表,简述其历史,清代则举出哈元生、许世亨、左宝贵、马福禄诸人来。回回农村之形成,则以回回军人多聚在回回军官之下,因而形成一个集团。他们时远出战争,战事结束,便被派在指定的军区里,在无人耕种的荒田上,作屯田的工作。久之便形成回回农村。这一点不仅对明清伊斯兰的生长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社会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十三章寺院教育底提倡,举出明清几个著名的经师来,是很重要的宗教史料。并详列寺院教育的课程。这一章的材料,在普通书本上是找不出来的,教外人也很难探寻到。由此可想见著者几年钻求的勤劳。

第十四章宗教学术底运动,以张中、王岱舆、伍遵契、马注、刘智诸人为代表。并指出此种宗教学术运动的两种倾向:第一,在内容方面,日渐倾向于儒家化;第二,在文字方面,日渐倾向于典雅。这是著者眼光之犀利处。

第十五章到第十七章清代回回底惨祸,叙述自顺治五年丁国栋、米赖印底倒清复明运动始,至光绪三年左宗棠平新疆止,270年间清廷所加于回回人底迫害,是全书中最悲惨的几章,而其笔调却非常平实公允,这是历史家的态度。若按时间顺序而论,我觉得第十七章应当和第十六章倒换。

第十八章清末回回底文化工作,介绍马复初和马联元的译著,清末王浩然之创办新学及回民组织的两个教育团体。

第二十章结论,著者称伊斯兰在中国1261年的历史为一段艰远的旅程。至于民国成立20多年来,中国伊斯兰有了不少的进步。提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并强调政治环境底重要。这本书据自序说“是打算专给回教高小初中学生”用的,所以最后这两章多半是勉励教内人士的话。语重心长,也很值得教外人士的参考。

每章后面附有习题,其目的在“助学者记忆及训练思想之用”。有许多问题很有意思,比方第十章第五题“明清都防闲回回,但明禁色目自相婚配,清禁回汉通婚,立法相反,是甚么缘故?”这很足以启发读者的思想,使他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总之,这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书,教内外人士,想明了或究研中国回教史的,正不妨拿它作为入门的导师。

责任编辑李有智

猜你喜欢

著者伊斯兰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增字配号规则的探讨
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研究综述
我国阅读疗法领域著者队伍研究
《西部论坛》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标注方法
浅谈CNMARC中责任者的著录及其对著者码的影响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