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构建

2009-06-02黄颖仪

音乐探索 2009年4期
关键词:管理学构建

黄颖仪

摘要:专业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这其中许多问题的根本都涉及到了管理问题,所以对于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4-0111-03

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虽然是大家已经认同的话题,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比如教育成本投入、人均设置、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却还是采用与一般教育同等的标准和要求。尤其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一刀切”的指标体系,在面对艺术类院校时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应症”,这些通用于普通教育的指标在面对专业音乐教育时失去了其“杠杆”的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要求,即较注重学生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和舞台实践,对学生的文化课,尤其是英语等要求偏低。使得国家虽然已经大大降低了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考试时对政治和英语的要求,但对大多数表演类本科尖子来说还是难以达到。此外,我国音乐院校研究生学历教育普遍设置较晚,表演学科的最高学历教育至今仍为硕士。这些,就是造成专业音乐教育师资学历结构比例普遍偏低的客观原因。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与管理界的强烈反响和思考。专业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具有很多教育共性的。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又有着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管理特性。

因此,国家应该针对不同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各项评比或评估中,针对不同知识结构的衡量标准在评价体系上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充分显示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针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的管理,不能再直接沿用普通院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其实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但由于以前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针对管理学科的构建尚处于酝酿和筹建的阶段。因此,尽管在教育界和管理界都已经承认专业音乐院校管理的特殊性,也确认专业音乐教育管理作为单独管理领域的普遍认同,但如何按照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建立起独特的管理体系,却很少有人能做出系统明确的回答。这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阻碍。

一定的实践基础才有一定的理论总结,而一定的理论才能给实践以指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管理都在理论与实践互相遏制的怪圈中摸索着。这说明,要构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科,需要有第一推动力打破这层坚冰,这不仅需要开拓者的胆魄和热情,而且需要认真分析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探讨构建学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必要性

计划经济时代,专业音乐教育没有市场制约,不用精确核算教育成本,也没有社会供求的约束,音乐家和管理者不用面对市场。因此,只要有行政式或经验式的管理就足够了。我国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管理,长期以来也只是沿用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致使许多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专业音乐教育面对的是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管理者们不能再固步自封,应该对专业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晰的把握,应该在管理思路、管理方向和管理手段上有一个前瞻意识。

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在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于各项管理制度是不是能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目的。当前专业音乐教育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其症结归根到底还是管理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作出系统的表述,能够让管理者们有章可循,在下一步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管理方向定得准确,管理模式行得科学,管理方法取得得当”。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才能够正确引导专业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与普通教育注重知识的理性和逻辑性相比,专业音乐教育更注重一种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普通教育追求一种理性知识的灌输,“求真”在其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专业音乐教育更注重感性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求美”。在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存在着大量的个体经验和实践感受的参与,强调“因材施教”。在知识体系结构形成的过程中,专业音乐教育更看重个体差异,倡导一种艺术的多元化,提倡“个性教育”。因而,针对专业音乐教育实施的管理与普通教育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多是以“标准化”为基石。现代教育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大都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化管理,是指在教学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通过对教育组织中的具体事件、工作环节、构成要素等方面明确提出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教育组织的管理目标、行为指向、教学质量等统一于所限定的约束范围和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当中。但在专业音乐教育管理领域,由于培养方式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艺术流派、个人风格来组织教学过程,并且教师的工作量和劳动质量也存在突出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就教学管理对象而言,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情感交流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具有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存在标准化管理和评价实施的难度和局限性。因此,必须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专业音乐教育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评价方法,这也是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科构建的重大意义所在。

针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进行专门理论研究,是传统的音乐管理职能在新时期教育中的新发展,是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实现从简单的行政性管理向多样性、综合性、科学性管理模式转换的客观需要。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提出,既是当代教育科学由综合到分化、教育管理科学自身逻辑演进的结果,也是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毕竟专业音乐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高度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不会有持续高度发展、高度繁荣的文化艺术事业。

当然,不论是普通教育管理还是专业音乐教育管理,都必须以“效率”为核心。因而,专业音乐教育管理与普通教育管理之间还是具有一些共同或交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规则的。研究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性,还是要以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为前提。

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实践究竟应该怎样推动管理理论研究,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理论又用何种方式来规范、指导管理实践,都是学科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社会背景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次次的碰撞,不断激起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有人建议向西方学习,把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实行“教育市场化”,还有人建议教育体制改革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独有的改革之路。不管哪一种改革论调,最终还是要面对市场,通过市场检验的。

代表中国先进音乐文化发展方向的专业音乐教育不能被动地、消极地去适应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培养学生,应该以一种独特的教育功能和结构参与到社会有机体的运动中去,要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及以后的发展趋势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不论是专业音乐教育体制还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运行方面,不论是学院资源配置还是学院定位方面,专业音乐教育都存在很多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相适应的问题。

下一步,专业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定位究竟是怎样的,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改革之路究竟该怎样走,是目前的管理者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体制改革是必须的,但不应该是“彻底粉碎”,而应该在细致的思想沟通基础上,谨慎地、有步骤地逐步推行。

随着当前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管理者应该树立起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原则,要学会权力下放,要遵循专业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深入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资源的共享和多方位合作。另外,对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管理涉及的很多信息技术,比如办公自动化、校园网络建设、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建设以及大量的技术工具,比如搜索引擎、学院网页、学术论坛、网上培训以及可视化工具和知识资产管理工具等等也要有一个了解和运用的过程。对大量先进的管理方法,比如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等也要有一个吸收和利用的过程。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会给未来的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带来一场技术革命。

基于这一社会背景,专业音乐教育也需要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一些管理经验和管理成果进行理论提升,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科体系,以适应当前专业音乐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构建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创新思路

当前,以全球化为背景的新经济时代,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带动了管理的新使命,即管理应该对新经济提供重要保障。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状态和价值理念,并由此引发音乐教育观念的深层变化,对目前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来适应这种社会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形成,使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重技能传授转为重全面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伴随这种效应,面对这种新的教育形势,当前很多专业音乐教育的管理人员却还只是在旧的管理模式中修修补补,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经验和风格,而对于岗位职责、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资金、人才、时间、物质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却缺乏控制力。由此可见,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专业音乐教育体制改革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管理创新,应该是管理主体实现的自我改造和变革,是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通过创造性活动,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并获得新感知的过程。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创新,包含着管理科学的“专门化”,是从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向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规律深入研究的过程。创新的核心,在于创设一种新的管理观念、管理理论、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激活人们的创造力。

当前,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健全管理体系,以促进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这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会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简单来说,是指在坚持强化人本观念、法治观念、系统观念、文化观念等系列管理观念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经济形势和专业音乐教育国际化背景,树立专业音乐教育管理的新经济观念、市场观念和战略观念。

(二)管理组织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要推行管理机构的改革,建立一种适用于专业音乐教育特殊规律的管理组织体系。在具体采用的管理方式方法上进行一些创新,针对专业音乐教育特殊性,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探索出一些新的管理方法。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要在管理活动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以采用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取代旧的管理模式,比如以分权管理模式取代集权管理模式,或是一种局部创新,即对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革新,比如己经实现分权管理户模式的学校,在权力分配上还可以进行一些新的探索等等。

(四)管理制度的创新

根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可以推陈出新,对过去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也可以根据新情况、新需要制定新的管理制度。

下一步,专业音乐教育的管理者们要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根据国际一流音乐院校目标特征,探索建立“学术自由、面向社会、特色办学、科学管理”四大特征为标志的现代化专业音乐教育体系,要处理好管理制度内部系统结构问题,协调好各种分制度和子制度之间的关系。

在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科研究中,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努力实现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原则。专业音乐教育的管理创新需要科学的整体设计、谨慎地分步推进,要切实把握好速度与承受度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对管理理论的探索和研究,稳妥而扎实地推进。要明确,只有在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下,教育实践才能向广度和深度健康拓展,才能成为自觉能动的改造活动,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也只有建立和发展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科学合理的管理理论,才能充分发挥古老文明民族的巨大音乐潜力和优势。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王振朋.试论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之反思与重构[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2]李振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程与走向[J].石油教育.2007(6).

[3]肖起清.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及其研究范式的形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A Brief Discussion on Establishing A Management System of Professional Music Education

Huang Yinyi

Abstract: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professional music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worthy of public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not only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social background and innovative concept of establishing a management system of music education in details ,but also focuses on the topic of how to establish it, in hopes to give some aid to another relative researche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u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猜你喜欢

管理学构建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