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大力:培养“技能+学历”的双优人才

2009-06-13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高学历学历技能

刘 莉

新时代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关于人才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早在世纪交替之初,就已经提出了“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样的观点,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天下无贼》中,更是将这一观点提炼成一句脍炙人口的“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那么,在进入新世纪已经9年之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否有所不同?在新时代下,人才标准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2008年7月8日,一场主题为“新时代·新人才培养”的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了。教育部、信产部、中国成教协会、微软(中国)、联想集团、华育国际、前程无忧等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就新时代下人才培养话题进行了讨论。在会上,华育国际总裁张大力提出了新时代人才的标准:“技能+学历”的双优人才才是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模式。

一、 新时代下人才需求在变化

在新的时代,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企业需要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在企业的招聘会现场,我们经常看到本科生、硕士、博士出现扎堆的现象,有时出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竞争一个职位。高学历人才受欢迎,但高学历人才竞争激烈,缺少实际技能,在就业时也会经常碰壁。其次,企业也需要技能性人才。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强调“通才”教育,重学科、理论,忽视了对学生的技能、技术方面的教育。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针对性强、对企业的认知程度高,人才培养跟着市场在走,能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但很多技能性人才往往受到学历低的制约,在找工作时也容易碰壁,受制于“学历门”。单纯的高学历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新时代中国发展需要的是技能+学历的双优人才,是真正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

二、 技能+学历:培养新时代人才

技能实战和高等学历,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职业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少学校和培训机构力求在“技能”和“学历”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通过培训助推就业,满足企业找到所需人才、学子找到好工作的双向需求。事实上,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到教育培训机构接受技能培训。尤其是与IT相关的专业,根据调查,有将近50%的学生在毕业后会再次进入培训机构学习技能。

严格地说,中国还处在第一次工业化期间,经济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与此对应,初等的人才,熟练工人占主要地位,中间层次还是相对少,高端人才需要更少。受经济结构所限,中国不可能跨越人才供求的金字塔阶段。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5 年,由于高校扩招,职业教育的比例从原来的58%滑到38%。不少职业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萎缩。中国目前出现的技工荒,就是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没有相协调的后果。

在这点上华育国际IT教育创始人、著名教育专家张大力深有感触。2006年,华育国际发起的“工程”就是在对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后的产物。华育国际工程采用“订单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社会、个人所需开展订制式的培养,并坚持实训化的教学方式,强调学员的动手和项目实战经验,保证学员在就业和掌握技能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就业保障。到目前为止,该工程已培养了上万名合格的优秀学员,并顺利推荐到全国各地就业。

同时,张大力还表示,华育国际并不是单纯培养学员技能,还结合学历教育,使学员在获得职业技能认证的基础上,同时拿到大专、本科学历证书。而且针对高中生群体,华育国际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推出了旨在支持高中生成才的援助计划,通过“技能+学历”的培养模式,使其成为21世纪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像德国就是职业教育帝国,70%的初中毕业生在16到19岁接受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不到30%,“德国制造”之所以厉害,就得益于职业教育。

21世纪最宝贵的就是人才,人才是决定中国在新世纪获得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不断革新,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应需而变,实现人才与需求的和谐发展。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高学历学历技能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未必“低就”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秣马厉兵强技能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拼技能,享丰收
高学历人才实现价值谈
画唇技能轻松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