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南瓜,默默成长

2009-06-08张牧笛

少年文艺·少年读者文摘 2009年5期
关键词:星光时光记忆

张牧笛

夜晚静寂,菜园里却很热闹。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

——取自《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铁轨·成长

“无数次,我看着那条延伸到远方的铁轨,想着它能带我到多远。永远到底有多远呢?那时是春天,我穿着白棉衬衣和牛仔裤,洗得很白。我是一个时常感觉寂寞的人,我有预感会离开这里,然而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

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安妮宝贝这段没有说完的话,并一定要拿来放在这一章节的开始。读安妮宝贝的文字。我时常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还有浪子般的离愁别绪。

在一个无法表达的陌生世界里,流动着水一样清澈、隐忍的文字不足为奇,然而,在茕茕孑立的孤独境地,仍能将流光溢彩涂在岁月的脸上,将暖融融的太阳扛在肩膀,菩提树下,让神圣的佛祖与卑微的蒲公英混杂在一起成长,就着实令我感动了。我看到了一个漂泊的灵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我喜欢安妮宝贝的原因。

我也曾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和一条褪了色的牛仔裤,梳着极其淑女的麻花辫,寂寞地站在铁轨旁向远方呼唤流浪。每一次都是,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每一次都看到,四处的灯光亮起,宛如一处处的玻璃天堂。

偶尔驶过的列车豪迈地吞吐着烟雾,凝聚成绳,直上九天,我便突然想起聊斋里那个关于杂技的故事,我甚至会想,如果我可以循着这条烟迹行走。说不定也能把王母娘娘的蟠桃偷出来。而听那“咔嚓咔嚓”的火车的声响,就仿佛站在古迹的边缘,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积淀,听秦汉盛唐传来的歌舞升平。对我来说,这不是单调乏味的轰鸣,而是诗人的歌咏,作家的寓言,音乐家的倾诉。枕木下的每一粒石子都是诗句,是情节,是音符,是用灵魂可以交互的精彩。

在斑驳冰冷的铁轨旁,我曾送走生命中挚爱的亲人,可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爱到极致,便潜藏在心底,变成一种美好的幻觉,如同童话,经久地令人怀念。我的衣衫在风中猎猎作响,深情的记忆似一颗沙粒,落进眼里就掉出泪来。泪是透明的,因为它起源于清澈的心灵。

我是个怀旧的人,觉得记忆是世间一种无私的温柔,可以抚慰所有的伤痛。我时常守着这个不知名的小站回忆,思绪飞来撞去,像是某种催化剂,加速一个人静思的内涵。当列车呼啸着与我擦肩而过,我把时间之谜埋进土里,祈祷大自然将其风化成厚重的化石。

我曾很想很想去铁轨的另一端,看看山的后面是不是还是山,田野的前方是不是还是田野,而路的尽头,是不是还是路。我相信,即便在闲云野鹤的栖息处,在阡陌归隐的地方,我也一定能够找到我的幸福。但始终,我没有如愿地登上列车,原因是,我的车票作废了。上面打印着醒目的五个字:目的地不详。

离开小站,我茫然无措得像个小孩子,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让幻觉在日记里得到如实反映,让记忆的混乱与时间的真实相互争斗。

我拜托风为我丈量远方与我的距离,随即,我以子规啼血的虔诚等着下趟列车的到来,而我的故事也在这种等待中不断地向尾声驶去。我像个成人似的失眠,在辗转反侧之中,悄悄地落泪。我想,总有一天,在这个小站,我会送走我自己,急驰而去。看历史的微尘在我身后轻轻飞起。

风说,孩子,你已经在车上了。在你看风景时,难道你没发觉吗,你的青春已经带着无比的纯美沿着生命的轨迹走过了很远的一段距离。

我之所以没有发觉。是因为我既背驮着未来,又怀揣着过去,却独独忘了现在。

停电·成长

天色暗沉,暮色从四下里升起。仲夏夜如同一只巨大的水杯。咕嘟嘟冒着泡的雾气,淡而持续地播散。我坐在电脑前,先将QQ隐身,再打开《仙剑》,体验着率先的轰毁或者光与色的庆典。时间犹如致幻的药剂,键盘敲击声、背景音乐声、机箱风扇的转动声热火朝天地混杂在一起。正当逍遥兄被困迷宫凶吉未卜之时。只听得轻微的“啪”的一声,霎时间。迷乱的音乐、缤纷的幻影、闪烁的头像,全都不见了。我暗自叫苦不迭。这可不单单是GAME OVER.因为,就连苍白的日光灯也消停地闭上了眼睛。

我怀着侥幸的心理在一团闷热中等了三分钟,无所事事,也不知所以。时间仿佛也停止了,四周陷入黑暗的静寂,只有夏夜的虫吟时断时续。突然,楼道里传来“咚咚”的脚步声,如冰雹般急促有力。紧跟着,三五个孩子便冲到了院里,在花下的阴影里扯着亮嗓。鸟儿被惊起,在树冠间飞来飞去。虽然看不真切,我还是能感觉到这鸣叫的动听,这飞翔的美丽。窗外深邃的风景,仿佛是带上编钟余韵的飞鸟和花草,植入我置于黑暗中的心灵,让我看见了黑色隧道中闪烁着的全新的温柔的光亮。如果没有停电,我一定是沉浸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乐不思蜀,又怎会呼应这自然的召唤?

而此时,不知从哪个窗口传出小提琴的声音,轻柔中蕴含怆然,却又隐约得仿佛从遥远的星空而来,时而跌宕,时而舒缓,凝神谛听,我的心弦被触动了,不禁醉在这泓缓缓流淌的悲泉中。这绝美幽怨的旋律,像是暗夜中的跋涉者,引领着我,像诗人那样,在大地上画满光明的窗子。如果不是停电,我也可能正在光怪陆离的动漫里忙得不亦乐乎。又怎么会有如此静谧安宁的心境来享受音乐呢?不错,正是黑暗给了我心灵一种别样的丰采,使我在经受夜的洗礼后,更加热爱生活中的绚烂。

一切都安静如初,我和爸爸妈妈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着往昔的故事。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说我像一个秉烛天使。妈妈第一次说这话时。我大概只有五岁吧。那是个满手握着忘忧草的年纪,在父母营造的童话屋里,就像光良唱的那样,幸福和快乐是结局。如今,我每晚躲在晃眼的台灯下编织大段大段的文字,我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在成长中,我丢掉了什么。幸好停电了,才使时光和周围的情境都变为值得追忆的一部分,才使满屋子都是安静的味道,才使幸福的感觉,经过反复的摩擦、碰撞和动荡,终于像平稳的呼吸一样,在心间安营扎寨。

愿时间的沙漏就此停止,停止吧……相信当黑暗如潮水般退去时。那些搁浅在心底的梦想和情感都会令我的青春暗香浮动。这也是成长。

星晴·成长

“乘着风,游荡在天边。一片云掉在我面前,握成你的形状。随风跟着我一口一口吃掉忧愁,戴着你,仿佛戴着阳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蝴蝶自在飞,花也布满天,一朵一朵因你而香。试图让夕阳飞翔,带领你我环绕大自然,迎着风开始每一天……”

这是周杰伦原唱的《星晴》,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其实,我算不上是一个时尚的追随者,在我知道这首歌之前我并不知道谁是周杰伦。我不喜欢偶像崇拜,不过,这也不意味我的感觉在流行元素的面前都会失去触角。我喜欢《星晴》,因为它的旋律就如一片晴朗的星光,在朴素和宁静中。把我记忆的门轻轻推开。虽然我抱着厚厚的《辞海》都没有查到“星晴”这个词,但因为喜欢,从不把它当成一个错词。我愿意按自己的理解解释它,星晴,晴朗的星光,多么温馨美丽的意境,干净,透明,

澄澈,一下子就将我紧紧抓住,让我有种“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奇妙感动。

有人第一次给我唱这首歌的时候,我正傻傻地望着天空。可,究竟是谁呢?我想不起来了。每次灵光闪现时,只记得对方的眼睛诚实透澈,如清凉的星光,如暗夜涌动的潮水,来了又去。这是夜的深度,孤独的深度,记忆的深度,深不可测。星星的后面还是星星,天空,也总还是那个天空。

记忆,像一部古老的无声电影,忽而幽暗,忽而明亮,忽而干涩,忽而又闪动着晶莹的泪水。而没有比音乐更能寄托怀念的了。当我钟情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就好像找到了过去的影儿。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漫天青铜色的星光,冷峻,明亮。我静静地站在晴朗的星空下,一遍遍问自己,要怎样来追忆呢?那一个个似水流年的童话,那一面面布满爬山虎的绿油油的墙头,那一只只荡着笑声的秋千,还有,弥漫在天地间的那一片片淡紫色的欢腾。

都说女孩子上辈子一定是猫,投胎转世之后,骨子里还遗留着猫的优雅、清高、温顺、灵气以及奔跑时头颅划出的动人的曲线,即使有意地“放电”,也是一脸的清纯和无辜,让人顿生爱怜。而我,却自愧不够淑女,总是在阳光下张着嘴巴大笑,笑声如疾风劲草一样混乱、奔放,且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也不在乎露出一口既不洁白也不工整的牙齿。我是个任性的孩子,任性却也柔软,不会讨巧和撒娇,不肯轻易认输,可心里又很湿润,细细气气的,像是隐隐的隔膜。与世事的大混沌相比,它清晰;与世事的大清晰相比,它混沌。总言之,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我一边写着安静的小散文,一边自学三脚猫的功夫,以备男女混战之需。我曾苦练长跑技术,以不断改善的耐力和不断提升的加速度。在追打别人或被别人追打时尽显身手。我还数次萌生了学跆拳道的念头,可说到底我不是个喜欢运动的人。所以,到现在,也只是对着朋友晋级黑带夸张地大叫:“哇噻——强人哟!”我喜欢穿男式的T恤,帆布鞋,牛仔裤是那种洗了多少次已经泛白了的,这样的着装对于我,有一种亲肤的感觉。相比于唇彩、指甲油和风花雪月,我更喜欢裤链、护腕和宗教。

我是满族人,祖上是八旗中的哪一支,到我这里,已是不知。电视上嗲声嗲气的那些格格。也实在是远得不能再远的幻象。在我看来,华丽亮泽的绫罗锦缎,不及我一条破洞的牛仔裤;柔风飘柳的娇媚,也不及我在软垫上一个闪亮的后滚翻。

一个不算淑女的女孩,在十四岁的花期,心中是否贮藏了成片成片的灿烂,灿烂的中心是否流淌着一条清清浅浅的小溪,叮咚作响,讲述着光阴的故事,这些我说不清楚,正如我说不清楚是谁第一次给我唱了这首《星晴》。虽然说不清楚,我还是愿意站在星光的深处,对着青春拼命地招手,以一种忘记悲欢的姿态。而如星光一般流泻一地的,是我甜蜜喧嚣的少女时光,这酸酸甜甜的果冻的时光,这纷纷扬扬的雪的时光,这生命中最好的时光。

“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背对背默许下心愿,看远方的星星是否听得见,它一定实现。”

当星光点点,从我的鼻尖上轻轻划过,我的身后蓦然间就开放了几朵最美丽的花,娇柔的花瓣上刻着星星点点的名字,如清澈灵动的青春的碎片,在被记忆洞穿的岁月情怀里,微微晃动,如手语,丝丝缕缕都缠绕着细小而安宁的幸福。

抬头看天,数一数星星究竟有多少颗——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们的时光就是这般简单地流过了。

十四岁·成长

站在十四岁的门槛上,左看看,右看看,一种阳光般的感觉遍布全身。十四岁的日子是多么的响亮光彩呵,花的呼吸、鸟的翅膀、彩虹的颜色都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十四岁的心,以亮抵暗,它装满了浪漫和幻想,轻易敞开,时常感动。十四岁的回忆,萤火也可以启示、诱发我们的情愫,足堪玩味,历久弥新。而流年的浪花,更是趁我们不备,渗入灵魂深处,融入情感、意志、精神和情绪,让我们不禁惊异于,天地苍茫,竟与我们浑然一体,尽是禅定,无非般若,十四岁的时光,也如风雨也如晴。

周国平说过,安静是最丰富的色彩。于是,在十四岁的年龄,我试着享受心灵中的安静,享受安静中的孤独,并从中体味守望的坚韧和幸福。每当夜幕低垂,风满窗棂,我的心就长出了翅膀。以蝴蝶的翩跹,随星光飞翔。我坐在夜的怀抱,在黑暗的隧道点灯。在内心种植太阳。十四岁,还没有完全从蛹中醒来,但关于未来的梦想却已化作了蝶样的企盼。

十四岁,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并对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爱心;十四岁,亲情很暖,友情很真,快乐很醇,孤独很美;十四岁,既渴望长大,又留恋童年。十四岁如海,平静中蕴含汹涌;十四岁如树,懵懂中初露成熟。十四岁,如诗人所说,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十四岁不懂忧郁。虽然青葱岁月,一岁就是一季的花,但了无遗憾的花,即使只开一次,也将在心中永不凋零。十四岁,最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会生活,要在爱中读懂爱。

十四岁,诗词中最美的一段抒情,电影中最美的一个片断,记忆中最美的一个故事。十四岁,我读到一本很感人的书,《夏洛的网》,便梦想自己的年华,像一只小小的蜘蛛也好,以生命全部的热情,编织爱的网络,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并从中得到幸福。

小小的梦想还在,而我的十四岁,已是回不去了。

(摘自《新作文》2006年7-8期)

猜你喜欢

星光时光记忆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行走的星光
星光闪耀
漫时光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夜如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