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应关注学法指导研究

2009-06-02

音乐探索 2009年4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教学改革

胡 枫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迄今为止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育改革思路,即仍然是以教学内容和施教方式的改革为基本目标。而作为这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容忽略的两极中的“学”,则常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本文将着重从“学”的角度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4-0108-03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新课程”)与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前进行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必须同步进行。

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既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课,也是学习和贯通其它音乐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高师的钢琴教学当在过去成功的教学模式上,进一步开展新的探索,寻求更为广阔的拓展与创新,这对于进一步提高高师钢琴教学质量,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提高学生对钢琴艺术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然而,从目前的高师钢琴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看,虽然大批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付出了艰苦努力,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创造了许多极具效益并有利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钢琴教学新途径、新方法,但总的说来,这些关于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育改革的思路,即仍然是以教学内容和施教方式的改革为基本目标。

应该说,高师钢琴教学的这种基本改革思路,是随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历史传承并延续下来的方法,其在至今高师钢琴的教学活动中无疑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仍有诸多不足和有待突破的方面。从已有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内容来看,其主要问题表现为:着重以教师和钢琴作品的视角,从作品内容及情感与技术、技巧入手来解析“作品”,并从积累与作品文本知识以及可能与其发生联系的其它相关的文学、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归纳、整理作品文本所提供的音乐曲式结构以及调式、调性或音乐要素,以及分析音乐作品文本所要求的钢琴演奏技艺知识点的方式。换个角度讲,沿用作者介绍以及作品中心思想、作品创作时代背景、作品表达的文本情感、音乐结构分析、风格特点、演奏技术目标与要求介绍等内容为基本出发点,来进行高师钢琴教学改革。这种立足于教师和作品文本的,近似于以学生获取“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的改革思路,以及把对作品文本的理性解析和技术分析与要求,同时扩展为教学结果的改革办法,难以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及学生钢琴演奏能力提高这一培养目标的。

从施教方式的改革情况看,除了对严肃、认真、仔细、热情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的宣扬,或是包括“与学生交朋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一切可以和教学相联系的主客观因素、条件、方法、手段等丰富的施教方式进行重复探讨之外,也并没有出现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效益良好的教学改革建议。

正因为如此,许多年来,高师钢琴教材才会多以钢琴作品及其内容与音乐结构的大小或深刻程度,或是以钢琴作品所要求的演奏技巧及其难易程度等为编写思路。教师在教学中也主要围绕着这些内容,运用归纳、阐述相同程度作品的文体知识、音乐知识以及技术常识,包括专业考试办法的改革与创新在内的施教方式,而且是教师怎样“教”或处理与要求,学生就必须依样“画葫芦”的演奏学习。

此种近似于“生理解剖”的教学改革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一方面因长期沉溺于作品文本所需的技术性演奏追求,而容易使学生的钢琴演奏学习表现为一种呆滞的机械活动;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感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唯一标志”,学生或教师对情感性质的认识,包括对作品文本内容及情感的认识是自身拥有的,随着生长、发育、生活经历的丰富和文明教育的发展而获得,且通常都具有相同的认知水平程度。因此,也容易因着重纠缠于对学生已知或能够自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认知方面,使教学活动做了无用功。

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改革思路,实际上探讨的是“教”的问题,是强调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施教方式。它把作品文本分析、技术要求、表面化的处理以及学生的心理因素等与钢琴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的钢琴学习及演奏能力提高,这两种不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混淆在了一起,即将主观期待与客观实际混为一谈。作品文本成为了钢琴教学活动与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效益评价的共同参照物。也正因为如此,长期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在实际的钢琴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没有能够产生出良好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促进效益。

笔者认为,高师钢琴教学的活动并不是只有“教”就能够单方面完成的。除作为教学内容的教材以及施教方式这个关于“教”的媒介外,高师钢琴教学是一个具有不容忽略的两极任务的活动。一极是教师和“教”及包含其中的教学内容与施教方式;另一极则是学生对“教”的具体化即“学”。

从严格意义上看,“教”并不是教师的目标,他们的全部工作仅仅是赋予其“教”以知识的气质或某种潜在的意义,并以此为媒介,创造出借以能够引导学生汲取知识以及获得学习与演奏能力的动力。而处于另一端的“学”,则不应是“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也必须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受益者,是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内外阅历和艺术经验储备,特别应当关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进行研究,以弥补过去高师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单纯以“教”为改革对象和内容的片面性思维。只有当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达到高度结合、完美统一的时候,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潜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关于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顾名思义既应该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以及自主练习的方法指导。学法指导应该是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教学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具有效率的自主学习与练习能力。简单说来,关注学法指导研究,就是关注高师钢琴教学的效益,关注学生的学与练,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关注学生对钢琴演奏技艺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等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对学生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技巧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则是高师钢琴教学中学法指导效益获得的前题。根据“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的钢琴演奏能力主要应当是理解和运用钢琴基本演奏技术及其教学的能力,也就是钢琴演奏特需的基本技术、基本曲目的积累、伴奏或即兴伴奏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因此,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具有良好效益的学法指导,首先应充分认识包括学生钢琴演奏技术、技巧能力在内的各项基本内涵,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演奏概念,明确认识与把握其基本要求,并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钢琴学习特点,把学生对钢琴演奏的普遍规律认识和钢琴学习及练习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钢琴学习与练习方法,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实际的钢琴演奏能力。

具体的学法指导大体上包括如下方面。

首先,引导学生主动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是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获得学法指导效益的基本心理学方法。就普遍而言,任何一类科学知识与能力的构建过程,都是学习方法、程序、实践以及智力活动方法的总和,也是学习方法动态的展开。高师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钢琴基本演奏技术、技巧及其能力把握与提高的教学,其主要训练的是学生对钢琴作品知识及相关技巧的理解能力以及训练学生与此相适应的钢琴演奏技术能力。怎样才是“理解”?笔者认为,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对学生实际的钢琴演奏技术能力能否适应作品及其演奏技术要求的认识。对作品及其演奏技术要求的理解过程,也就是对学生实际的钢琴演奏技术能力的认识过程。因此,学法指导首先应是对学生掌握与理解作品及其基本演奏技术要求的方法指导,并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与理解的能力。

在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不仅能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情况,提出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促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理清钢琴技艺与能力提高的思路或是自我评价学习及练习方法,而且,还能及时指导学生研讨钢琴技术及训练时出现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消除这些原因,找到由未知到已知并达到新知的思考方法、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练习方式。有的教师不仅善于以自身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和能力,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演奏技术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标准和练习过程。同时,也着眼于帮助学生从教法中选择或借鉴以及运用科学的学法,建立正确的钢琴演奏技巧以及作品演奏处理概念,并使之能够举一反三,促使其学习能力迁移,主动完善自己的学习练习过程等等,都为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学法指导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学习能力。钢琴的基本演奏知识、基本演奏技术、基本演奏能力是钢琴演奏的根基,也是钢琴学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的角度看,科学的思维方法指的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因此,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的学法指导必须以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核心,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教学过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这个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学生对钢琴基本演奏技术认识的深化,知识的获得以及智能与演奏技能的发展。其中,最为基本的学习能力的把握是使学生钢琴演奏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高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所掌握的钢琴学习及练习方法,只有发展成为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基本科学学习能力才能获得普遍的迁移效果,这也是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

高师钢琴的教学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其钢琴弹奏基础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学生进校后课程繁多,练琴时间也相对较少。因此,要想在4年的学习时间中全面地掌握钢琴的各种弹奏技艺和丰富的曲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必须在有限的钢琴教学时间内选择适合学生钢琴水平的教学内容,加强学法指导,以利于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例如在钢琴基本弹奏方法的教学中,提倡训练学生运用知觉的选择性来辨析手型及触键方式,加强音色对比,充分揭示不同手型、触键方式与不同钢琴音色间的异同,简化思维过程,推动联想、促进迁移,使学生懂得正确演奏方法的概念及其规律,掌握运用正确的演奏观念来进行练习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已学过或掌握的演奏技巧来完成课后作业练习,提高有效自主练习的能力。教师在高师钢琴教学的学法指导中,把各类“联系”作为提高学生建立科学思维的依据和条件,例如,在具体的学法指导活动中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及练习原则等多种施教手段与办法,帮助学生充分开展联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对于钢琴演奏的教学来讲,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念尤为重要,因为钢琴是一件独立性很强的乐器,在教学中教师容易专注于对学生钢琴的演奏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以及合作能力如伴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的问题。其实,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入些合作性曲目,如四手联弹、双钢琴弹奏、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等内容,这样不仅对学生钢琴技术能力的训练和音乐感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数量的伴奏织体与和声手法,更能促进学生展开科学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对音乐整体的感受能力。

第三,重视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普遍而言,优秀的学习品质是学生随着学习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能动的心理现象,是决定学生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的心理依据。因此,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既应当是教师学法指导中必不可少的任务,又应当是良好的高师钢琴教学效益获得的关键。

例如,当某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或技巧基本具备之后,教师与学生却仍为教学中学生对某部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表现不足而烦恼,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怎样表达作品内涵与情感而提出的学法指导要求。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有感于生活与情感的心血结晶。而音乐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音乐作品的感情与人类的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表达了特定的内容,传达了特定的情感,而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无法表现出视像可感的形象以及明确的情感,更需要充分展开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园之花》第12节里,有一段专门针对文学作品与接受者的理解之间的差异问题的论述:“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感情下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趣盎然,感情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按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段话不仅生动地指出了“接受美学”的要义,更可以对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所启发。

因此,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正确分析作品,找准并梳理作品情感内涵,合理联系并调动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经验,结合教师在学法指导中所提供的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根据作品展开广泛的想象和联想,逐渐构成完整的作品情感线条及其正确表达方式,确定有效练习方式与练习重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刻苦向上精神的激励,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完成作品的练习与表演活动中的情感表达的问题。这也应该是学法指导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品质,激励学生主动开动脑筋、扩展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练习方面的主要任务之一。

学法指导应该是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需要关注的新领域。它并非是高师钢琴教学活动中单纯的学生学习方法或练习方法的指导的问题,而是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活、实践、自觉能动、技术、技巧、演奏能力以及联系、发展在内的意义。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根本在于培养他们由基本钢琴演奏的学习与练习方法,迁移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更为广泛的能力。因此,在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活动中关注学法指导的研究,既应当是教学客观存在的任务,也应当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必须要求。

责任编辑:陈达波

Placing More Emphasis on the Learning Aspect in the Reform of Piano Education in Norm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Hu Feng

Abstract:

In recently, the issue of piano education reform in norm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brought to public attention. In generally speaking , all the reforms before played mush emphasis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xt and teaching methods, however, in teaching activity, the learning aspect was always neglected, so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iano teaching reform, it is hoped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earning aspect, and concrete measure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piano education in normal institutions; teaching reform;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methods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教学改革
精巧务实的驾驭教与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探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