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温与黑、白平衡对电视摄像画面彩色的影响分析与对策

2009-06-12肖冬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9期
关键词:白平衡色温

摘要:色彩是电视维系生命的动力,是观众感知的深刻印象。本文从影响电视画面色彩因素的色温与黑、白平衡的调控三方面进行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色温;白平衡;黑平衡;画面色彩

引言

尺幅屏幕、大千世界,电视画面给了我们美的感受和深刻体验,色彩的魅力在电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色彩我们无从谈起画面,无从谈起电视艺术。那么影响电视摄像画面色彩的因素有哪些?下面就对影响电视画面彩色的色温与黑、白平衡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把握。

电视画面要有高的技术指标和美的视觉效果,前期拍摄中画面的色彩把握尤为重要。利用各种曝光技巧,彩色滤镜等实现创作意图,体现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摄像过程中,能够根据光源色温正确地选择色温滤色片和调整黑、白平衡,对于电视系统逼真的色彩重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保障电视画面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色彩永远是对电视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电视系统的主要目的。

1色温(K)对电视摄画面色彩的影响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是物理学、生理学与心理学复杂因素的一种综合感觉。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拍摄中画面色彩也要考虑当地人的视觉习惯。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11000K(黄昏8000K~中午17000K),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

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拍摄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也会使我们觉得刚一看到欧美的电脑或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就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 ,蓝眼睛的人看了6500K就是白色 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色。

光源色温是电视光源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光源的颜色质量。任何一种实际的光源,凡是有类似的光谱质量,都可以列为具有这种“色温”,尽管它们实际的工作温度可能完全不同。色温高的光源,色彩偏蓝,如中午日光、日光灯等;色温低的光源,色彩偏红,如白炽灯等。综上所述,拍摄期间对色温的考量、设定

以及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

2 白平衡调整对于色彩还原的影响

白平衡调整的主要作用:使各场景拍摄的图像不偏色。也就是使我们现实中看到的白色物体仍未白色,画面色彩符合现实中的正常色彩而进行的调整。也可以这样理解,经过调节使摄像机在各场景下拍摄白色物体而产生的RGB信号幅度相等。有以下四种方法可调白平衡。

①光学调整(粗调)。根据不同的光条件,使用不同的色温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换色片。

一般摄像机都有这几挡色温片:3200K,适用于室内白炽灯、日出/日落等场合;5600K,适用于室内日光灯、户外阴天、薄云等场合;5600K+1/16ND,适用于户外强阳光、湖滨、雪景等场合。某些高级的数字摄像机不带色片,有些色片和灰片是分离的,如:汤姆逊LDK-150摄像机就只有中性灰片没有色片,同时机器也相应的增加了预制色温档;有的数字摄像机在调整完白平衡都会显示环境色温,如果显示的色温与选择的色温片不匹配,要重新选择色温片,再次调整白平衡。因为摄像机信号的动态范围是一定的,要获得最好的拍摄效果,一定要选择最接近现场色温的那一档色温片。

②电子调整(精调)。推荐使用的方法。具体操作:对准白色物体,通常都用白纸,注意避免反光,镜头推到最大特写,白色最低占画面85%,调摄像机机身的镜头接口下方的“自动白平衡”,即AWB,(有A、B档可存储)。当寻像器显示“OK”时,白平衡调整完毕。此时通过示波器观察,色差信号幅度为零。

③全自动白平衡。ATW开关置于ON,“自动跟踪白平衡”功能启动。该功能随时根据最亮处进行白平衡调节,使不断变换场景的白平衡基本正确。这种方式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缺点是不够精确。

④色调的变化。使用矢量示波器看彩条信号各颜色矢量点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电视信号中“色”的物理含意。

为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使整个节目偏某种色调,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在前期拍摄中实现。 第一、加滤色片,白平衡调好后,矢量示波器中“白色”矢量点会跑到原点上。这时若加偏某种颜色的滤色片,会破坏白平衡,使矢量示波器中“白色”矢量点偏离原点而趋向此颜色,整个画面的色调随之改变。第二、用互补色板调白平衡:如想要偏暖色的画面,则用偏冷色的色板调白平衡。在矢量示波器中可以看到,调白平衡后,“偏冷的”矢量点会跑到原点上,而真正的“白色”矢量点会朝补色的方向偏离原点,整个画面的色调随之改变。

白平衡调整好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必重新调整,摄像机就具有记忆功能。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调整白平衡:新买来的摄像机初次使用时;摄像机长期未使用时;多机拍摄同一场景时;同一场景照明光源发生改变时。

3黑平衡调整对于画面色彩的影响

摄像机黑平衡的正确与否也会影响所拍摄景物彩色的正确还原,尤其是画面黑色部分。当初次使用或者长时间未使用摄像机以及遇上突然的温度变化时,都需要进行黑平衡调整。如果黑平衡调整不良,画面中黑色部分就会带彩色,如黑头发、黑衣服等会变成黑红色、黑紫色或黑蓝色的等等,造成彩色还原的失真,所以黑平衡对画面的彩色正确还原也是至关重要的。黑平衡调整时都要求盖好镜头盖,以便摄像机对黑色取样。通常,在调黑平衡时,摄像机一般置于自动光圈位置,然后启动自动黑平衡开关,摄像机的光圈会自动关闭,也可以将摄像机置于手动光圈,但切记光圈一定要置于CLOSE位置,再启动自动黑平衡开关 ,一般经过几秒钟黑平衡调整自动完成。

黑平衡的调整与场景无关,用开关自动调整。一般在摄像机机身的镜头接口下方,与白平衡开关在一起,向上扳动是AWB(白平衡调整),向下扳动是ABB(黑平衡调整)。调整完毕后,寻像器内有字符提示“OK”。注意:调整时摄像机镜头会自动关闭;如果不能关闭,或镜头关不到底,应手动关闭,或盖上镜头盖。有些摄像机黑平衡不需要调整,因此不设置ABB开关。

小结

本文通过对色温与黑、白平衡调整对电视画面色彩的影响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导演提出的各种画面色彩要求,达到电视画面所要表现的情感和要营造的各种氛围。对于电视画面色彩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通过实践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乔瑞华《色温与电视摄像技术中的黑、白平衡调整》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第4期

[2]安立国《摄像技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

[3]任金州 高波《电视摄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六次印刷

[4]色温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htm2008.8.26日更新

作者简介:肖冬杰(1979.11)女 东宁人,学士,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助理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参与人。

猜你喜欢

白平衡色温
学生台灯色温不宜超过4000K
学生台灯色温 不宜超过4000K
数码摄影中白平衡的调整控制
BACK TO BASICS 技术橱窗
基于DALI协议的色温可调节LED照明控制器
选择合适的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