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9-06-09

新课程学习·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吴 芳

摘 要:高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处于奠基地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但是它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高职院校公共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和作用入手,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基础课 现状 对策

众所周知,现代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同现代产业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公共文化基础课的作用非常关键,它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公共文化基础课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正视我们面临的问题、深入了解文化基础课的重要作用,积极寻找改革的措施,才能使高职教育健康长远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一、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传统认识的偏差使文化基础课遭遇尴尬

从外部环境来看,很多人认为,到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因此技能和就业是头等大事,他们的目光只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上,而对人文素质和其他能力关心甚少;从学校本身来看,专业技能是发展中的“抓手”和“生命线”,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基本上所有院校的专业课都课时充足、师资力量不断充实,且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更使得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而文化基础课却面临着课时不足、教学资源贫乏、缺少完善有力的评价机制等问题。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也制约了专业技能的发展,甚至限制了学生的职业生涯。

2.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落后使文化基础课失去吸引力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大多都参照了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模糊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教师弄不清公共基础课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使公共基础课脱离了社会生活,脱离了学生学习和发展、就业和工作的实际,使得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老师以纯理论教授为主,教学辅助手段缺乏,教学艺术与技巧运用不足,从而出现高职学生不把基础课当一回事的现象。长此以往,不利于基础课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3.与专业课界线分明使基础课失去生命力

公共基础课应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以财经专业为例,基础课的教学要与财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巧妙融会,以提高学生从事经济实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乃至经济研究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实现财经专业的基础课教学目标。而目前,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界线过于分明,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知识之间不易迁移,基础课也起不到为专业课打好基础的作用,造成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下降。

二、正确认识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加入WTO以后,传统的仅有一技之长、一专之能的经济应用型人才已不适应多种工作岗位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于科学合理,对人才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尤为突出,用人单位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它们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更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精神。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公共基础学科和专业课一样,都是高等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并不可偏废,不可替代,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公共基础课还有其独特的作用:文化基础课教学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

1.基础课处于奠基地位,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课与基础课有机融合才能实现。

2.基础课是学生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学好公共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公共基础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个性和特长,从而增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公共基础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提高高职院校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对策

1.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增强为专业服务的服务意识

“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要对照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认真思考高职基础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解决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能力接轨的问题。为此,我们公共基础课教学以职业素质为核心,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采用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围绕职教特色,进行基础课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因此,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学生生活和求职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3)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4)还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机制。考试方法应开卷、闭卷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等实际问题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例如语文教学可以引进和采用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ZHC”即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对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3.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校企合作”尝试,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能力培养

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剧院、法庭、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场所,进行“校企合作”尝试,建立特色教育基地,还可以与一些社会单位进行合作,组织相关活动和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中让学生明白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发展水平关乎着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低,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使文化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2006,(5)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