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学习领域教学方案设计

2009-06-10杨胜利夏德洲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结合

梁 铭 杨胜利 夏德洲

[摘 要]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载体的选择、学习情境的设计、考核方案的设计等一系列步骤完整地探讨了如何完成“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的教学方案设计。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结合;学习领域;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2-0091-02

[收稿日期] 2009-01-12

[基金项目]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2008JB22)

[作者简介] 梁 铭(1973-),男,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讲师;杨胜利(1972-),男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讲师;夏德洲(1964-),男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一、“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思路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整体设计以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其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分为课程整体设计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两部分。本文重点论述的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整体教学设计过程分六步完成(见图1)。首先通过行业领域专家论证提取课程核心岗位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得到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按职业活动完成课程内容的选取。然后根据“四性”原则,即职业性、典型性、综合性及可行性确定课程载体。课程内容的序化基于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完成,从而完成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必须由完成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考核及有机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水平性考核相结合。

图1 课程整体设计过程

二、“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学习领域的设计

1.职业能力分析

“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市场调查,最后由企业、行业专家与我院相关课程专家一起论证。最终确定“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学习领域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四个:硬件选型与组装;系统故障检测;软件安装;系统性能测试与维护。本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电脑各组件的性能指标,电脑组装步骤,掌握在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从电脑使用和维护的角度掌握软件安装;掌握GHOST等硬盘实用软件的使用、升级BIOS和电脑超频,硬件性能测试;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掌握常见软件和硬件故障排除等内容。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的技能,并具备大型机房的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计算机系统售后服务能力。

2.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如下:课程专业能力目标为熟悉计算机硬件市场,具备计算机系统硬件选型配置与组装能力;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故障进行分析,查找,排除;能够完成软件的安装;能够检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并优化系统,完成系统升级改造;能够完成计算机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划编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方案设计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协作能力以及价值判断能力。

对应课程能力目标的培养要求,抽取出相应的知识目标如下: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及各种常见硬件的结构及性能指标;熟悉计算机安装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掌握CMOS设置;掌握分区工具的使用;掌握操作系统安装;熟悉常见软件的安装过程;掌握常见故障检测的方式及排除措施、技巧;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的方法;熟悉常见维护工具的使用;掌握系统性能检测的方法。

(2)课程载体选择

按照“四性”原则(即职业性、典型性、综合性及可行性)选择课程载体。首先,课程载体的选择以社会相关岗位为出发点,突出了课程载体的职业性;其次,课程载体的选择要突出典型性,都是基于岗位的核心能力培养;再次,载体的选择的综合性问题,所选择的学习情境都是既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即充分体现了载体的综合性;最后,课程载体的选择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具备实施可行性。

该课程以六个工作(项目)为载体。六个工作(项目)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六个情境包括了计算机维护岗位能力从新手到熟练者的完整培养过程。最后通过职业实践综合学习情境完成职业能力提高阶段的培养,从而使学习者达到技师水平。

(3)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主要是完成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景的设计及课时安排。按照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组装与维护计算机课程的内容选取和内容组织如下,见表1:

(4)考核方案设计

“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学习领域课程是一门证书置换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遵循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考核和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知识点考核的水平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采用“六步法”教学,学生在完成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成果展示、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完成过程性考核。水平性考核的成绩是所有情境的成绩乘以相应权重的总和。学生修完课程后统一参加CITT“计算机安装与调试”资格认证考试,水平性考核优秀者可以不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计算机安装调试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结束语

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经历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设计一系列步骤。本文较完整地阐述了“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According to Learnfield Theory

LIANG Ming,YANG Sheng-li,XIA De-zhou

(Dept. of Computer Eng.,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analysis of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occupational positions,the teaching design of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according to learnfield theory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series of steps:sele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selection of its carrier,design of learning context,and design of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work process;study and work combination;learnfield;teaching design

猜你喜欢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结合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