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域应是40G主要应用场景

2009-06-08李传涛

通信产业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彩光广域路由器

李传涛

自诞生之日起,路由器接口的快速进展就是40G部署的重要动力。由于IP路由器中高速率数据流比多路低速率数据流的传输效率高得多,路由器供应商很早就动手推出具备40G接口系统。

2008年,中国电信的40G试验基本完成,中国联通也着手部署数条40G传输线路。不出意料的话,今年,我国即将迎来40G的大规模部署。路由器对于40G的需求将部分决定40G规模部署的速度与广度。在长期从事路由器方面技术工作的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陈运清看来,40G的部署已经需求具备、技术逐步成熟。

需求具备技术逐步成熟

陈运清表示,近年来,由于骨干网流量上涨比网络容量上涨速度快,因此激发了40G部署的需求。根据华为发布的对未来技术趋势的展望,在“高清、三维、用户创造内容(UGC)”的驱动下,今后,人类每年都将产生超过1000艾字节的数字内容,电信骨干网络的流量每年将以50%~80%的速度增长,整个网络的流量更将呈现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

目前,数据设备40G接口已经就绪,只需等待传输资源的配合,来共同面对流量快速增长。至于40G部署的时机,陈运清认为,主要应结合目前的传输资源状况通盘考虑。如果10G的波长资源用尽,40G技术又比较成熟,就可以适当上40G。如果10G波长比较多,波长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利用10G波长、10G端口的捆绑。现在,“10G还没有到饱和状态”。

此外,40G本身并不是终极技术,其正在向100G目标迈进。这也将影响到40G的部署,“应该以100G为目标。”陈运清说。当然,100G和40G发展不矛盾,存在共存期。

广域应是主要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单机容量逐步发展到极限,以及超级节点的产生导致的网络结构过于复杂,集群路由器开始大规模应用,由此又带动了40G、100G的发展。

一方面,距离越短,应用40G技术越容易。另一方面,最高速的链路通常用在长途网络中,汇聚流量足够大,能够承受40G设备的成本。也由此发展出了白光和彩光两条40G部署路径。陈运清认为,40G应主要应用于广域网,解决广域流量疏导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如果传输任务紧、压力大,可以考虑小范围、近距离运用彩光技术做些局部尝试,但是其距离不能扩展太多。而要解决上千公里的流量疏导问题,还是需要采用白光技术,借助传输资源。

事实上,目前,中国的运营商已经大多接受了40G白光方案,没有运营商商用案例、缺少多厂商支持环境,成为彩光技术的最大软肋。

运维两种机制备选

据陈运清介绍,目前,路由器架构出现核心和边缘两极化的趋势。在核心侧,集群路由器将大范围部署,主要进行大流量疏导;在边缘侧,路由器向多业务化方向发展,内容包检测、支持IPoE、支持VPN等功能出现;而中间原有的汇聚路由器渐渐退网,转而采用光纤直连模式。

可扩展、可堆叠的集群路由器的大范围部署,让网络部署节点数减少,维护更方便。OTN技术的发展,使得波长可交叉,结合一些智能化工具可实现波长智能交叉,让路由器逻辑直联,减少了骨干网中间环节的跳数。但是,由于网络的扁平化,对核心侧和业务侧路由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40G大规模部署即将展开之际,如何进行40G网络的运行维护也提上了日程。据陈运清介绍,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手段:或者进行传输倒换,并及时告知路由器;或者传输不动,路由快速收敛。而以后的发展方向,“还没有完全定论”。

猜你喜欢

彩光广域路由器
买千兆路由器看接口参数
建盏釉面的彩光现象分析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建盏釉面的彩光现象研究
彩光系统在BBU集中部署基站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路由器的保养方法
广域雷达信息采集系统应用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基于免疫算法的高容错性广域保护研究
被动成像广域空中监视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