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存在的异化现象

2009-06-09

新课程学习·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新课程探究

朱 明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初步呈现出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教学新景象,正逐步从传统教学范式走向新课程课堂教学范式。但同时仍能发现离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还有一定距离,尤其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异化现象,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剖析,供大家商榷。

一、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轻“知识和技能传授”

为扭转传统课堂教学中唯“双基是上”的弊端,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一些教师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显得有些困惑,在课堂上出现了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现象。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新课程要求“在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同时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于是一些语文老师片面地认为新课标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认为一节语文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的主旨即可,至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文体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写作技巧及方法的点拨等语文基本知识皆可淡化。一节本应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却变成了枯燥乏味、空洞无趣的思想政治课。久之,学生也许都能就文章谈一些自己的看法,给老师的感觉很好,可一考起试来,其成绩往往便令人惨不忍睹。原因无它,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很出色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更谈不上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及写作表达能力了。因此,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不是要求我们忽视双基学习,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会更有生命力。

二、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

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论的弊端,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倡导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然而,事实是有些教师从理论上基本能够理解新课程,行动上还是滞留在“走近”新课程阶段,没有真正“走进”去。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备课的重心仍然是备教材,备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实现备课重心由“备教材”向“备学生”的转移,教学设计依然“目中无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学习时间分配、话语权占有、传授权威性等方面仍占绝对主导和控制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担心由此带来的放任自流,强调严格管教。教学风格方面,教师在观摩课上表现得和颜悦色,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进行个性化指导,但在平时教学中,依然是“横眉冷对”。这些教师的“身心”并没有真正融进新课程。

三、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

新课程对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作了批判,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于是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遍地开花,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热闹的场景。而我认为这样的课堂中有一些看似热闹、活跃、新颖的课堂教学,但事实上是空空洞洞的花架子,反而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更有悖于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主要表现在:其一,“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充斥课堂,“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把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其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效甚微。有些老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实质。如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不具备合作性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有的合作操之过急,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要求学生合作,学生刚进入角色,教师便说停止,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有的合作次数过多,频繁的讨论削弱了师生间住处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有的小组的组织管理不当,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能统一;有的教师对小组探究的启发和引导跟不上,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等等,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其三,探究学习的泛化和神化。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不论什么学科什么内容,教师都要组织学生探究一下。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只能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其四,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的,这种活动动手和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其中有些环节学生缺乏深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作“秀”,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以上现象说明,我们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走进新课程,面对课堂教学研究,不是进行冷静思考,而是抱有侥幸心理,试图寻找捷径,从而过分追求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在实质。

面对新课程,我认为教师更应该从自我理解上找问题,从行为上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的问题思考意识和训练意识,增加动手实践内容,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成功的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新课程探究
我的价值观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设问引导探究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