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06-11葛永海

文学评论 2009年3期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文学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学术论题,自2001年11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第一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讨会以来,至今已历三届。为了进一步交流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研究成果,促进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1月27日至30日,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文学评论》编辑部在浙江金华联合主办了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王嘉良教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兼书记梅新林教授致欢迎辞,复旦大学黄霖教授与《文学评论》编辑部胡明研究员先后发言。闭幕式由胡明研究员主持,梅新林教授做总结发言。会议期间,来自国内30余所(家)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80余名专家学者,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古今贯通研究

古今贯通包括各种文学类型和各个文学层面的古今贯通研究,西南大学吕进教授认为,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应关注区域文学的古今贯通,其提交的大会论文即以重庆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指出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文学在文化遗传和文化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从远古的“下里巴人”开始的浓厚的诗歌传统。复旦大学陈广宏教授的研究则侧重于文学题材的古今贯通,他主要分析了晚清以来侠情小说的发达与“侠”观念的变迁,认为侠义观念对现代人的思想有较大影响。

浙江师范大学的骆寒超与陈玉兰教授的论文着眼于诗体传承的古今贯通,认为在传统诗体自古而今的传承中,新诗在结构建设上既继承了词的开放性思路,叉拓展了此总路,具体来说,新诗走的是印象配比式的途径,继承和超越了词中小令的结构思路,如果说小令总体上说还是归属于圆美流转型结构体系的话,新诗的这类结构追求已进入立足于圆美流转。让圆美与方美二结合的结构形态:陶文鹏研究员和杨景龙教授则侧重探讨诗歌表现手法的古今演变,他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诗歌中凸显的叙事性与戏剧化手法,原是中国古典诗歌和20世纪新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们均可归人“赋”法的范畴。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当一个时代的诗歌的抒情性达到饱满的程度,难以为继时,后起的诗人总要转向叙事写实,这是贯穿中国古今诗歌史的规律性现象。

华北科技学院李秋菊探讨明清近代时调结构体式的演变,指出时调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自明代中后期兴起以来,发展到近代,已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纵观时调的发展过程,可以见出时调的结构体式,呈现出由以只曲体为主向以只曲体与套曲体并重再向以套曲体为主演变的特征。

本次大会探讨一部分集中在与小说文体相关内容的古今演变上。云南红河学院张勇教授通过对清代至现代中国小说开篇部分叙述模式古今演变的分析,研究了中国小说发展中的传统延续及消失的现象,对中国小说古今演变历程中的稳定性与变异性问题进行思考。

上海财经大学李桂奎博士探讨中国小说人物研究方法的古今演变,认为从古代侧重对小说人物品评与索解,到上世纪旧式小说研究热衷对人物解剖与分析,再到近年新式小说研究对小说人物进行各种各样的探讨,中国小说人物研究的理路与方法经过了脉系相承而又路数翻新的多次演变。传统重视写人的小说文本资源与理论资源是建构本土化写人学的基础与优势。

浙江师范大学付健舟博士认为:“要素”说是中国创作主体论的核心内容,在漫长的古今演变过程中,其中各要素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演变包括由重德传统嬗变到重识传统,山重才倾向嬗变到“天才”说,由重情倾向嬗变到创作主体“情感”说,而且“德”、“才”、“情”等概念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由此可以发现这一理论传统质素的蜕变与现代特性的萌生。

山东师范大学杜贵晨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学数理批评,他认为:在中国古代自《易传》以来,早就有这一方面的探索,至20世纪而有了更多学者的学术实践。这一原创性且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理论,亟待进一步完善。

古今演变考察的另一种思路是以现当代文学为本位的溯源式思考。上海财经大学许建平教授通过分析周作人对于李贽文学思想的接纳、变异这一个案,探讨李贽思想在接受过程中的演进轨迹。认为周作人的文学观来自于西学与中国传统,而传统多于西学,传统中又以李贽的影响最为有力。李贽的“文学是童心的表现”说,促成了周作人的文学是人的自然天性表现,且以表现之自然为美的文学思想。相关的另一研究是,浙江师范大学于淑娟博士在对《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散文卷两篇导言研究后指出,导言作者周作人与郁达夫对现代散文的溯源与传统文学评价有着巨大的分歧。周作人侧重于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联系,给予传统文学以公允的评价;郁达夫则强调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对立与区别,对传统文学的评价有失偏颇。究其原因,两者观点的差异并非学识、教育背景或沟通所致,而与个人道路、政治立场以及当时新文学面临的困境密切相关。

大连大学王立教授则以当代文学作品为文本开展溯源研究,主要分析了“金庸小说声音伤人母题及其渊源”,认为金庸小说中的声音伤人描写极具想象力,也富挑战性,对于塑造人物和营构情节具有特别意义,从中既可见出明清小说和旧派武侠小说相关描写的影响,也与传自印度的佛经典籍有关。南通大学陈啸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背景中出现的寻根文学,以“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而在其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很多是散发着现代光泽的具有儒者气象的新人格。寻根作家探讨了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构想出种种新儒家人格所应具备的理想形态,体现了儒家伦理诸如合时代、合人情、合理性的现代性意义

还有学者从传播学视角切入古今演变研究,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高玉海教授主要阐述《红楼梦》续书的批评价值,崔小敬博士分析了《西游记》研究在当代的新转向,常立博士讨论了网络文化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接受与改编。

二文学演变的临界时段研究

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主要讨论中国早期自由职业文化人对文学现代化的贡献,以吴沃尧、李伯元、包天笑等为代表的近代小说家在所写的作品和所办的刊物中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现代性内容,可见,这是一个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铺路的新群体。在白话文的倡导与初期文学翻译方面,他们也是先驱式的人物,但是这—段历史还不为人们所完全了解。

华东师范大学赵山林教授通过《忘山庐日记》审视近代文人戏剧审美情趣,认为《忘山庐日记》中包含了作者看戏评戏的丰富记录,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戏剧审美情趣。一方面强调戏剧要以忠孝感人,另一方面又强调戏剧要有韵味,作出了某些带有近代意义的思考。他欣赏京剧,又欣赏民间曲艺和外国演出,体现出审美情趣上雅俗、新旧、

中西的接近与融合。这一切都与近代中国特别是北京、上海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浙江师范大学葛永海博士深入考察了晚清小说中的“广东叙述”,认为晚清小说中出现了不少“广东叙述”,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则是“粤民走海”叙述,这一叙述包括了粤民“出山入海”和“走沪出洋”两大阶段,从中可见出晚清广东民众凭借冒险进取的意识向海洋拓展,寻求财富与机遇的心路历程。晚清“粤民走海”叙述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完成了以家庭型叙事为主导向以游历型叙事为主导的跨越;二是完成了传统人生如梦主题向社会批判与启悟主题的转换。“粤民走海”叙述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层面,在晚清时期都具有突出的先锋意义。

本次大会对承上启下之近现代文学人物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上海财经大学的李贵博士将唐文治视为文章学现代转型的先驱,面对中国的民族和社会危机,唐文治提出新的文道论:文化、文章和文字的消长与国族存亡密切相关,普及教育、输入文明皆赖乎国文,文章可保存国族精粹、培育优秀人才,最终强国富民、复兴文化。此外,其新文术论亦见解独到。上海大学张寅彭教授认为清末民初诗人陈曾寿内心坚守传统价值观,其诗文在内容上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生活的常态内容,在创作方式上谨守唐宋以来陈法,在意蕴上表现出对“孤寂”的体认和超越,因而可称为现代的“古代诗人”。苏州大学马亚中教授则探讨了另一位晚清学者俞明震的生平业绩与诗歌创作,认为俞明震生逢末世,虽有志于维新,终难有大作为,最后远离政治,还归江湖。浙江师范大学韩洪举教授主要讨论近代翻译家林纾对中外小说艺术的比较研究,林纾主要侧重描写对象和艺术手法的比较,亦将自撰小说与西方小说进行比较,尤其对外国不同民族之间小说进行比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演变

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教授通过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宏观比较,概括出中国传统文学的三个文化特性。:第一,作家的官吏化和官吏的作家化,造成作家的非职业性、官场风气与官宦价值观对文学的渗透、作家思想不自由。写作时间与精力有限、作品数量偏少等:第二是“现世主义”态度,主要表现为注重现世人生、缺乏宗教热情与来世关怀;第三是“非个性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社会描写过剩,个性表现、自我解剖与忏悔精神贫弱,对内心世界与灵魂痛苦的深度探索不足。

复旦大学徐志啸教授提倡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并指出这一思路也是美籍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他以西方学者的眼光,认识、审视、解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并向西方读者作系统介绍的具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透视和比较中西不同的文学理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理解。延续这一观察视角进行思考的还有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他在《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动向和观念》的发言提要中,通过介绍宇文所安等人的著作,分析其新的学术动向,并结合柳无忌《中国文学导论》等的回顾,观察宇文所安、孙康宜主持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的构想,以展示英语学术界中国文学史的演进轨迹及其后动力。

浙江师范大学王洪岳教授主要探讨现代主义文论发生的文化背景,认为:除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任何世间自封为“天子”或“神”的拥有着肉身的人,不应该永居于国人信仰的核心。这既是近代启蒙思想所导致的认识论结果,也是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所秉持的信念。由此所引发的中国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文论建设逐渐露出地表,并日益体现出与西方同行思想面貌相迥异的特色。

武汉大学樊星教授通过对中、美文学及其民族文化精神的比较研究,论证了中、美文化精神的相通,进而表明文学的研究也可以成为比较文化的研究。

四广义的文学古今演变研究

所谓广义的文学古今演变主要指在古代文学自身范畴内的递进演变,也包括现当代文学范畴内的演变,包括文学观念的更新、文学思想的嬗递、文体形式的演变等,可分为宏观和具体时段研究两方面。

宏观方面,南京师范大学邓红梅教授从梳理古代诗学理论和创作批评两方面人手,探讨了“格调”理论在古代文学中的演变,论析了“格调”具有体制声律、艺术风貌、品第水准这三个方面的义涵。同时指出,“格调”概念用来规范诗歌创作虽然是个错误,但却能在诗歌批评领域发挥较准确的衡量作用。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由当前古典文学研究走向来看待《中国文学史新著》的特别意义,认为对人性的关注是该书的主要指导思想,从而提出“回归经典、探究人心”的主张。北京大学曹亦冰教授主要从作者倾向及内容特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古代小说中狐文化的演变情况。浙江大学的周明初教授侧重分析文学在“江南”地域演变中的作用,认为正是历代文学家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了江南的诗情画意,给人们留下了关于江南的美好印象。而“江南”最后定格在长江下游的苏南、浙江一带,也是相关文学篇章反复渲染的结果。浙江师范大学的龚剑锋副教授概要地梳理了浙江古代戏曲的演变,认为古代浙江戏曲的演变,从参军戏到杂剧,从杂剧到南戏,从南戏到传奇,从传奇到越剧,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着特殊的地位。

还有以具体时期为中心的文学源流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张振龙教授主要探讨曹丕对《诗经》舯接受。从曹丕引用《诗经》的具体形式看,主要分为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原句、整合《诗经》中的句子、引用《诗经》中的词语、引用《诗经》的某一篇作品的主旨人诗入文。就曹丕引用《诗经》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与烘托环境、突出某一情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气势、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等。曹丕诗文中对《诗经》的引用,发展了《诗经》中的文学艺术手法。复旦太学黄仁生教授主要分析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进与贡献,认为唐传奇以虚构笔法宋追求艺术真实,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浙江师范太学慈波博士探讨了《西昆酬唱集》与宋诗演进的问题,认为在宋初诗坛曾盛行一时的西昆体长久以来因其“持搐义山”。而遭受摈斥,多有宋诗选本直接将其逐出宋诗范围。尽管在创作成就方面,西昆体或许未臻高境,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诗学意义。实际上在因循前人之际,西昆诗人奋意出新。其诗作在“于唐却近”的风貌之下,具有强烈的互文色彩而不离宋调畛域。其互文手法的多样化更为宋调形成提供了形式技巧方面的丰富借鉴,成为宋诗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信阳师范学院王忠阁教授则指出,元泰定、至正年间,李孝光、杨维桢唱和古乐府,在诗坛掀起古乐府运动。以关注民生、讽刺时事、吟咏怀抱之作代替当时流行的颂扬昌明盛世之音,以张扬一己性隋之趣改变一趋于正的风雅之声,以风骨道劲、瑰诡奇绝的诗歌风格取代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致使泰定、至正诗风为之一变,为元末以张扬个性为主的诗歌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州大学马卫中教授分析明中叶秦陇文人集团及其诗学观,明中叶文坛活跃着以李梦阳、康海为首的秦陇文人集团,与同时的其他文人集团相比,秦陇文人集团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大都承继张载的关学品性,讲究气节风骨,敦本好修。诗歌尊体溯源,尚情贵真,崇古雅,反对雕刻藻饰,奇崛峻峭。强调“比物陈兴”和“铿锵协和”,以创作的乡土性自豪。而复旦大学的郑利华教授则以_屠隆生平论诗主张作为探讨之重点,通过相关考察,对其多所涉及的诗学之论的特征和内涵展开进一步的梳理与辨析,从一侧面揭示明代复古派后期诗学观念的承传与变迁。浙江大学林家骊教授同样关注明代文学,认为应该重新审视茶陵诗派,如茶陵诗派成员构成与形成时间断限、诗派整体文学活动及创作风貌等方面,都是值得重新进行深入探讨的论题。在将上述问题梳理清楚的基础上,探讨茶陵诗派对明代中后期复古思潮的振起和引导作用,可为重新评价茶陵诗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必要的依据。

除了古代文学内部的演变问题,浙江师范大学高玉教授提出了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时间段”划分的问题,认为现当代文学的时间段划分值得探讨,尤其是将“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纳入当代不合理,当代文学应从1976年算起,从而分为四个时间段;新时期过渡期(1976--1980)、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文学。

大会最后,梅新林教授在总结中指出,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角度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相关论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三天的研讨会成果较为突出,体现出交叉性、包容性的优点,当然也有论题分散、泛化的不足。总体来看,具有准学科特点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已确立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文学与文化交叉关联研究的基本范式,在方法论上主要表现为渊源研究、阐释学、传播学研究,相关研究实践正在进一步细化为专题研究、个案研究、区域研究和集成研究等不同类型,逐步走向纵深。相信只要持续耕耘,稳步推进,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一定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葛永海整理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文学小说
开心格格
文学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